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捕捉古建隐秘資訊,考古人員拿出這件“秘密武器”

今天,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釋出了四川古建築調查最新成果,在四川省文物局的安排和指導下,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中心已系統科學地調查了川内古建築100餘座,采錄并上傳了83處古建築VR資料,形成了“四川漢地元明建築”專題資料庫。

在此次調查中,還重新确認或限定了四川地區23處古建築的修建年代,并建立起四川地區适用的木建構築斷代标尺。值得一提的是,在調查過程中,考古人員用到了一件“秘密武器”……

捕捉古建隐秘資訊,考古人員拿出這件“秘密武器”

青白江區明教寺覺皇殿調查

巧匠留蹤

紅外相機捕捉梁上“碑記”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中心副主任蔡宇琨介紹,此次古建中心在田野調查中,使用了一件“秘密武器”,這便是紅外相機。雖然紅外相機早已問世,但将紅外攝影技術用于古建調查,在川内還是首次。

有趣的是,此次古建調查使用的紅外相機是用普通數位相機改造而來的。

2012年,一隻紅外線相機的價格在30-50萬元,非常高昂,時年23歲的助理館員李林東想起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學習期間,曾聽老師說起過,隻要将數位相機略做改造,就可以得到一隻能夠捕捉古建隐秘資訊的紅外相機。他在家裡對自己的閑置數位相機進行了改造實驗,感覺效果還不錯。2012年8月,李林東、蔡宇琨、趙元祥三位專業技術人員帶着改造好的紅外相機,來到眉山的報恩寺大殿。

這座大殿建于元代,後代進行過多次修繕,連整個屋面都更換過,雖然專家推測室内梁架是元代構件,但因年代久遠,構件上的墨迹和彩畫早已模糊不清,用肉眼或普通數位相機都已無法辨認,他們這次要做的,就是想試試能否用紅外相機找到以往未曾發現的題記。

所謂題記,就是古人用毛筆在建築構件上書寫的文字,這些文字通常有祈福記事的功能,并會标明每位捐資人的姓名和所捐财物。一行行題記,仿佛是一篇篇立體的“碑記”,記述着每座古建築的修建緣起和修繕經過。

那天,三人利用紅外相機對屋梁進行拍攝,三腳架固定好後,通過取景框,可以清晰地看到屋梁上出現了黑色的字迹,那正是通過紅外線過濾的年代久遠毛筆字——由于墨迹和污漬吸收紅外光的強弱不同,有墨迹的地方在紅外相機的成像中顔色更深,同周圍的污漬區分開來,題記顯現出來了!這一發現令大家欣喜不已,同三人一起考察的地方文管從業人員也感歎到,這在多年的文保工作中,還是第一次發現報恩寺大殿中還有這些隐秘的題記。

捕捉古建隐秘資訊,考古人員拿出這件“秘密武器”

成都文化公園八角亭調查

用紅外線攝影技術

找到國保級元代建築“出生證”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經驗,古建中心的專業人員又陸續對省内的其他幾處早期古建築進行紅外攝影,也都在建築構件的表面發現了許多前人未曾注意到的文字資訊。

2015年,趙元祥帶着紅外相機再次到位于鹽亭縣的花林寺大殿進行調查,拍攝到了大量的墨書題記,根據建築形制、題記和碳十四測年結果,蔡宇琨、趙元祥二人發表了《四川鹽亭新發現的元代建築花林寺大殿》,明确了這座建築的主體結構修建于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比當時文物資料裡公布的明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提早了近300年。這篇發表于國内權威期刊《文物》上的調查報告,也是國内首次發表的将紅外攝影技術用于古建築調查的學術報告。得益于古建中心的調查成果,花林寺大殿從最早的一處縣保,很快更新為省保,并最終更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文物本體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和更好的保護。

捕捉古建隐秘資訊,考古人員拿出這件“秘密武器”

趙元祥在青白江區明教寺覺皇殿做調查

“2018年8月,我們來到蘆山青龍寺,當時青龍寺大殿是載入建築史教科書的元代建築,然而我們對此早就産生了疑問。過去文物部門記錄青龍寺大殿的題記為‘□□□□□年歲次癸亥二月仲春下刻朔二十六日明星黃道吉辰重新豎立青龍寺寶殿一所’,并根據“癸亥”年推測開頭看不清的幾個字為‘大元至治三’,即認為大殿建于元至治三年(1323)。然而根據古代紀年的正常格式,明顯可以看出,以前辨認的‘二月仲春下刻朔’中的‘下刻’實際應為記朔日的幹支。查元至治三年二月應為癸亥朔,可是‘癸亥’二字會被誤認為‘下刻’嗎?我們認為前人很可能是将“丁亥”認成了‘下刻’。此次通過紅外相機拍攝,看不清的幾個字居然顯現出來了,題記全文原來是:‘維大明正統八年歲次癸亥二月仲春丁亥朔二十六日明星黃道吉辰重新豎立青龍寺寶殿一所’。題記證明這是一座明代的建築,而這座建築的執行個體也表明了中國建築史上以往認為的四川元代建築風格,實際上直到明代仍有使用。”趙元祥說。

蔡宇琨介紹,古建中心利用古建築年代學和紅外相機,重新确認和修正了包括花林寺大殿、青龍寺大殿在内的省内一批古建築的建築年代,這批建築遍布省内各區縣,共計23處。在一系列成果的發表和帶動下,省内外古建研究學者開始紛紛采用這項技術,發現了許多僅憑肉眼難以辨識的曆史資訊。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段祯 圖檔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編輯 王玲 校對 王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