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萬物皆可冰墩墩~山東老手藝與冬奧元素擦出新火花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鄭芷南 許暢

“我隻是想要一隻冰墩墩啊,可是冰墩墩一個難求啊……”近來,一首充滿魔性的洗腦歌席卷網絡的背後,直接反映了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到底有多紅。“一墩難求”的局面下,也催生了各種版本的冰墩墩。近日,山東高密,一所鄉鎮學校裡,在當地非遺葫蘆雕刻傳承人譚小村帶領下,不同年級的學生圍坐在一起,創作了一系列葫蘆版冰墩墩。校長馬樂偉告訴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從2021年開始,該校通過帶領學生種葫蘆、做葫蘆雕刻的形式,将勞動教育與藝術教育相結合。“完全是公益的,譚老師一分不收。”

萬物皆可冰墩墩~山東老手藝與冬奧元素擦出新火花

葫蘆版冰墩墩

2月12日上午,在高密市醴泉街道的康莊學校,進行了一場饒有趣味的手工活動。20餘名不同年級的學生圍坐在一張大桌子旁,在高密市非物質文化遺産葫蘆雕刻傳承人譚小村的指導下,每人都在做着葫蘆畫,表現的圖案不是别的,正是最近火爆全網的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的吉祥物冰墩墩。

桌子中央的大葫蘆,是譚小村近來專門創作的葫蘆雕刻版冰墩墩。譚小村告訴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葫蘆是去年在學校種的,品種叫‘蓮花頭’,形似冰墩墩,是以創作這件作品為冬奧會獻禮。”

譚小村創作的葫蘆版冰墩墩高50cm,寬40cm,通過使用雕刻工具在葫蘆表面塑造出軀體的質感,然後用顔料分别畫出四肢、眼睛、彩色光環以及冰晶外殼等,整體上生動地表現出了冰墩墩的憨态可掬。在葫蘆的其他空白處,還刻畫了各種表現冰雪運動項目的圖案。“有網友想買下它,我沒有賣。”

先用鉛筆在葫蘆表面畫出冰墩墩的大緻形象,然後施加顔料……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裡,在場的每位學生先後完成了自己的葫蘆畫冰墩墩作品。有的學生還用彩泥捏出了冰墩墩。就這樣,幾十個形态各異的冰墩墩一起出場,畫風雖然稚拙,但無不讓人清晰地感受到孩子們的天真童趣。

萬物皆可冰墩墩~山東老手藝與冬奧元素擦出新火花

譚小村對記者說,附近的文具店,“彩泥黑色和白色的不好買了。現在真是一泥難求,一墩難求了。”制作葫蘆冰墩墩的活動最後,學生們一起在鏡頭前為冬奧加油。據了解,每人制作的兩個葫蘆畫冰墩墩裡,一個留存在學校進行展示,另一個小挂件則帶回家留作紀念。

萬物皆可冰墩墩~山東老手藝與冬奧元素擦出新火花

老手藝的時代感

譚小村今年51歲,老家濱州,2001年來到高密定居。1996年,25歲的譚小村前往淄博學習刻瓷,即在瓷盤上展開雕刻的藝術,力求在作品中“展現金石氣和中國畫的筆墨氣韻”。這段學習刻瓷的經曆,為他後來的葫蘆雕刻藝術打下了造型基礎。

2008年,譚小村開始在自家院子裡種了幾棵葫蘆,開啟了葫蘆雕刻、葫蘆畫的創作。在大陸民間文化裡,葫蘆有着吉祥的寓意,在古代,人們很早就開始在葫蘆上作畫,葫蘆畫也成為普遍流行的民間工藝品。

譚小村說,在葫蘆表面作畫的過程中,不同葫蘆的不同形狀,往往可以影響到創作者對表現形象的選擇。其中,人物、詩文、吉祥圖案等,都是葫蘆雕刻藝術的常見題材。多年前,為了售賣自己的葫蘆作品,譚小村擺過地攤,也去過景區。10多年裡,家裡收藏了不同品種的葫蘆上千件。

近來,此前主要以傳統題材為主的葫蘆雕刻作品,通過與以冰墩墩為代表的冬奧元素融合,産生了不一樣的藝術火花,也讓葫蘆雕刻這門老手藝具備了更多的時代感。

每周二和周四,譚小村都會趕到學校給學生們上葫蘆手工藝術課。教學對象主要以三年級到初二的學生為主,“孩子們不用拿一分錢”,由學校提供顔料和工具。

“通過來領孩子們種葫蘆、做葫蘆畫,讓這門手藝在孩子們之間得到傳承,也圓了我的一個夢想。”譚小村對記者說,“和孩子們在一起勞動、畫畫的過程中,我也很開心。雖然沒有課時費,但還是會堅持做下去。”

萬物皆可冰墩墩~山東老手藝與冬奧元素擦出新火花

一堂公益課

過去的一年裡,譚小村經常騎電動車,往返于位于縣城的家與鄉鎮上的學校。單程20多分鐘,每周至少兩次。康莊學校的學生基本都來自周邊的村子。和其他很多鄉鎮學校相類似,學生們平時在學校裡接觸到的藝術資源是有限的。但從2021年開始,這裡的學生陸續有了更多參與藝術實踐的機會。

校長馬樂偉請來了譚小村。接着,在學校裡開辟了約兩畝地,專門用來種葫蘆,還建起了一百餘平的綜合實驗教室,作為藝術實踐的活動教室。種葫蘆的事由譚小村負責。從清明左右開始育苗、栽種,到後面葫蘆成長過程中的施肥、打藥。“7月份左右,葫蘆爬蔓。9月份孩子們開學,葫蘆基本上結得差不多了。”

為了種好葫蘆,譚小村花費了大量心力。夏天,為了避開炎熱的日頭,他早早出發,前去打理葫蘆田。但因為去年“雨水大”,收獲了300來個葫蘆,效果不是很理想。2021年的4月至10月,譚小村的母親腿部受傷,期間,他一邊照顧母親,一邊種葫蘆,以及給學生們上課。

采訪過程中,馬樂偉特别提到了對譚小村的感謝。事實上,從種葫蘆到給學生們上課,基本是公益的,譚小村并不收課酬。結葫蘆前,葫蘆田是學生們開展勞動課的場地。葫蘆收獲後,在譚小村的示範、指導下,學生們在大教室裡學習葫蘆雕刻,創作葫蘆畫。

馬樂偉告訴記者,這一切舉措的目的是“加強學生的勞動教育”。“為了讓學生愛上勞動,就想到了通過種葫蘆的方式。從耕地、育苗、栽培、施肥、修剪等,全部由譚老師帶領學生們完成。葫蘆收獲後,譚老師帶領學生們在葫蘆上彩繪、烙畫、雕刻。如此一來,讓勞動教育與藝術教育結合在一起。”

“經過去年一年的實踐,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反響都很好。今年計劃把葫蘆苗分給有栽植意向的學生,嘗試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進一步擴大規模。”馬樂偉對記者說。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編輯 劉慶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