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8日 星期二 晴
我是鄭建峰,沂南縣第三中學的一名數學老師。
珍時光,惜韶華,轉眼又是新的一年,一年之計在于春,新年的工作就從家訪開始。一大早就和學生家長電話溝通約定家訪的時間,避免幹擾家長的正常工作生活。
從我家到學生家的路不算太遠,一路期盼,一路忐忑。期待着見到自己的學生、學生家長,期待着今天的家訪能有實效,期待着學生能有所變化,期待着。在這期待的背後有一顆忐忑不安的心,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妻子關系如何,學生的學習狀态怎樣,假期安排的注意事項執行的怎樣……
王同學一直是我關注和嘗試改變的同學,她性格内向、不善言談,學習基礎差,做事沒有自信,心中缺激情,眼中無希望,見了老師繞道走,碰見同學趕緊溜。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朝氣蓬勃,活力四射。可是在她身上沒有絲毫陽光爽朗的樣子,是什麼把他折磨成這個樣子?
帶着這個疑問,我嘗試着了解她,多次溝通後,她終于敞開心扉:老師,像我這樣一個成績倒數,毫無優點的人,不配有朋友,不配老師喜歡,不配喜笑顔開…… 多麼紮心的字眼,在她内心中竟然這樣評價自己,不由得感歎,外界量化評價的能量如此之大。在她心中如此看重評價,我便從考試入手,結合我所教授的科目,根據所學知識,制定專項計劃。
在期末考試中,王瑜同學的數學成績從先前的30分左右提高到到及格。我想于她而言,這不僅僅是提高了40分,更是對她自己兩個月努力的肯定,作為老師非常希望她能以此為支點撬動内心的磐石,讓自信、陽光的種子在心底發芽、生根,在身體裡恣意生長,點燃眼中的激情之火,燃盡自卑,燒盡自慚,歸來仍是一個潮氣蓬勃、活力四射的少年。

不一會兒到了王同學的家,父女倆早早的在樓下等着我,見到他們的那一刻,我如釋重負。父親慈祥,女兒乖巧,一掃先前的落寞神情,這個少年不再那樣自卑,心中的所有忐忑煙消雲散,心中甚是歡喜,這不正是我期待的樣子麼!
簡單的寒暄之後,王同學父親詳細的介紹了孩子假期以來的表現,言語之間流露着對女兒學習上擔心和愧疚。是啊,哪個家長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哪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子女再經曆自己困苦與無助,内心的不甘和無奈都化作對子女的殷切期盼。
王同學的假期表現基本符合我的預期,對于接下來的十天,我對王同學提了幾點要求:首先盡量遠離電子産品,其次按照規劃高品質完成假期作業,最後注重身體鍛煉。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着一個問題,教育一直都在,未來也不會消失,良好教育的評價标準是什麼?單從考試這個角度來說,這個孩子到目前的教育是失敗的,孩子正是意識到這一點,迫于傳統的評價體系,孩子一步一步的走向自我否定的深淵。
教育的意義應該是讓優秀的人更優秀,讓在泥潭中苦苦掙紮的人脫離困境,讓失去信心的人重新體驗成功的喜悅。我想經曆這種良好教育的孩子,希望的種子早已在心底發芽生根,即便遇到再大的不如意,隻要有陽光,頑強一定會茁壯成長。
給孩子創造一個個經曆奮鬥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喜悅機會,不正是我們教育人的責任和擔當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薪火相傳,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