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利解密】無人機輔助車輛實作安全駕駛 華為發明輔助駕駛方案

【嘉勤點評】華為發明的利用無人機的輔助駕駛方案,利用搭載于車身上的飛行裝置來實時擷取車輛周圍的交通資訊,并傳送給車輛進行顯示或者進行自動駕駛決策,進而提升了車輛駕駛安全性與道路通行效率。

集微網消息,在日常交通中,經常會由于遮擋盲區阻擋駕駛員視野或車輛配置的傳感器感覺範圍不夠而引發交通事故。例如車輛受到其他車輛、建築物或設施遮擋時,駕駛員或車輛配置的傳感器不能擷取足夠多的環境資訊,是以不能做出及時且合理的決策。

同時,遮擋盲區也可能影響交通效率,如在跟車行駛時,前方車輛較高,駕駛員很可能觀察不到前方紅綠燈狀态,不便于做出最合理的駕駛決策;又或者當多個車道皆可通行時,由于駕駛員通常不能觀察到前方各車道的狀态,不便于做出最合理的車道選擇決策。

現有的解決方案中,考慮在車輛後方加上一塊液晶顯示屏,前車将前方的交通資訊實時顯示在前車顯示屏上,使後方車輛駕駛員可觀察到前方是否有行人橫穿馬路,以及是否具備超車條件等。但這種方案成本高且普及困難,在乘用車後備箱上安裝顯示器難度大,不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為此,華為在2021年2月24日申請了一項名為“輔助駕駛方法、停機槽、晶片、電子裝置及存儲媒體”的發明專利(申請号:202180000464.0),申請人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根據該專利目前公開的相關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項技術方案吧。

【專利解密】無人機輔助車輛實作安全駕駛 華為發明輔助駕駛方案

如上圖,為該專利中發明的汽車搭載停機槽的結構示意圖,該停機槽設定于車輛100上,車頂上避開車輛天窗的位置設定有凹陷的停機槽110,該停機槽包括底壁112與側壁114,底壁設定有導流槽1121和無線充電底座1122。飛行裝置200底部對應設定有無線充電接收器,當飛行裝置的無線充電接收器與無線充電底座貼合時,即可為飛行裝置進行充電。

在底壁設定的導流槽有利于飛行裝置在充電時進行散熱,該導流槽的方向與車輛前進方向一緻,為提高散熱效率,可以設定為直線型、折線型以及波浪型等多種樣式。在底壁上還設定有卡扣1123和開槽1124,卡扣可以鎖定飛行裝置,開槽可以連通停機槽的内部和外部,使得在雨天可以進行排水。

此外,卡扣還具有自鎖功能,當車輛斷電時,卡扣就會自動鎖住,進而防止飛行裝置被盜。當飛行裝置降落至停機槽時,第一電路通過連接配接部形成閉合回路,即第一電路導通,進而可判斷飛行裝置順利降落至停機槽,飛行裝置可以發送降落成功資訊給車輛。

【專利解密】無人機輔助車輛實作安全駕駛 華為發明輔助駕駛方案

如上圖,為車輛與飛行裝置之間的資料互動示意圖,在飛行裝置和車輛滿足第一預設條件,且飛行裝置接收到車輛發送的啟用指令時,飛行裝置進入自檢模式,包括檢查每一旋翼的轉速是否正常。當飛行裝置的自檢通過時,該飛行裝置可以擷取到車輛的車速資訊和位置資訊,根據這兩個資訊來進行飛行,以保持和車身的位置一緻性。

飛行裝置在飛行時,會将攝像頭拍攝得到的路況圖像傳送給車輛,以幫助自動駕駛系統進行自動駕駛分析。而在飛行裝置系統中,還定義有第一三維坐标系S1、第二三維坐标系S2以及第三三維坐标系S3,這是由于車輛的視角和飛行裝置的視角存在偏差,需要利用不同的坐标系對路況圖像進行坐标轉換。

在得到經過資料轉換的路況圖像後,該圖像可以在車載顯示器上進行顯示,以便駕駛員做出響應,進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也可以友善駕駛員提前做好變道決策。當駕駛員準備變道或者轉彎時,飛行裝置還可以将後方的車輛、行人資訊也都在車載顯示器上進行顯示,進而做出安全的駕駛決策。

【專利解密】無人機輔助車輛實作安全駕駛 華為發明輔助駕駛方案

最後,如上圖,為該專利中發明的輔助駕駛方法的流程示意圖,首先,系統接收啟動指令并完成飛行裝置的自檢,當自檢通過時擷取車輛的車速、位置資訊。其次,根據擷取到的車輛資訊進行飛行,并将拍攝得到的路況圖像發送給車輛。最後,當飛行裝置滿足降落條件時,就可以控制飛行裝置傳回停機槽。

以上就是華為發明的利用無人機的輔助駕駛方法,該方案利用搭載于車身上的飛行裝置來實時擷取車輛周圍的交通資訊,并傳送給車輛進行顯示或者進行自動駕駛決策,進而提升車輛駕駛安全性與道路通行效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