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对2021年度全国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工作成绩突出的县区公安机关及负责人进行通报表扬,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石峰荣获“全国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工作成绩突出的县区公安机关负责人”殊荣,为怀化市唯一!全省亦仅有5人。

他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各部门亲自抓大案要案难案,经常深入群众中解决老百姓关心的重大问题,经常亲自坐镇调度各项绩效考评,始终牢记“敢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使命担当。他就是从基层民警到刑侦支队重案大队民警、重案大队长、刑侦副支队长、禁毒支队政委、支队长,现任的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石峰。2021年7月28日,石峰同志调任麻阳,其在麻阳履职的半年多时间里,举全局之力,着眼于刑事技术科学发展与专业队伍建设,麻阳公安刑事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力推基础建设“大投入”战略,刑事技术室面貌焕然一新
麻阳地处湖南武陵山片区,是全国五个单一少数民族县之一,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县级财政非常紧张,属于省级贫困县。石峰同志带领局党委班子多次向新一届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将刑事技术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作为优先发展项目,争取县级财政大手笔投入,不断夯实刑事技术发展基础,刑事技术室面貌焕然一新。
刑事技术室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技术用房20余间,并在全市县级公安机关率先预留“DNA”实验室用房。拥有超级激光生物物证发现仪、超宽光谱数码照相系统、疑难足迹扫描系统等高科技仪器设备。2021年投入100万元建成了标准化电子物证室并投入使用。
二、力推人才兴警“大基石”战略 锻造一支职业化刑事技术队伍
石峰同志始终将人才兴警作为刑事技术建设的基石,多次召开专题党委会议和局务会,先后解决涉及刑事技术队伍建设中警力保障、岗位培训、考核奖励等系列问题,不断完善刑事技术队伍建设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刑事技术队伍岗位素养,锻造一支职业化刑事技术队伍。
管理制度创新。坚持以实战为引领,严格落实“一长四必”制度,制定出台刑事技术信息采集责任制、技术破案奖励机制,先后出台刑事技术队伍管理制度、物证管理制度、检验鉴定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七率一量”业务考核统计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范管理措施,坚持过程管理,严格质量控制,对痕迹物证的提取、保管、移送等环节落实责任,明确追责要求,强化技术民警责任心。
警力优先保障。刑事科学技术室作为刑侦大队一个单设模块,设主任1名,刑事技术室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占刑侦大队总人数的45%。刑事技术室设有痕迹、法医、影像技术、电子物证4个专业,配备了4名法医,4名痕迹技术员,3名影像技术员,辅警文职2人。同时,局党委在立功授奖、提拔重用方面向刑事技术人才倾斜。近年来,刑事技术室多名同志评为市级先进个人、荣获三等功、嘉奖,3名民警被提拔重用。
培训优先安排。开展岗位常态练兵中,局党委多次组织刑事技术岗位民警对基层派出所民警开展刑事技术集中培训和随岗培训,同时对刑事技术人员外出培训、考察及深造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近年来,县局派出6名技术民警到中国刑警学院参加专业培训。派出10人次技术民警前往省厅、市局进行跟班学习。
三、力推服务实战“大历练”战略,刑事技术整体效能大幅提升
- 右一为石峰同志
在刑事技术建设中,石峰同志始终将服务侦查破案作为唯一检验标准,以勘察为基础,以质量为保证、以信息为支撑、以破案为目标,严格以省市公安指挥棒为中心,推进刑事技术整体效能取得了大幅提升。
勘查质量大幅提升。2021年全县刑事案件可勘现场近三百起,十类案件勘查率达100%,总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率达95%,现场勘察由痕迹技术员和法医同步参与,壮大了勘察队伍,强化了勘察能力,提升了勘察水平。
信息采集全面提升。2021年,执法办案区指纹、DNA、足迹、人像、声纹、虹膜采集率均达到100%,坚决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项。侦查手段建设能力全面提高,男性家系建设合并完成率100%、家系血样采集率达全市上游水平。各项基础信息采集和侦查手段能力建设为刑事技术应用提供强大支撑。
实战效能大幅提升。坚决做到了责任上肩,量化目标,细致工作,亲自参与,大案要案全程督导,大力发扬“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敢于挑最重的担子”传统。2021年,通过刑事技术直破案件多起,破案率高于其他同等一级刑事科学技术室。超级激光生物检材发现仪、疑难现场足迹扫描系统等高科技设备等在多起大案要案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审 核|滕晓华
编 辑|向乐乐
供 稿|政工室 刑侦大队
【来源:麻阳警务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