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構之法閱讀筆記03

      本周我閱讀了建構之法第五章,對于團隊開發,關于團隊開發,需要有一緻的集體目标。一個團隊的成員不一定要同時工作,例如接力賽跑,以一個流程式的工作方式也未嘗不可。其次,團隊成員有各自的分工,互相依賴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團隊開發還需要有一套合适的開發模式。每個團隊的開發模式都可能不一樣,隻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本書中介紹了這樣幾種開發模式。主治醫師模式,這樣的軟體團隊中,有首席程式員負責處理主要子產品的設計和編碼,其他成員從各種角度支援他/她的工作(後備程式員、系統管理者、工具開發、程式設計語言專家、業務專家)。明星模式,明星的光芒蓋過了團隊其他人的總和。可是明星也是人,也會受傷,犯錯誤,如何讓團隊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明星的利益最大化?如何讓團隊的價值在明星隕落之後仍然能夠保持?是這個模式要解決的問題。社群模式,社群由很多志願者參與,每個人參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貢獻力量,大部分人不拿報酬。這種模式的好處是“衆人拾柴火焰高”,但是如果大家都隻來烤火,不去拾柴;或者撿到的柴火品質太差,最後火也就熄滅了。“社群”并不意味着“随意”,一些成功的社群項目(例如開發和維護Linux作業系統的社群),都有很嚴格的代碼複審和簽入的品質控制。業餘劇團模式,這樣的團隊在每一個項目(劇目)中,不同的人會挑選不同的角色。在下一個劇目中,這些人也許會換一個完全不同的角色類型。各人在團隊中聽從一個中央指揮(導演)的指導和安排。在學生實踐項目或教育訓練項目中,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秘密團隊,一些軟體項目在秘密狀态下進行,别人不知道他們具體在做什麼。這種模式的好處是:團隊内部有極大的自由,沒有外界的幹擾(不用每周給别人介紹項目進展,聽上司的最新訓示,等等),團隊成員有極大的投入。特工團隊,軟體行業的一些團隊由一些有特殊技能的專業人士組成,負責解決一些棘手而有緊迫性的問題。一些專門做網站安全性服務的團隊,屬于這一類型。

       我的感想,說實話,以前在一個團隊裡,我自認為就是老師所說的那種野狗。本身沒有什麼實力,但是卻不喜歡和别人合作,自以為是的人。任何一個團隊,總是要有上司,總是要有做髒活累活的人,否則一個團隊就沒法合理的運作起來。這是我讀了第五章之後最大的收獲。其次,一個團隊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社會上有很多種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即使你隻會端茶倒水,這也算一種能力,至少你在服務大家,在為這個團隊做貢獻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