天天看點

傳承“豆面燈”點亮元宵夜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陸金星

即墨沿海漁村,正月十五元宵節制作豆面燈的習俗已經傳承300多年,2月14日,南蘆村宋玉芳正在家裡忙着制作豆面燈。“做個小狗放在家門口,小豬放在院子裡,金魚放在水缸中,這都是我們多少年傳下來的傳統,自小也是跟家裡老人學着做的”宋玉芳邊忙邊說。

傳承“豆面燈”點亮元宵夜

點燃的豆面燈。

傳承“豆面燈”點亮元宵夜

宋玉芳的老伴為她打下手。

傳承“豆面燈”點亮元宵夜

宋玉芳制作着豆面燈。

南蘆村曆史文化悠久,村裡還保有一座始建于五百多年前的家廟,曾于鹹豐八年重修,近年來又曾多次修補。大門口外建有向外延伸的“八”字形牆垣,按照封建禮制,這代表族中出過有功名的人,各家制作的豆面燈,就要供奉在這裡。對于豆面燈的起源,68歲的宋玉芳說不上來,從小留下來的傳統就要一代代傳下去,前幾天她的女兒還沒上班的時候,娘倆就坐在炕頭上開始做燈。如今的豆面燈加入了新元素,螃蟹、大蝦、八帶、比管魚、扇貝等海邊特色都在作品上有所展現,今年是虎年,老虎元素更是必不可少。做好的豆面燈一部分拿到家廟裡,一部分放在家裡,在正月十五的晚上點燃,小小的豆面燈,承載着人們對人壽年豐的祈盼,蘊含着家族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前我們村幾乎家家戶戶在元宵節前制作豆面燈,現在少了很多,但是不少三十多歲的年輕人也開始對這些老傳統感興趣了,是以傳承不是問題”南蘆村于書記介紹,豆面燈原材料簡單,制作工藝也不複雜,用食油摻和黃豆面揉成筋道十足的面團,然後成形、上色,在燈盞内插上一根草竿纏以棉絮制做的燈芯,倒入豆油,就可以在元宵節的夜晚點燃祈福了。

傳承“豆面燈”點亮元宵夜

豬、小鳥、金魚等元素都可以制作豆面燈。

傳承“豆面燈”點亮元宵夜

揉面。

傳承“豆面燈”點亮元宵夜

宋玉芳用剪刀制作燈上的花邊。

傳承“豆面燈”點亮元宵夜

宋玉芳為豆面老虎上色。

傳承“豆面燈”點亮元宵夜

豬元素豆面燈做好後放在院子裡點亮。

傳承“豆面燈”點亮元宵夜

臨近元宵節,宋玉芳就在炕上忙了起來。

傳承“豆面燈”點亮元宵夜

虎年虎虎生威。

傳承“豆面燈”點亮元宵夜

宋玉芳的部分作品。

傳承“豆面燈”點亮元宵夜

石榴、葫蘆等吉祥元素制作的豆面面塑。

傳承“豆面燈”點亮元宵夜

村民将做好的豆面燈拿到家廟裡。

傳承“豆面燈”點亮元宵夜

豆面制作的兩隻老虎。

傳承“豆面燈”點亮元宵夜

今年虎年,老虎的元素也展現在豆面燈上。

傳承“豆面燈”點亮元宵夜

南蘆村的家廟曆史悠久,做好的豆面燈就供奉在這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