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華全媒+|冰雪運動中的這個損傷怎麼治?收好這份“大米”救治原則

新華社武漢2月12日電(記者鄧楠)随着人們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日益高漲,相關運動傷害的案例在增多。與骨折、挫傷等常見損傷相比,冰雪運動中可能發生的關節韌帶損傷隐匿較深。對此,湖北省武漢市第四醫院(武漢市骨科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張青松提醒,發現關節韌帶損傷後,可遵循“大米原則”施行自救,并盡快前往醫院就診。

今年春節前後,武漢市第四醫院收治了超過百例在冰雪運動中受傷的患者,其中,不少患者的傷情集中于膝關節内側副韌帶及前交叉韌帶。

“意外摔倒後,關節周圍的韌帶損傷疼痛往往表現更明顯,而很多人會忽略關節深處的韌帶損傷。”張青松說,差別于傳統骨傷的救治,滑雪導緻的膝關節韌帶損傷常常需要專科查體和行膝關節核磁共振等特殊檢查才能準确診斷,治療方式選擇也需要根據損傷程度進行個體化處置。

同時,普通人很難分辨是摔傷導緻的肌肉疼痛,還是韌帶、肌肉或骨骼發生了結構損傷。一些人在受傷後,誤判傷情,自行選擇一些康複理療或外用藥物等治療手段,進而贻誤病情。

新華全媒+|冰雪運動中的這個損傷怎麼治?收好這份“大米”救治原則

張青松說,關節深處的韌帶損傷帶來的疼痛往往伴随着腫脹,運動者可以首先進行自我評估。“檢視肢體是否變形,關節有沒有出現異響或震動,有沒有疼痛難忍、無法活動,傷處是否有淤青,都是判斷損傷的方法。”

專家提醒,韌帶損傷後,第一時間采用“大米(RICE)原則”施行自救,幫助恢複,防止二次傷害:R—原地休息,借助手杖、拐杖等滑雪用具輔助固定肢體,停止活動;I—冰敷,在雪場時可以就地取雪冷敷腫脹部位,緩解疼痛;C—壓迫,使用随身攜帶的彈力繃帶包裹住腫脹部位,減少内部出血。E—擡高,受傷後24小時内,盡量擡高傷部,使其高于心髒位置。同時,盡早接受專業的診斷治療至關重要,患者可前往醫院運動醫學科進行專業診療。

“冰雪運動愛好者一定要選擇規範的場地和裝備護具,運動之前要做好熱身準備,初學者要接受專業指導,量力而行。”張青松說,希望人們既能充分享受冰雪運動帶來的快樂,也将風險因素降至最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