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嚴肅文學改編典範,《人世間》編劇王海鸰:除了細節還是細節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記者 劉雨涵

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電視劇《人世間》熱播,證明了嚴肅文學的魅力,也成為了嚴肅文學影視改編的典範。該劇由著名編劇王海鸰執筆改編,談及影視改編經驗,她說:“一是細節,二是細節,三是細節。”

作家梁曉聲的長篇小說《人世間》在2019年以最高票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小說《人世間》時空跨度大,刻畫人物多,涵蓋了上山下鄉、三線建設、推薦上大學等重大社會曆史事件,描繪了一幅當代中國社會群像,用平凡人物,勾勒起中國社會的發展變遷,堪稱一部“五十年中國百姓生活史”。《人民日報》曾發文稱贊:“梁曉聲的《人世間》是無愧于我們時代真正具有史詩性質的鴻篇巨制”,“是一部素樸、真誠而飽含悲憫之心的作品。”

将《人世間》搬上電視熒屏,成為了導演李路的一大心願。而從文學到影視,這其間還需要一位好編劇的引渡。通過周梅森和陳道明的推薦,李路找到了編劇王海鸰。王海鸰有着三十年的劇本創作經曆,《中國式離婚》《新結婚時代》《大校的女兒》等熱播劇集,皆出自她的手筆。“王海鸰在情感和細節上見長,這兩點對《人世間》至關重要。”

嚴肅文學改編典範,《人世間》編劇王海鸰:除了細節還是細節

在王海鸰看來,改編嚴肅文學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剛開始學寫作時,老師和前輩都會說,避免故事性,淡化故事,避免巧合,避免各種的激烈沖突,但電視劇需要這些一唱三歎,一波三折,無巧不成書的東西。《人世間》的文學性有了,在技術上我要加強它的戲劇性,在内容上還要打破作者本身描寫的局限性,因為它是寫的底層人民,而人世間不僅僅是底層人民組成的,這兩方面的難度比較大。”

談及影視化的經驗,王海鸰表示,“一是細節,二是細節,三是細節”。“跟賣房子一樣,一是位置,二是位置,三是位置,必須大量的細節,細節要融在有機的整體裡,相當于一個人體搭起來骨骼以後的血肉,就是尋找這樣的細節,而且就是要把小說裡邊那些心理的,凡是涉及到的都要外化,要變成影像的,沒有心理的,但是又是心理的這種描寫,就是要靠細節。”

王海鸰是1952年生人,跟小說中的主人公“周秉昆”是同齡人。書中“為底層生活的人們呐喊說話”的主旨非常吸引王海鸰。雖然王海鸰也曾經有過下鄉支農的經曆,但是她通過《人世間》才第一次真切看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底層老百姓的生活。“這是我一個生活的盲點,認知的盲點。這對我來說,是對中國當代曆史一個感性上的補充。給我的震撼也很大,這幫人這麼窮,這麼苦,依然能夠頑強生活,到底是因為什麼?”

嚴肅文學改編典範,《人世間》編劇王海鸰:除了細節還是細節

在王海鸰看來,呐喊是對的,但是隻呐喊是不對的。于是她提出在小說鋼鐵色的底色之上,增加明亮溫暖的色調。“任何一段生活,它都有兩面性,就像大家生活在一個集體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王海鸰也表達了對于原著作者梁曉聲的感激,“我覺得他非常了解我,對于改編,絕不多插手,不打擾我的思路、看法、取舍。” 她認為絕對要尊重編劇的第一感覺,編劇一定要有自我意識。“你說東牆不好,編劇東牆加塊磚,你說西牆不好,編劇砌一塊補一塊,編劇到這個程度那就糟糕了。”

在這部劇中,王海鸰說鄭娟是自己寫過“最犯難”的女性角色,她是一個經曆傳奇、敢愛敢恨、外柔内剛的家庭婦女,反而周家二女兒周蓉這樣的知識分子女性,對王海鸰來說更熟悉一些。

面對市場回報,王海鸰有着清醒的認知。“過去是偏重市場,電視機時代,說遙控器掌握在大爺大媽手裡,是以要做他們愛看的。現在網際網路時代,年輕人是主力,要寫他們愛看的。”王海鸰說道,“但對我而言,我關心的是自己對什麼有創作沖動,自己看到了什麼,想表達什麼。你想表達的東西,表達好了,照樣可以吸引很多人來喜歡。不要試圖迎合,迎合沒有出路,迎合永遠滞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