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對2021年度全國刑事案件現場勘查工作成績突出的縣區公安機關及負責人進行通報表揚,麻陽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縣警察局黨委書記、局長石峰榮獲“全國刑事案件現場勘查工作成績突出的縣區公安機關負責人”殊榮,為懷化市唯一!全省亦僅有5人。

他經常深入基層、深入各部門親自抓大案要案難案,經常深入群衆中解決老百姓關心的重大問題,經常親自坐鎮排程各項績效考評,始終牢記“敢于挑最重的擔子,敢于啃最硬的骨頭”使命擔當。他就是從基層民警到刑偵支隊重案大隊民警、重案大隊長、刑偵副支隊長、禁毒支隊政委、支隊長,現任的麻陽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縣警察局黨委書記、局長石峰。2021年7月28日,石峰同志調任麻陽,其在麻陽履職的半年多時間裡,舉全局之力,着眼于刑事技術科學發展與專業隊伍建設,麻陽公安刑事技術取得了長足發展。
一、力推基礎建設“大投入”戰略,刑事技術室面貌煥然一新
麻陽地處湖南武陵山片區,是全國五個單一少數民族縣之一,縣域經濟發展滞後,縣級财政非常緊張,屬于省級貧困縣。石峰同志帶領局黨委班子多次向新一屆縣委政府主要上司彙報,将刑事技術建設納入社會發展整體規劃,作為優先發展項目,争取縣級财政大手筆投入,不斷夯實刑事技術發展基礎,刑事技術室面貌煥然一新。
刑事技術室總面積達1200平方米,技術用房20餘間,并在全市縣級公安機關率先預留“DNA”實驗室用房。擁有超級雷射生物物證發現儀、超寬光譜數位照相系統、疑難足迹掃描系統等高科技儀器裝置。2021年投入100萬元建成了标準化電子物證室并投入使用。
二、力推人才興警“大基石”戰略 鍛造一支職業化刑事技術隊伍
石峰同志始終将人才興警作為刑事技術建設的基石,多次召開專題黨委會議和局務會,先後解決涉及刑事技術隊伍建設中警力保障、崗位教育訓練、考核獎勵等系列問題,不斷完善刑事技術隊伍建設工作機制,不斷提升刑事技術隊伍崗位素養,鍛造一支職業化刑事技術隊伍。
管理制度創新。堅持以實戰為引領,嚴格落實“一長四必”制度,制定出台刑事技術資訊采集責任制、技術破案獎勵機制,先後出台刑事技術隊伍管理制度、物證管理制度、檢驗鑒定制度、檔案管理制度、“七率一量”業務考核統計實施辦法等一系列規範管理措施,堅持過程管理,嚴格品質控制,對痕迹物證的提取、保管、移送等環節落實責任,明确追責要求,強化技術民警責任心。
警力優先保障。刑事科學技術室作為刑偵大隊一個單設子產品,設主任1名,刑事技術室專業技術人員配置占刑偵大隊總人數的45%。刑事技術室設有痕迹、法醫、影像技術、電子物證4個專業,配備了4名法醫,4名痕迹技術員,3名影像技術員,輔警文職2人。同時,局黨委在立功授獎、提拔重用方面向刑事技術人才傾斜。近年來,刑事技術室多名同志評為市級先進個人、榮獲三等功、嘉獎,3名民警被提拔重用。
教育訓練優先安排。開展崗位常态練兵中,局黨委多次組織刑事技術崗位民警對基層派出所民警開展刑事技術集中教育訓練和随崗教育訓練,同時對刑事技術人員外出教育訓練、考察及深造開辟綠色通道,特事特辦。近年來,縣局派出6名技術民警到中國刑警學院參加專業教育訓練。派出10人次技術民警前往省廳、市局進行跟班學習。
三、力推服務實戰“大曆練”戰略,刑事技術整體效能大幅提升
- 右一為石峰同志
在刑事技術建設中,石峰同志始終将服務偵查破案作為唯一檢驗标準,以勘察為基礎,以品質為保證、以資訊為支撐、以破案為目标,嚴格以省市公安指揮棒為中心,推進刑事技術整體效能取得了大幅提升。
勘查品質大幅提升。2021年全縣刑事案件可勘現場近三百起,十類案件勘查率達100%,總刑事案件現場勘查率達95%,現場勘察由痕迹技術員和法醫同步參與,壯大了勘察隊伍,強化了勘察能力,提升了勘察水準。
資訊采集全面提升。2021年,執法辦案區指紋、DNA、足迹、人像、聲紋、虹膜采集率均達到100%,堅決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項。偵查手段建設能力全面提高,男性家系建設合并完成率100%、家系血樣采集率達全市上遊水準。各項基礎資訊采集和偵查手段能力建設為刑事技術應用提供強大支撐。
實戰效能大幅提升。堅決做到了責任上肩,量化目标,細緻工作,親自參與,大案要案全程督導,大力發揚“敢于啃最硬的骨頭,敢于挑最重的擔子”傳統。2021年,通過刑事技術直破案件多起,破案率高于其他同等一級刑事科學技術室。超級雷射生物檢材發現儀、疑難現場足迹掃描系統等高科技裝置等在多起大案要案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審 核|滕曉華
編 輯|向樂樂
供 稿|政工室 刑偵大隊
【來源:麻陽警務動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