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與其研究中超是否應該降薪,不如研究如何公開球員工資和球隊收支

這幾天關于中超限薪的問題,讨論很多,但應該這樣,不過現在的問題其實不是限薪,因為限薪不能解決欠薪的問題,但中超聯賽這次應該不是要解決薪資高的問題,是該解決工資到底多少合适的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現在是降薪,但看起來很多球員并沒有降薪。

降薪又怎麼了,最近不是一些球員在同樣頂薪的情況下,還是選擇了去新球隊,這不明擺着就是有一些問題

與其研究中超是否應該降薪,不如研究如何公開球員工資和球隊收支

是以這就是降薪沒有意義的原因,因為現在根本不會公布球員的收入,雖然名義上是嚴格控制頂薪的标準,那麼就最近出現的一些事情,本身就不可能解釋明白的,泰山隊和上港看起來都是給一樣頂薪的情況下,徐新選擇了去上港,現在的頂薪沒有什麼差別,感覺這次會出現很多球員這麼選,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那就明擺着告訴我們,球員收入是一個方面,還有除了工資外的其餘收入,就是這樣的情況。

是以頂薪沒有什麼意義,要明白為什麼一些球員同樣頂薪的情況下,選擇其餘球隊才是有意義的,尤其是在兩支球隊都是強隊,并且都能當核心的情況下,這才是應該做的事情,重點還是公布球員的收入,也就是球員的合同期限可以不公布,但球員的薪資可以公布。很多球迷其實都是在關注這些球員的收入,為什麼不能公布?日韓聯賽基本上每一個球員的薪資都是公布的,收入最高的球員也是公布收入的,我們的為什麼不行,這個才是有意義的事情,但看起來這個事情想要做成,很難。第一個該做的事情沒有做。

第二個,頂薪問題,其實中超可能更适合工資帽制度,也就是給不同的球隊不同的工資帽空間,這個空間需要看收入決定,但需要球隊公布詳細的收入

與其研究中超是否應該降薪,不如研究如何公開球員工資和球隊收支

現在是硬工資帽的思路,也就是規定頂薪和球隊總支出,每一支球隊都是一樣的,這個也不适合現在的中超,中超适合軟工資帽,比如投入需要有最低的底線,看整體收入平均,至于球隊的薪資情況,可能需要另外一個思路,也是看收入,收入高按照比例給薪資空間,類似西甲的風格,這不比現在的頂薪标準和投入标準好?但這個也是有一個問題,現在中超俱樂部普遍都是賠錢的,也就是收入和支出完全不對等,可能完全公布收入和支出後,頂薪會很低,投資帽也會很低。這樣不就真正的降低投入了,好球隊有薪資可以吸引更多好球員,收入低的球隊,隻能是選擇一些有成本效益的球員。

但這個部分前面說了很多次,有幾支球隊敢公布真正的利潤,按照現在的消息,好像就上港盈利過,其餘中超球隊都不盈利,理論上上港應該給最高的薪資空間和投資帽,但實際上很多人都知道,上港不可能盈利,這就是如何選擇的問題了。和工資一樣,如果中超球隊能公開自己的一些收入和支出,那麼中超聯賽就是真正的職業化了。是以球隊公布收入和支出,球員合同期限可以不公布,薪資公布,才是需要做的事情,比簡單的降薪是更好的選擇。

那麼問題來了,300萬頂薪的标準高麼?不高,但也是需要看球隊的投入

與其研究中超是否應該降薪,不如研究如何公開球員工資和球隊收支

300萬頂薪不高,但一個問題就是,現在俱樂部都沒有資金,這個才是最大的問題。當俱樂部都不缺資金的時候,誰還會認為球員頂薪高了?沒有人會關注這件事,頂薪高隻會是在球隊出現資金問題的時候才能發生,也就是現在,很多球隊都是遇到資金問題後,真的降薪看起來是很多俱樂部的選擇,也是認為之前的頂薪高了,是以這個才是最大的問題,當很多人投入足球的時候,不缺資金,多高的工資都不夠高,但很多人都想要退出的時候,現在多少工資都是高,而且就現在的情況看,200萬頂薪不是夢想,因為消息是,很多俱樂部的投資人都是想要離開,如果不降薪就是想要離開,隻能降薪,但不能一下子降低很多,需要慢慢降低高薪,害怕球員接受不了。這不就是自相沖突的選擇?是以現在的問題真的不是頂薪的問題,而是如何讓俱樂部持續發展的問題。

但感覺現在就一個思路,俱樂部沒有資金了,降薪,降低投入,就這麼簡單直接,沒有想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