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立訊精密:公司不造整車,而是協同奇瑞新能源開拓造好汽車ODM業務

立訊精密:公司不造整車,而是協同奇瑞新能源開拓造好汽車ODM業務

集微網消息,2月13日,立訊精密在釋出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中表示,Smart EV是中國汽車人百年不遇的機會。Smart EV産生了一個新的商業機會,給市場帶來很多新的加入者。但也因發展速度迅速,競争殘酷,新加入者往往在電動化、智能駕駛、智能網聯上有優勢,卻缺少傳統車企在汽車行業的基礎,比如車規級品質标準的了解,體系能力,平台開發能力和經驗積累,制造資質和制造能力,供應商資源和管理能力,經銷商管道等。Smart EV帶來的機會不隻包括整車,更加包括生命力更強的Tier1。Tier1的市場規模本身幾乎是所有車企總産值的70%,如大家所熟知的全球4大Tier1廠商博世、日本電裝、采埃孚、麥格納,成立時間都在50年以上,收入規模都在300億美金以上,沒有中國企業。而前全球100大Tier1廠商中,中國企業也僅有8家。

立訊精密認為,新的格局下,市場需要ODM造車。奇瑞的整車研發基礎在這幾年也進步很快,在雙T(Toyota研發品質體系和Tesla颠覆創新)的學習模式下,去年逆勢成長,也是國産品牌車企出口量最大的企業。立訊精密多年來在消費電子積累的經驗、市場口碑,可以協同奇瑞開拓另一個新産業——為别人造好車。這是順應市場發展的需要,也正好滿足立訊Tier1成長中突破口的難點。立訊精密專注于為市場提供産業鍊的零組部件解決方案,也緻力于成為全球汽車零部件Tier1上司廠商。

立訊精密表示,我們要抓住這一時機,在未來3個5年實作Tier1騰飛。我們需要不一樣的支援平台,幫助我們在重要零元件快速實作從0到1和規模高速成長中實作1到100。除了自身具有實力之外,夥伴關系才能讓我們抓住這個機會視窗。

立訊精密協同ODM造車的投資,除海外需要更多的投入外,在國内ODM造車上,目前基于奇瑞已有的産能平台及未來奇瑞新能源的相關規劃,立訊精密不需要過多的投入,且志在參與,重在Tier1,會結合利益考慮決定。立訊精密同時強調,立訊有限是奇瑞控股的投資人,立訊精密不造整車,而是協同奇瑞新能源開拓為别人造好車的ODM業務,志在抓緊機會視窗拼進全球領先的Tier1。

關于雙方合作的原因,立訊精密表示,多年來,奇瑞集團在整車領域擁有完整的技術和産品研發體系,尤其在整車制造環節擁有獨立自主平台,能夠為奇瑞汽車及其他品牌商提供從整車開發到量産的綜合服務,在業内具備強大、領先的核心競争優勢。除了技術和經驗優勢外,奇瑞已具備成熟的産能,是國内為數不多适合開展ODM造車業務模式的夥伴,公司與奇瑞合作的成本相對較低,卻具備較高和較快的潛在效益。

此外,雙方均認為公司在消費電子的能力和經驗與奇瑞可以協同互補,一起面對未來汽車智能化的挑戰勝算會更大,雙方也都認同代工模式的到來是必然。通過本次合作,将可為立訊精密汽車核心零部件業務提供前沿的研發設計、量産平台及出海口,緻力于實作公司成為汽車零部件Tier1上司廠商的中長期目标。

關于合資公司的市場優勢,立訊精密表示,合資公司做ODM平台開發和整車的組裝。立訊精密在消費電子、通信、汽車領域擁有豐富的ODM經驗,對ODM商業模式有着非常熟悉的掌握度,同時,在核心客戶資源方面也能為合資公司提供賦能。而奇瑞在整車領域深耕多年,對整車産品擁有深度了解。當ODM造車業務模式前期不到百萬台規模時,公司職能更多是協助奇瑞開拓ODM業務,将平台打造好,因為做品牌與做ODM存在本質性的商業差異及管理差異。随着ODM業務的不斷發展,公司核心零部件業務也将随之發揮。

立訊精密同時就體内、外汽車業務進行了介紹。其表示上市公司汽車業務沉澱十餘年,主要專注于整車的“神經系統”,主要産品有:連接配接器/連接配接線、低/高壓整車線束、特種線束等,主要客戶包括國内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及部分大型Tier1廠商。

與奇瑞的協同方面,立訊精密的汽車業務從0啟動,曆經10年發展實作突破,達到目前營收規模,是以實作從0到1或1到100的突破難度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這個時期,如果按照目前節奏和速度,我們擔心會錯過視窗。尤其當有ODM機會出現時,我們也擔心會失去進入關鍵零部件的機會,是以立訊精密在目前時點與奇瑞進行合作。奇瑞去年的表現比較優秀,其未來幾年的戰略也非常清晰,且出貨量預計将持續增加。在立訊精密看來,這對其無論是從0到1,1到10亦或是1到100的突破,都有非常大的助力。

至于體外的BCS,除原有傳統業務外,現增加了智能駕艙、智能駕駛、電源子產品、車聯網等業務,客戶遍及海内、外,包括大衆、通用、特斯拉、BBA及日本三大品牌客戶。

關于新設合資公司主要客戶,立訊精密透露稱,作為ODM,應該更多選擇高品質的客戶來服務配合。目前因為存在彼此的商業限制,是以在此不便詳述客戶和落地速度,但ODM業務目前已經有比較明确的落地項目,大約在12-18個月陸續投産。對于ODM,SmartEV的新加入者除了在網聯的優勢以外,在傳統汽車的基礎也非常關鍵,是以ODM也可以縮短品牌客戶在上市時間與産量方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可以選擇高品質的客戶去配合。合資公司預計主要目标業務将是國外傳統品牌車企的業務及國内新SmartEV品牌業務。(校對/Jame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