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國家畫院是文化和旅遊部直屬的從事美術創作、研究與教學的專業機構。數十年來,中國國家畫院導師工作室制融合了傳統中國畫教學與院校教學的優勢,為社會培養了大批藝術人才,并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點的教學模式,成為國内頗具影響的藝術再教育機構。我本人也是這種模式的受惠者,十幾年前,我曾在中國國家畫院,就讀龍瑞先生的山水工作室首屆精英班。
2021年,我也有幸被中國國家畫院聘為研究員,并開設了山水工作室高研班。首屆高研班有陳盛祥、聶志、婁潔、董卿、劉延濤、鄭平海、高楊、郭洪等8位中青年畫家,雖名為師生,但實際相處中,更似好友。我看重教學相長。我努力将自己多年的心得、體會、感悟分享給他們,也從他們的回報中得到促進和激發。我的山水畫創作,重視傳統筆墨,重視繪畫的詩意審美與格調,希望在繼承與實踐中,強化中國畫本體精神的純粹性。是以,我在教學中,也要求他們尊重繪畫傳統與繪畫規律,要用最大的耐心打進去,不可求速成,要多讀書多讀畫,要真正了解山水精神與形質之間的關系,在實際的創作中,要展現出畫家的心性、情性與時代性。
經過半年多的寫生與創作教學,工作室8位藝術家俱有所得,并逐漸呈現在畫面之中,我雖欣慰但也有更多期待。歲末年初,我們工作室的師生決定不避其陋,以每人兩幅作品組合呈現,日積跬步不求速成,并請社會藝界賢達亦不嫌其陋,多多批評指教。
石峰
2022年1月17日
導 師 石 峰

石峰,1969年生,山東人。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民族美術藝委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研究員,中國畫學會創會理事,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中國友誼促進會理事,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委員會專家,中國國家畫院石峰山水畫工作室導師。
《安得置身圖畫裡》
180×97cm
創作年代:2021年
《客路青山雲盡無》
160×97cm
《泉和萬籁聲》
245cm×65cm
創作年代:2014 年
學員作品欣賞
陳盛祥
湖南省沅江市人,别署湖風堂主人。湖南師大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沅江市政協書畫院院長,重湖書畫院院長。現求學于中國國家畫院山水高研班石峰工作室。
《山中何所有 嶺上多白雲》
97x180cm
《松濤谡谡響秋風》
聶志
1967年出生于山東曲阜,修業于國家畫院石峰工作室,擅畫山水。2015年獲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新人新作獎,17年入選山東省首屆山水畫大展,19年入選神聖長白并收藏,20年入選白山黑水,21年入選大美漳州。現為山東省美協會員,曲阜市美協副主席。
溪聲入夢
138×34cm
《幽谷清韻》
138x34cm
婁潔
揚州市美協會員,2014年3月——2020年1月在中國美術學院進修山水,書法和花鳥專業,2021年9月至今在中國國家畫院石峰導師工作室學習。
《黎明前的電波》
240×237cm
婁潔作品
《迳幽山》
240×120cm
創作年代:2020年
董卿
(又名董玉芹),山東人,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1997年畢業于山東師範大學美術專業,師從山東省美協原主席張志民老師;全國科學規劃教育部課題“創新型人才培養”課題組特聘專家。現就讀于中國國家畫院石峰導師高研班。
《苗寨晨曲》
《萬壑秋色》
劉延濤
1971年,無黨派人士,國家一級美術師,吉林市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曾任吉林省第十一、十二屆人大代表。現為吉林市文聯委員,市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市人大常委;吉林省中國畫學會理事,省美協理事。
《絕頂無雲昨宵有雨》
120X240cm
《山雨過後瀑流添》
140X180cm
鄭平海
陝西華陰市人,1973年生,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先後研修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北京榮寶齋畫院名家工作室,中國國家畫院石峰山水工作室。現為中國華山旅遊文化大使,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理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畫高研班助教,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當代畫院副院長,渭南市美術家協會理事。
《西嶽風骨》
240x160cm
《美好生活入鄉來》
280x98cm
高楊
現任廬山智慧旅遊發展服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主任,廬山美術館館長,廬山畫院院長,作品題材廣泛,人物,山水,花鳥,均有參加全國,省,市展覽并有獲獎,其在擔任畫院負責人以來,組織及參與了廬山系列重大展覽及各類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現進修于中國國家畫院山水畫高研班石峰工作室。
《谷靜秋泉響》
180cmX96cm
《匡廬隐逸》
郭洪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周口市美協副主席,天津畫院特聘畫家,陳钰銘“水墨家園”水墨人物創作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石峰工作室水墨山水創作研究員,河南省祥軒書畫院副院長,河南省國風書畫院副院長,河南省人物畫藝委會創作研究員。
《常汲清泉浣碧空》
95X60cm
《天朗氣清惠風暢懷》
往期内容推薦
想近距離接觸文藝複興時期的經典作品?那一定要去烏菲茲美術館
太平有象代表的美好寓意,你知道嗎?
缪嘉惠,幼習書畫,天資聰穎,後來得慈禧賞識成為宮廷女畫家
康熙時期豇豆紅瓷器與款
兩件明代嘉靖青花折枝紋梅瓶
“圓曰囷,方曰倉”:漢代陶倉
本期《收藏》微信責編 穗頨
微信營運合作請發消息至公衆号
sczz029
創刊于1993年
一冊在手,把握收藏
微信名:收藏雜志
微信ID:sczz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