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西問 | 黃西:由西及東,脫口秀如何在不同文化間架橋梁?

作者:MtimeTime.com

(東西向)黃曦:從西方到東方,脫口秀如何才能在不同文化之間架起橋梁?

中國新聞社北京10月14日電 問:東西方之間,如何架起不同文化之間的橋梁?

- 采訪脫口秀演員黃曦

中國通訊社記者 馬秀秀

東西問 | 黃西:由西及東,脫口秀如何在不同文化間架橋梁?

一段時間以來,脫口秀在中國一直"火了"。作為西方最早的流行藝術表演形式,"脫口秀"登陸中國,一群表演者的努力,也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生動寫照。

黃曦是最早在中國表演脫口秀的演員之一。在美國學習,從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到脫口秀,再到在白宮戲弄拜登的喜劇演員,再到在中國表演,黃曦經曆了怎樣的旅程?他如何看待脫口秀為跨文化互動提供的靈感?

東西問 | 黃西:由西及東,脫口秀如何在不同文化間架橋梁?

資訊:脫口秀觀衆。攝影:陳家文

近日,黃曦接受了中國通訊社《事情問》的專訪,讨論這些話題。

采訪實錄總結如下:

中國通訊社記者:作為生物化學博士在脫口秀路上受到影響?2013年,你已經在美國"着火"了,脫口秀在中國還沒有發展起來。你為什麼回中國參加脫口秀節目?

黃曦:拿到美國學位後,他在公司工作了近10年,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是覺得進步的空間不大了。我一直對幽默感興趣,2002年,當我的同僚帶我去一個脫口秀俱樂部時,我隻能聽懂一半的笑話,然後嘗試了一點點。

當我到達美國時,我一直覺得亞洲人與白人不一樣,黑人也不一樣。大家都知道黑人曆史,我們知道猶太曆史,但很少有人知道亞裔在美國的曆史,然後我刻意讀了張春如寫的《中國(Chinese)在美國的經曆》(Chinese American History),看完之後非常悲傷,因為這種經曆非常悲慘,沒有得到主流社會的認可。書的最後一段寫得很好,很多中國人(中國人)已經在美國找了一份工作,不妨嘗試一些不同的東西,比如媒體好,娛樂好,這樣我們才能發出自己的聲音。

能在白宮演講的脫口秀演員寥寥無幾,甚至一些頂級脫口秀演員也沒有機會。不過,我不認為在美國有特别大的脫口秀空間,但在中國尤其新鮮。我第一次在美國試過小腿刀,在俱樂部裡做了幾次中國專題會議,觀衆相當多。後來,我在中國做了一本書,在做演講的時候加上一些段落,我們反思得很好,我覺得脫口秀在國内市場。

在美國做脫口秀對很多人來說是一種愛好或職業,但在中國做脫口秀的時候會感覺像是新潮流的一部分,感覺相當令人興奮。我喜歡挑戰自己。

東西問 | 黃西:由西及東,脫口秀如何在不同文化間架橋梁?

檔案照片:石家莊火柴梗談話俱樂部表演現場。新視訊的螢幕截圖

中國新聞社記者:在中國做脫口秀什麼"水土不接受",如何克服?您認為哪些主要因素可以讓脫口秀在中國落地?

黃曦:沒有人告訴你該怎麼說脫口秀,像我從美國回來做脫口秀的我,隻能靠自己摸索。一開始的一些電視節目讓我說話,甚至當場把英文段落翻譯成中文,看看效果如何,發現很多英文片段在中國都不适用,因為語言和文化背景不一樣,是以就得從頭開始寫。但《水與土》對脫口秀表演者也有好處,因為可以找到新的視角和靈感。

脫口秀可以登陸中國,我覺得脫口秀本身就有魅力。作為一種城市化的娛樂形式,很多人都喜歡它。不僅在中國,脫口秀在英國和澳洲很受歡迎,我聽說印度有一場大火。

脫口秀通過語言邏輯、表演者的個性和對社會的個人觀察來幽默地講述。它不依賴一個方言,而相關話依賴北京、天津方言,短劇和兩個人依賴的東北方言是不同的。脫口秀取決于你的想法是否有趣,或者它們是否講述了一個個性的故事。

東西問 | 黃西:由西及東,脫口秀如何在不同文化間架橋梁?

資訊圖:石航、李雪琴等脫口秀節目《電影大會》的表演。羅雲飛

中國通訊社記者:脫口秀節目具有濃厚的西方文化色彩,成為解讀西方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關鍵。您認為脫口秀來到中國時,跨文化學習的靈感是什麼?

黃曦:脫口秀是演員在舞台上談論個人觀點、感受,每個演員都像貼近現實一樣講述故事,這真實地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文化和整個社會的心态。

我曾經去澳洲做一個電視節目,節目主持人也是脫口秀演員,我們溝通特别流暢,因為脫口秀演員感覺相似,比如哪裡表演的時候遇到奇怪的事情,我們都能微笑,快速建立感情。我癡迷于脫口秀節目,因為它們給出回報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我可以在瞬間以相同的頻率與每個人一起思考和感受,是以我認為脫口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溝通方式。

現在歐美也有不少華人脫口秀,中國在美國的脫口秀也有一定的市場,希望在不久的将來,脫口秀能像乒乓球一樣,成為不同國家之間交流的管道,能讓人不同種族, 不同的民族背景一起快樂。

當談到脫口秀節目,尤其是英語節目時,我經常看到南非聽衆和德國聽衆坐在一起,甚至美國聽衆和伊朗聽衆坐在一起。這些人可以坐在一起笑,這在聯合國是看不到的。

東西問 | 黃西:由西及東,脫口秀如何在不同文化間架橋梁?

檔案照片:當地時間2021年2月14日,紐約人在唐人街的一家老餐館吃飯。中國通訊社記者 廖攀

中國新聞社記者:你在美國取得了一些成功,主流社會也有影響力,你的經驗反映了華人在美國發展的多樣性?亞洲人在美國的生存和發展中是否還面臨問題和困境?

黃曦:我想做一些不同的事情,盡管當時的成功可能特别小,因為我以前沒有看到任何中國人做過這樣的事情。我的一些同學一起學習不太明白,但我出去了。

在美國,科技,餐飲等行業,還有更多成功的中國人。現在美國的中餐館數量比麥當勞還多,在電視之前,媒體看不到中國人的臉,現在有點朝着好的方向發展,很多名校也有中文教授,但是他們整體的社會政治地位還是比較低的,這是一件應該改變的事情。特别是自新王冠爆發以來,亞洲人因為根深蒂固的歧視而頻頻受到攻擊。亞洲人僅占美國人口的5%,由于弱勢群體被病毒無情地作為替罪羊,這個社會存在真正的問題。

東西問 | 黃西:由西及東,脫口秀如何在不同文化間架橋梁?

檔案照片:3月21日,一千多名紐約人聚集在曼哈頓的聯合廣場,抗議針對亞裔美國人的種族歧視和仇恨犯罪。圖中是示威者舉着智語的人們。中國通訊社記者瑪德琳

中國新聞社記者:種族歧視在美國根深蒂固。你在美國工作和生活了很多年嗎?在您看來,亞洲面孔談論西方脫口秀能幫助西方更好地了解東方嗎?

黃曦:在學校裡,我并不真正相信種族歧視,雖然有一些不舒服的事情,包括大學教授有時公開說中國技術落後,漢字特别難寫,但我認為這是一個案例。

自畢業以來,這種歧視變得越來越明顯,甚至在近年來的科學家中也是如此。與中國學校和研究機構互動的中國科學家立即成為美國情報部門的目标,而白人通常與歐洲國家沒有交易。

亞洲面孔談論西方脫口秀肯定會幫助西方更好地了解東方,但他們的接受度仍然相對較小。例如,在種族問題上,美國主流社會認為種族主義是針對黑人或猶太人的,與亞洲人無關,亞洲人不把亞洲人置于種族體系中,也不承認對亞洲人的歧視。最近,由于對亞洲人的更多攻擊,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至關重要的是,他們對美國的亞洲曆史知之甚少。(完整)

受訪人簡介:

東西問 | 黃西:由西及東,脫口秀如何在不同文化間架橋梁?

黃曦,主持人,脫口秀演員,生物化學博士。獲得全國脫口秀冠軍,并在白宮演出。自2013年以來,他一直是中央電視台"這是真的嗎?"節目的主持人。自2015年以來,他每年都在全國的個人脫口秀節目中巡回演出,并出版了"有一隻梗犬"和"離開這裡"。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