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降薪+聯賽時間初定倒逼股改!債務成老大難,中乙月薪3000也被欠

2022年的農曆新年,中國男足太難了;眼看輸給越南的恥辱就快要被淡忘時,女足在亞洲杯登頂,導緻男足又被拉出來批鬥了!

而在我們的國腳們感受着煎熬的同時,近期中國足壇也傳出了多個大消息;比如說國内球員很可能會再一次降薪,再比如說新賽季預計最快在4月23日開戰,中甲的江西北大門很可能要退出,去年中超14個隊欠薪也再一次被提及。。。而這幾個看起來并沒有直接關聯的消息,實際上都跟正在推動的股改有關。

降薪控投入+聯賽時間初定旨在倒逼股改

降薪+聯賽時間初定倒逼股改!債務成老大難,中乙月薪3000也被欠

以往在歲末年初,足協官網上都會出現要求各俱樂部送出工資确認表的通知;但今年到目前為止,足協官網上遲遲沒有出現這一通知,這也就意味着,至少到目前為止,聯賽準入時間還沒有确定下來。

正常情況下,足協至少需要提前20天左右公布準入名單,提前10天公布賽程;在此之前,足協還要對三級職業聯賽所有俱樂部送出的資料,進行一到兩周的稽核,這也就意味着,按照4月23日開賽的節奏去進行準備,各個俱樂部最晚要在3月中旬把準入材料交上去。而對于各個俱樂部而言,送出準入材料的最關鍵一環,其實就在于解決欠薪,或者說是如何與球員、教練、從業人員溝通去解決欠薪問題。

降薪+聯賽時間初定倒逼股改!債務成老大難,中乙月薪3000也被欠

而在2021賽季的中超,隻有上港和泰山兩家俱樂部的薪水是足額按時發放;像河南等少數一兩家,屬于個别月份存在延遲發放的情況,問題也能得到很好的解決。然而大多數俱樂部,欠薪問題已經比較嚴重了,有的俱樂部甚至連2020年的工資、獎金還沒結算完呢!現如今大多數俱樂部的投資方都很困難,有些企業自身已經面臨着沉重的債務壓力,無心關注足球俱樂部的死活,是以無論是足協還是球員、俱樂部,大家都把解決問題的希望寄托在了股改。

但現如今在很多分析大陸經濟的文章中,都會提到兩個隐患;一個是房地産企業,還一個是各地的城投、文旅、水投等投融資平台。前者正是很多俱樂部原本的投資方,後者則是在股改浪潮中,最有可能進來接盤的一類企業。當原本控股俱樂部的企業,和可能進來接盤的企業都比較艱難,很多地方拿不出太多閑錢來支援足球俱樂部的情況下,為了讓俱樂部活下去,那就隻能繼續壓縮投入!而壓縮投入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裁員、降薪!

早在1月中旬,足協在成都開完會之後,就已經傳出了,國内球員工資帽近一步下調的說法。即便足協很可能要連續4年第三次強推降薪的做法,仿佛再一次把所謂的中足聯晾在了一邊;但是在降薪已成大勢所趨的情況下,足協強推降薪的目的就是為了推動股改!

不想改OR改不動?債務問題是最大難點

降薪+聯賽時間初定倒逼股改!債務成老大難,中乙月薪3000也被欠

股改已經成了很多俱樂部啟動新賽季備戰的前提,但是最近一段時間,不少俱樂部對外釋放出,股改推進比較困難,導緻賽季前準備工作無法展開的信号!

那為何多家俱樂部的股改進展不是很順利?這裡面有意願的問題!足改方案的原話是:“實行政府、企業、個人多元投資,鼓勵俱樂部所在地政府以足球場館等資源投資入股,形成合理的投資來源結構,推動實作俱樂部的地域化,鼓勵具備條件的俱樂部逐漸實作名稱的非企業化。完善俱樂部法人治理結構,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立足長遠,系統規劃,努力打造百年俱樂部。”

從“鼓勵”等關鍵詞來看,股改不是強制性的;是以直到方案出台5年後,魯能才成了中國足壇第一家股改的俱樂部。既然不是強制性的,這裡面就存在願不願意改的問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多數地方對于俱樂部的股改,态度不是很積極;而在已經簽完股改協定的俱樂部裡,滄州、河南過的比股改前更好麼?重慶的股改已經可以拍成一部拉鋸時間很長的“肥皂劇”了!個别地方甚至明确告訴俱樂部現投資方,就算完成股改,也很難有進來出資的企業。

在意願存疑的背後,我們同樣應該看到,股改最大的難點并不是在未來的投入,而是在于債務問題!

降薪+聯賽時間初定倒逼股改!債務成老大難,中乙月薪3000也被欠

目前各個俱樂部的債務可以粗略的分為以下幾類:欠薪(包括獎金、以及社保公積金),拖欠的供應商貨款(包括食堂,住宿,器械、場地維護等等),欠母公司的錢。由于很多投資人給俱樂部注資的時候,都是以借貸的方式完成的。一旦母公司決定放棄足球,這些從金元足球一路殺過來的俱樂部,賬面上的債務就會顯得很恐怖。

俱樂部欠母公司的這筆錢,理論上原投資方可以拍闆予以免除。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遠沒有那麼簡單。至于其他欠款,從俱樂部原投資方的角度來說,他們已經不想玩了或者玩不動了;俱樂部如果走破産清算程式,債務就可以一筆勾銷的情況下,這些打算退出的企業還會去承擔債務麼?而新進來的企業或當地有關方面,大多數本身就沒有投資足球的意願,相當于是被強拉進來的,他們又怎麼會花這個冤枉錢錢呢?

多家俱樂部準備工作處于停滞狀态,球員的利益誰來保障?

降薪+聯賽時間初定倒逼股改!債務成老大難,中乙月薪3000也被欠

沒有指導性檔案,也沒有具體的時間點,再加上股改牽扯到了多個非體育的重量級部門,和各方感到頭疼的債務問題,這是導緻多家俱樂部的股改還處于不斷扯皮階段的重要因素!股改還沒确定,就意味着新賽季誰給俱樂部掏錢,能批下來多少預算都要打個很大的問号,多家俱樂部的引援、選帥等重點工作都還懸而未決!

後金元時代+疫情的共同作用下,讓很多俱樂部有了财務重組的需求;而中性名則在無形中将一些原本還有能力繼續投的企業推離了職業聯賽,成為了股改的重要推動者。與以往各俱樂部欠薪還會遮遮掩掩,主動給媒體打招呼讓大家不要爆。但現在很多俱樂部都選擇在欠薪的問題上自揭其短,去謀取更多的關注,甚至是當做博弈手段。然而自揭其短的方式真的能解決問題麼?

之前在央視的紀錄片裡,王大雷就說在國家隊除了泰山和上港的球員,其他隊的國腳都在讨論欠薪。而外援們遭遇欠薪可以告到FIFA,FIFA可以對俱樂部出台禁令進行處罰;國内球員們被欠薪,就算足協進行裁決,俱樂部不在規定時間裡解決問題,又會有什麼影響呢?當大家看到好些個俱樂部都是在沒有解決2020賽季欠薪問題的情況下,依舊順利出戰2021賽季,實際上足協的做法不僅破壞了準入規定的嚴肅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放縱了薪資拖欠的行為。

當俱樂部背負着沉重的債務壓力,降薪是大勢所趨;但是降薪之後,能解決之前的欠薪問題麼?而之前一談到欠薪,外界就會習慣性的提出,中國球員賺得多了,這是金元足球的後遺症!但是當2021賽季中乙一些月工資3000的球員,全隊工資分為3000,6000,9000三檔的球隊依舊遭遇長期欠薪;有些中乙隊在賽區裡連夥食費都交不上,有些球員甚至得借别的隊的衣服去蹭别的隊一碗拉面,這還是金元足球的問題?這還是賺得多所導緻的麼?誰又能為球員要回欠薪呢?誰能來保障球員的利益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