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沒覺得,但現在回過頭再看,由林依晨和陳柏霖主演的電視劇《我可能不會愛你》,真的三觀不正。
程又青嘴上說着把李大仁當哥們,不想做插足的第三者,可所作所為卻不是那麼回事。
她會因為李大仁和女友Maggie通電話而吃醋;在明知李大仁有女友的情況下,她還與其通宵一整夜,甚至約對方單獨旅行。
而李大仁,雖有了女朋友,卻仍惦念着程又青,還要求女友必須接受程又青的存在。
這妥妥的渣男行徑,也配不上“情深”二字!
他們兩人,雖是朋友之名,但卻行了情侶之實。 言辭犀利的傅首爾曾說:“友誼萬萬歲,萬萬不能睡。” 凡是朋友,都該保持一點社交距離,更何況是容易引起誤會的異性朋友?
程又青和李大仁之間,因為添加了偶像劇的濾鏡,是以結局美好,讓人心生向往。
可現實不是演戲,異性朋友若是不小心謹慎,一旦越了雷池,就一定會導緻彼此關系的變質,嚴重時,還會傷害身邊人。
真正純粹的異性友誼,從來都是節制且疏遠的,禮貌有分寸的。
小秋曾愛過這樣一個男人:
這個男人很好,好到能在大雪天為她捧來一杯熱騰騰的奶茶;好到能夠風雨無阻每天接送她上下班;好到能把每月的工資都交給她保管……
可最後,小秋還是和他分手了。
因為他有一個很令人“惡心”的女閨蜜。
他和女閨蜜自國中就是好朋友,時間沒能讓兩人的友誼褪色,反而讓他們彼此越發親密。
站在他們倆人面前,小秋覺得自己就像是個第三者。
可明明自己,才是他光明正大的女朋友。
記得有一次,兩人外出旅行,他不僅把女閨蜜也給喊來了,一路上還對她噓寒問暖,仿佛那才是他的女朋友。
女閨蜜穿着不合腳的增高鞋,沒一會就走不動了,她嚷嚷着腳疼,要讓他背。他沒有任何顧忌,十分聽話地背起來對方。
小秋是以生氣,和他争吵,他反而倒打一耙:“你在瞎想什麼啊!她隻是我好哥們!”
女閨蜜也在一旁解釋:“小秋姐,我和他認識那麼久,要是有什麼,早就在一起,何必等到現在?”
小秋啞口無言,可心底的悶氣卻怎麼也出不掉。
旅行回來後,小秋就和他分手了。
盡管他對自己很好,可他對另一個女人也很好。這種好于他而言,并非是獨一份的。而小秋所要求的愛情,則需要他把自己當做是唯一。
分手的時候,他憤怒地質問:“難道談了戀愛,男人就不能再有異性朋友了嗎?”
小秋說:“隻要懂得分寸,哪怕你有成千上百的異性朋友,我也不介意,因為那隻是朋友。”
“可你和你的女閨蜜,卻不同。你們不能仗着相處時間久,就視我為無物,絲毫不顧及我的感受。”
“你們的親密無間,不是深厚的友誼之情,而是躍躍欲試的暧昧!”
男女之間的純友誼,不過是一個打死不說,一個裝傻到底。
聰明的保持分寸,維持了一段風平浪靜的友誼;傻得卻主動越界,不僅失去了朋友,還徒留一地後悔。
早已成家的徐偉,仍保留着一周和好友程穎聚一次的習慣。
盡管妻子為此和他争吵過很多次,他仍固執地認為,自己和程穎隻是好友,一周聚一次不僅沒有問題,反而能讓自己在巨大的壓力面前得以喘息。
畢竟,有些心裡話,他沒辦法和妻子說出口,卻能無所顧忌地和程穎傾訴。
那天,他和妻子吵完架,内心煩躁,便約程穎出來聊聊。恰好程穎也因為工作不順心,兩人喝了一點酒,然後事情就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轉變了。
第二天醒來,徐偉就知道不好了。他的手機上有無數個妻子的未接來電,而眼前的程穎哭哭啼啼,也要求他負責到底。
最後,徐偉的妻子主動提出離婚,除了車子,家裡的存款和兩套房子都被她作為賠償拿走了。
而他和好友程穎結了婚。
他以為最壞的結果不過如此,可沒想到,程穎結了婚後,就跟變了個人似的。
她不再像以前那樣溫柔知心,反而變得暴躁不安。
每當徐偉和異性有些聯系,她都會疑神疑鬼,質疑徐偉對婚姻的忠誠。
徐偉責怪她大驚小怪,她反問他:“你忘了我們當時是怎麼走到一起的嗎?”
徐偉說不出話了,内心隻覺得後悔,但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
與其說他和程穎當時是純潔的朋友關系,不如說兩人都心懷鬼胎。
程穎喜歡他,是以伏小做低,溫柔體貼;而他雖然不喜歡程穎,卻早已察覺對方的心思。不主動疏離,是他在享受這段暧昧的刺激。
朋友往前一步,就可以成為戀人;可夫妻再退一步,卻再也不能成為朋友。
懂得分寸,保持距離,才是異性相處的不二法則。
有些人,隻能是知己朋友,這是命運所帶來的抉擇。
既然成了朋友,那就守着心中的淨土,克制内心的貪戀,禮貌的交往,禮貌的過自己的生活。
不打擾,不越界,是對别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愛惜。
因為越了雷池,你失去的可能不止是一段珍貴的友誼,更是一份家庭的安甯,而你能夠得到的,也隻是後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