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冰王子羽生結弦在北京冬奧會挑戰阿克賽爾四周跳(4A)時摔倒,以第四名的成績結束了自己的第三屆冬奧會。不過羽生結弦成為冬奧場上第一位嘗試4A跳的選手,賽後他被拍到冰敷右腳踝。他坦承比賽時,右腳已經沒什麼感覺。盡管羽生結弦無緣冬奧會頒獎台,但是他展現的韌性和決心震撼人心。

近幾年來,羽生結弦的右腳踝反複受傷。在2018年平昌冬奧會之前,羽生結弦因在訓練中弄傷了右腳踝的韌帶而休養了三個月。但是,他還是成功衛冕了平昌冬奧會花樣滑冰男子單人賽冠軍。不過,羽生結弦右腳踝的傷痛并未消失,他依然遭受着右腳踝傷痛的折磨。右腳踝的傷痛就像羽生結弦的一枚定時炸彈。
花滑比賽中,運動員的冰鞋加上冰刀的厚度讓腳部離地面較高,不小心就會扭傷踝關節;另外,運動員在空中轉圈下落過程中,如果腳落地的姿勢不對,也容易導緻踝關節的肌肉、韌帶受損,甚至骨折。
當踝關節受傷時,我們有以下一些影像學檢查方法。X光檢查,經濟快捷,是骨科最常用的檢查手段,可以初步篩查踝關節是否有骨折。CT檢查,輻射劑量會比X光多一些,但是踝關節圖像的分辨率比X光高,還可以橫斷位、矢狀位、冠狀位等多層面多角度重建圖像,骨頭之間不會出現重疊。如果X光發現可疑骨折,但是不能明确診斷時,一般會再做CT掃描作為加強輔助。MRI檢查,是一項無創無痛無輻射的檢查,對軟組織分辨率極高,可以清晰顯示血管、肌肉、韌帶、神經等。X光和CT檢查可以明确骨折,但是對韌帶、肌肉、神經損傷的診斷就比不上MRI。
踝關節扭傷後,應立即停止活動,用冰袋冰敷。冰敷可以促使受傷部位毛細血管收縮,延緩血液流動,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出血,減輕局部軟組織腫脹、疼痛及痙攣。但是冰敷時間不要過長,每次不超過20分鐘,避免凍傷。冰敷期間,千萬不要使用活血類的外用藥物揉擦,這樣會加重腫痛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