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值得億萬中國人永遠銘記。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在經過 14 年的艱苦抵抗後獲勝。
許多人認為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但實際上戰争一直持續到1945年8月30日,當時中蘇邊境的東甯要塞被完全摧毀,日本關東軍放下武器投降,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戰。

日本士兵放下武器,向蘇聯投降
從1945年8月9日蘇軍向東北進軍時,到8月22日,東北地區大規模戰鬥基本停止,95%以上的日本關東軍投降。但到了8月27日,唐甯要塞的戰鬥還沒有結束。日本人被稱為東馬爾基諾防線和亞洲永久要塞,是亞洲最自信的防禦堡壘之一,但在蘇聯的攻擊下僅用了21天就被俘虜了。在此期間,蘇軍殲滅了2,300名日軍,俘虜了1,200名,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在東甯結束,成為日本侵略者的終結。除了依靠裝備精良的蘇聯士兵與敵人作戰外,另一支特種部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東甯炮台
這支偵察隊從何而來?他們對抵抗戰争做出了什麼貢獻?
1940年初,東北抗日鬥争達到最困難時期,日軍對東北抗日聯軍發動了殘酷的戰役,東北抗日聯盟傷亡慘重,從建國時期的10萬多人急劇下降到3000多人。為了保全抗日武裝力量,東北抗日聯軍進行了戰略轉移,除了在東北留下少量部隊堅持戰鬥外,其餘大部分部隊已撤退到蘇聯遠東,駐紮在維亞茨克、烏蘇裡斯克等地。
反聯盟戰士
1942年7月16日,抗日聯盟上司人周保中、李兆麟和蘇聯遠東統帥阿巴納辛克少将同意擴大群組織留在蘇聯遠東的東北抗日軍,目的是使他們在東北解放戰争期間積極有力地與友軍合作, 還要發揮蘇聯遠東紅軍和東北紅軍在中國之間的鍊條作用。
東北反聯教學旅,前排右三為旅長周寶忠,左、右為王毅志夫人和金日成,左為李兆麟,最後排右為陶玉峰
1942年8月1日,反聯盟士兵換上蘇聯軍裝,蘇聯遠東紅旗軍第88獨立步兵旅在蘇聯遠東邊疆地區維亞茨克正式成立,周寶忠任旅長,蘇軍士林斯基少校任副旅長。該旅分為四個步兵營,一個無線電營,一個直接迫擊炮連和一個直屬教學旅。每個營分為兩個連,每個連分為三排,每個營配備重機槍六支,每連配備輕機槍九挺,每排配備沖鋒槍15門。旅長:中校;副旅長、參謀長、旅長部長為少校;營長和副營長是少校;連長和教官是上尉;排長是中尉和中尉;士兵被授予士兵軍銜。
抗日聯軍教授旅軍銜
這是一支特種部隊,可以稱為中蘇軍隊的結晶。從一開始,它有兩個數字:東北抗日軍教學旅和蘇聯遠東紅軍步兵第88旅。這支部隊與普通步兵旅有很大不同。首先,它的軍事設施隐藏在維亞茨克茂密的森林中,甚至連當地村民也無法到達。其次,它的裝備非常精良,甚至超過一般的蘇聯軍隊。最重要的是,其訓練方案也完全超出了步兵部隊所要求的範圍,除了正常的隊列訓練、步兵武器射擊、暗殺、射彈、工程作戰,包括爆破作業、車輛駕駛、地形圖、武裝穿越、傘兵、滑雪、狙擊手等許多類似于當今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三角洲突擊隊"等的訓練内容。顯然,這些跨時代的訓練裝備,加上抗日老兵,将造就一支戰鬥力,尤其是單人作戰效遠遠優于同等數量的日本關東部隊,其價值并沒有展現在一對一的戰鬥中。
遠東特遣隊
1945年春天,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日本的法西斯主義已經走到了盡頭。在歐洲戰場上,美英盟國占領了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區,并對德國西部邊境的齊格費爾德防線發動了進攻。蘇軍結束了東線的維斯瓦德戰役,并逼近了德國首都柏林。在亞太戰場上,盟軍占領了馬裡亞納群島和菲律賓利斯群島,戰争已經蔓延到日本。1945年2月4日至11日,蘇聯、美國和英國政府首腦在蘇聯克裡米亞半島的雅爾塔舉行會議,并簽署了《雅爾塔協定》,該協定規定,歐洲戰争結束後,蘇聯盟國将共同開展對日戰争。
雅爾塔三重奏
在蘇聯解放東北前夕,第88旅奉蘇聯遠東司令部、蘇聯紅軍最高統帥斯大林的訓示,部署了280名手指兵,組成20多支特遣隊,在空降東北敵後承擔戰前偵察任務。特遣隊深入敵後,對關東日本軍進行了一系列偵察、間諜和破壞活動。他們為蘇軍司令部提供了可靠的資訊,以跟上日本關東軍在東北部的17個建築區和三條防線。從1945年7月下旬開始,第88旅派出數百人組成傘隊,空降到東北牡丹河、鶴崗、海拉爾、赤峰等市縣,對日軍僞勢力進行攻擊。特遣隊20餘人,中東55人,松花江和牡丹河地區65人,北滿族90人,南曼80人,但這些特遣隊成員大多在調查過程中死亡。
配備波波薩沖鋒槍的反聯盟教官
1945年7月和8月,調查人員終于弄清楚了日本關東軍的全面部署,并在虎頭要塞炸毀了亞洲第一門火炮。該炮長20多米,槍體直徑可達1米,火炮直徑可達41厘米,藥量可達一噸,炮彈長達4米,最大射程可達20公裡,殺傷力十分緻命。虎頭要塞位于黑龍江省杜達山脈的山丘上,是日本人秘密建造的,目的是作為邊境軍事要塞進攻蘇聯。日本人最引以為傲的是第一門安裝在堡壘頂部的亞洲火炮。大炮直接射向蘇聯的伊曼鐵橋和拉祖水塔,可以想象,大炮的存在對蘇聯紅軍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第88旅的特遣部隊,這次行動直接支援了蘇軍的進攻,為蘇軍的全面進攻掃清了道路。
虎頭要塞第一槍
1945年8月9日0時10分,150萬蘇軍從三個方向對日本關東軍發動雷擊,至少有280名反美士兵直接加入先遣隊。他們與蘇軍正面進攻充配置設定合,使關東軍隊的機場、鐵路、橋梁、堡壘等目标迅速被摧毀。8月29日,蘇軍第384師步兵師、第106近衛軍和第39軍獨立炮兵營、反聯盟教學旅對東甯要塞發動猛烈進攻。8月30日,關東陸軍第一邊防軍司令鬼谷51号将率領901日軍向蘇軍投降,蘇紅軍處于解體狀态,蘇軍遠東軍總司令瓦西列夫斯基元帥在戰後向反聯盟教學旅送上了熱情洋溢的資訊。他說,英勇的中國第88旅士兵,感謝你們用生命和鮮血交換的資訊,為遠東軍進攻東北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關東軍戒備森嚴的要塞、要塞的偵察和救援活動中,高度展現了中國士兵的優秀品格和頑強的戰鬥精神。我代表蘇聯人民向你們表示感謝,并向你們緻以崇高的敬意。
蘇聯接受了日本的投降
蘇軍全部從東北撤軍後,反工會教官兵分布在東北各地,建立民主政權,一邊清除日本殘餘,維護社會秩序,同時大力擴充人民武裝力量,鑒于反工會教學旅部隊的迅速發展, 兵力已遠遠超過該旅的編制,9月8日,反工會教學旅更名為東北人民自衛隊,周寶忠任自衛隊總司令。至此,這支傳奇力量:反聯盟教學旅"蘇聯遠東紅旗軍第88獨立步兵旅"完成了任務。
中共中央東北局代理書記彭震得知周寶忠的英勇事迹,深情地說:"在中共20多年的革命鬥争中,最困難的事情有三點:一是紅軍25000英裡的長征;二是紅軍25000英裡的長征;二是紅軍25000英裡的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