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迎冬奧 四川三件文物亮相“何以中國”特展

2月14日,在北京舉行的2022北京新聞中心媒體開放日活動中,百餘位中外記者探訪故宮,觀賞開年大展,在全國30家博物館精選出來的130餘件文物中讀懂中國。早在2月13日,川觀新聞記者就迎着瑞雪,前來探展。

故宮文華殿内,“何以中國——中華古代文明暨《國家寶藏》特展”正在舉辦。其中,銅神樹枝頭立鳥、銅太陽形器、後蜀殘石經這三件來自四川的文物也展陳其中。據了解,銅太陽形器于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二号坑,因形狀酷似太陽而得名。中華文明的起源之時,農業作為社會生産的主要方式,非常依賴于太陽的能量。是以我們的祖先很早便對太陽産生了複雜的情感,而三星堆的銅太陽形器可能就是這一情感的見證。

迎冬奧 四川三件文物亮相“何以中國”特展

曾侯乙編鐘

中國古代官方在碑石上刊刻的官定儒家經書,被稱為儒家“石經”,是供士子學習和校寫經書所依據的标準文字,對于規範文字、推廣教育有重要作用。後蜀殘石經誕生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離亂之際,後經兩百年不斷刊刻,終彙儒家“十三經”于青石之上,它是中國曆代石經中費時最長、規模最大的一種,其既刻經文,又刻注文,經注并行,且校刻精确,體例嚴整,長期為學林所愛,對儒學“十三經”的正式定型和對儒家經典“文獻典範”的形成,有極重要影響。

迎冬奧 四川三件文物亮相“何以中國”特展

玉龍

據了解,此次開年大展展出的130餘件珍貴文物,上起石器時代,下至清代,包括石器、陶瓷、玉器、青銅器、金銀器、書畫、古籍善本、印章等類别,包含何尊、長信宮燈、藏文《四部醫典》等聲名遠播的國寶重器。

展廳中,三個中心展櫃中的文物,算得上重中之重。其中,占據“C位”的是何尊,這件青銅器底有122字銘文,銘文中“宅茲中國”的意思是,“中國”這個地方營建都城。這是已知最早出現的“中國”一詞,不過當時所指的是洛陽和周邊這個區域。另外兩件重磅文物,分别是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反山出土的玉琮和故宮博物院藏玉龍。(川觀新聞記者 邊钰 攝影 華小峰)

迎冬奧 四川三件文物亮相“何以中國”特展

後蜀殘石經

迎冬奧 四川三件文物亮相“何以中國”特展

皿方罍

迎冬奧 四川三件文物亮相“何以中國”特展

金瓯永固杯

銅神樹枝頭立鳥

迎冬奧 四川三件文物亮相“何以中國”特展

長信宮燈

迎冬奧 四川三件文物亮相“何以中國”特展

牛虎銅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