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馬i4對保時捷Taycan:續航看淡,不服就幹

保時捷Taycan被證明是目前最吸引人的電動車,寶馬i4很可能是最好的全能型産品,他們之間必有一戰。

寶馬i4對保時捷Taycan:續航看淡,不服就幹

汽車世界變化如此之快,以至于即使你閱讀了每一份試駕報告,聽取了每一份投資者與CEO的電話分析,收聽了每一場新聞釋出會,事情仍然會模糊。

僅僅七年前,奧迪用柴油發動機赢下勒芒大賽冠軍,但今天大多數汽車制造商都必須抛棄内燃機。五年前,已故的塞爾吉奧-馬爾喬内(Sergio Marchionne)告訴我們,不會有法拉利SUV出現,不然會把品牌搞壞。然而,Purosangue出現了。

四年前,你無法買到任何可以被稱為電動車的東西,今天,業内最偉大的汽車公司都在花費巨資研發電動車。

從紙面上看,保時捷Taycan被寶馬i4 M50當作早餐吃掉了。這款車的價格為63,850英鎊,是寶馬純電動轎車的巅峰之作,但它甚至比入門級的Taycan還便宜11,000英鎊。這還不算完。i4 M50的内部空間更大,續航裡程為324英裡,保時捷隻有301英裡。

寶馬i4對保時捷Taycan:續航看淡,不服就幹

i4 M50在你滑入車内的那一刻就很明顯地展示了它與4系Gran Coupé的關系,它們建立在相同的CLAR平台上——對任何運動型轎車來說,這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良好基礎。電動車的調整包括後部空氣彈簧、前部支撐杆、車寬略微加大,當然還有電池組的存在。與基本的i4 eDrive40相比,i4 M50得到了額外加強。

400V 83.9kWh的電池組,與Taycan的800V 93.4kWh相比略遜一籌,寶馬工程師用22個螺栓将它們固定在底闆上,與M440i Gran Coupé相比,i4 M50的重心大大降低了。

好消息是,i4 M50靈敏的轉向和微妙的平衡感是寶馬風味。壞消息是,你會感覺到轉向力度被調高了,失去了一些靈活度。

寶馬i4對保時捷Taycan:續航看淡,不服就幹

開着i4 M50上路時,那種駕駛着M440i但在一個略帶粘性的表面上的感覺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刀切黃油般的伶俐幹脆。

找到一些彎道,i4 M50會慷慨地邀請你進入它的世界,尋找那種能給轉向系統增加色彩的道路,方向盤與地面的融合使i4 M50在過彎時比任何一台寶馬都更穩定。

在貼地這方面,i4 M50像是一台小奧迪,你還可以通過将DSC轉入動态模式來搞事情。轉彎時,電動馬達以冷酷精确的方式施以巨大扭矩,讓汽車尾部飛快甩出的同時,保持巨大的前進動力。i4 M50的直線性能和操控性能一樣好,這不是一輛讓你感到随意的車,這是M3或M5無法做到的。

寶馬i4對保時捷Taycan:續航看淡,不服就幹

是以,盡管它沒有展現M部門的全部水準,但i4 M50仍能擊中大多數正确的音符。它首先是一輛GT跑車,其次才是運動型轎跑,它擁有大量傳統的寶馬基因,隻是速度和精緻度提高了,動态流暢感減弱了。在這方面,保時捷的做法不同,因為Taycan的感覺與Panamera完全不同。

事實是,Taycan是無情的好。它沒有在實用性和可用性的數字遊戲中獲勝,但它是唯一一款與駕駛者産生關系的電動車,而不是以速度、精緻和表面樂趣的混合方式讓你從A地移動到B地。

無情的好始于轉彎時的平衡。在這裡,後驅的Taycan在風格上感覺更像中置發動機跑車。事實上,它确實感覺非常中置發動機,尤其是在前方,雙叉臂懸挂和鋼制彈簧讓昆蟲般的車頭輕輕對道路進行探測和反應。這種精緻的感覺掩蓋了該車2130公斤的重量。寶馬在這方面是不錯的,但它無法與Taycan競争。

寶馬i4對保時捷Taycan:續航看淡,不服就幹

轉向系統有一種自然的輕盈感,其設定具有i4所沒有的鋼鐵感。當寶馬司機在公路上出現時,保時捷駕駛者不會在意。

适當的操控,安靜地傳遞。保時捷揮舞着一把纖細而鋒利的刀子,在寶馬的肋骨之間滑動,幾乎沒有人注意到它。想想看,這是多麼深厚的功力。

是以,我們已經找到了這次比賽的赢家,i4 M50是一款偉大的電動車,但保時捷Taycan是一個偉大的想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