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降薪+联赛时间初定倒逼股改!债务成老大难,中乙月薪3000也被欠

2022年的农历新年,中国男足太难了;眼看输给越南的耻辱就快要被淡忘时,女足在亚洲杯登顶,导致男足又被拉出来批斗了!

而在我们的国脚们感受着煎熬的同时,近期中国足坛也传出了多个大消息;比如说国内球员很可能会再一次降薪,再比如说新赛季预计最快在4月23日开战,中甲的江西北大门很可能要退出,去年中超14个队欠薪也再一次被提及。。。而这几个看起来并没有直接关联的消息,实际上都跟正在推动的股改有关。

降薪控投入+联赛时间初定旨在倒逼股改

降薪+联赛时间初定倒逼股改!债务成老大难,中乙月薪3000也被欠

以往在岁末年初,足协官网上都会出现要求各俱乐部提交工资确认表的通知;但今年到目前为止,足协官网上迟迟没有出现这一通知,这也就意味着,至少到目前为止,联赛准入时间还没有确定下来。

正常情况下,足协至少需要提前20天左右公布准入名单,提前10天公布赛程;在此之前,足协还要对三级职业联赛所有俱乐部提交的资料,进行一到两周的审核,这也就意味着,按照4月23日开赛的节奏去进行准备,各个俱乐部最晚要在3月中旬把准入材料交上去。而对于各个俱乐部而言,提交准入材料的最关键一环,其实就在于解决欠薪,或者说是如何与球员、教练、工作人员沟通去解决欠薪问题。

降薪+联赛时间初定倒逼股改!债务成老大难,中乙月薪3000也被欠

而在2021赛季的中超,只有上港和泰山两家俱乐部的薪水是足额按时发放;像河南等少数一两家,属于个别月份存在延迟发放的情况,问题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然而大多数俱乐部,欠薪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有的俱乐部甚至连2020年的工资、奖金还没结算完呢!现如今大多数俱乐部的投资方都很困难,有些企业自身已经面临着沉重的债务压力,无心关注足球俱乐部的死活,因此无论是足协还是球员、俱乐部,大家都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了股改。

但现如今在很多分析大陆经济的文章中,都会提到两个隐患;一个是房地产企业,还一个是各地的城投、文旅、水投等投融资平台。前者正是很多俱乐部原本的投资方,后者则是在股改浪潮中,最有可能进来接盘的一类企业。当原本控股俱乐部的企业,和可能进来接盘的企业都比较艰难,很多地方拿不出太多闲钱来支援足球俱乐部的情况下,为了让俱乐部活下去,那就只能继续压缩投入!而压缩投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裁员、降薪!

早在1月中旬,足协在成都开完会之后,就已经传出了,国内球员工资帽近一步下调的说法。即便足协很可能要连续4年第三次强推降薪的做法,仿佛再一次把所谓的中足联晾在了一边;但是在降薪已成大势所趋的情况下,足协强推降薪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股改!

不想改OR改不动?债务问题是最大难点

降薪+联赛时间初定倒逼股改!债务成老大难,中乙月薪3000也被欠

股改已经成了很多俱乐部启动新赛季备战的前提,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俱乐部对外释放出,股改推进比较困难,导致赛季前准备工作无法展开的信号!

那为何多家俱乐部的股改进展不是很顺利?这里面有意愿的问题!足改方案的原话是:“实行政府、企业、个人多元投资,鼓励俱乐部所在地政府以足球场馆等资源投资入股,形成合理的投资来源结构,推动实现俱乐部的地域化,鼓励具备条件的俱乐部逐步实现名称的非企业化。完善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立足长远,系统规划,努力打造百年俱乐部。”

从“鼓励”等关键词来看,股改不是强制性的;因此直到方案出台5年后,鲁能才成了中国足坛第一家股改的俱乐部。既然不是强制性的,这里面就存在愿不愿意改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地方对于俱乐部的股改,态度不是很积极;而在已经签完股改协议的俱乐部里,沧州、河南过的比股改前更好么?重庆的股改已经可以拍成一部拉锯时间很长的“肥皂剧”了!个别地方甚至明确告诉俱乐部现投资方,就算完成股改,也很难有进来出资的企业。

在意愿存疑的背后,我们同样应该看到,股改最大的难点并不是在未来的投入,而是在于债务问题!

降薪+联赛时间初定倒逼股改!债务成老大难,中乙月薪3000也被欠

目前各个俱乐部的债务可以粗略的分为以下几类:欠薪(包括奖金、以及社保公积金),拖欠的供应商货款(包括食堂,住宿,器械、场地维护等等),欠母公司的钱。由于很多投资人给俱乐部注资的时候,都是以借贷的方式完成的。一旦母公司决定放弃足球,这些从金元足球一路杀过来的俱乐部,账面上的债务就会显得很恐怖。

俱乐部欠母公司的这笔钱,理论上原投资方可以拍板予以免除。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远没有那么简单。至于其他欠款,从俱乐部原投资方的角度来说,他们已经不想玩了或者玩不动了;俱乐部如果走破产清算程序,债务就可以一笔勾销的情况下,这些打算退出的企业还会去承担债务么?而新进来的企业或当地有关方面,大多数本身就没有投资足球的意愿,相当于是被强拉进来的,他们又怎么会花这个冤枉钱钱呢?

多家俱乐部准备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球员的利益谁来保障?

降薪+联赛时间初定倒逼股改!债务成老大难,中乙月薪3000也被欠

没有指导性文件,也没有具体的时间点,再加上股改牵扯到了多个非体育的重量级部门,和各方感到头疼的债务问题,这是导致多家俱乐部的股改还处于不断扯皮阶段的重要因素!股改还没确定,就意味着新赛季谁给俱乐部掏钱,能批下来多少预算都要打个很大的问号,多家俱乐部的引援、选帅等重点工作都还悬而未决!

后金元时代+疫情的共同作用下,让很多俱乐部有了财务重组的需求;而中性名则在无形中将一些原本还有能力继续投的企业推离了职业联赛,成为了股改的重要推动者。与以往各俱乐部欠薪还会遮遮掩掩,主动给媒体打招呼让大家不要爆。但现在很多俱乐部都选择在欠薪的问题上自揭其短,去谋取更多的关注,甚至是当做博弈手段。然而自揭其短的方式真的能解决问题么?

之前在央视的纪录片里,王大雷就说在国家队除了泰山和上港的球员,其他队的国脚都在讨论欠薪。而外援们遭遇欠薪可以告到FIFA,FIFA可以对俱乐部出台禁令进行处罚;国内球员们被欠薪,就算足协进行裁决,俱乐部不在规定时间里解决问题,又会有什么影响呢?当大家看到好些个俱乐部都是在没有解决2020赛季欠薪问题的情况下,依旧顺利出战2021赛季,实际上足协的做法不仅破坏了准入规定的严肃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薪资拖欠的行为。

当俱乐部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压力,降薪是大势所趋;但是降薪之后,能解决之前的欠薪问题么?而之前一谈到欠薪,外界就会习惯性的提出,中国球员赚得多了,这是金元足球的后遗症!但是当2021赛季中乙一些月工资3000的球员,全队工资分为3000,6000,9000三档的球队依旧遭遇长期欠薪;有些中乙队在赛区里连伙食费都交不上,有些球员甚至得借别的队的衣服去蹭别的队一碗拉面,这还是金元足球的问题?这还是赚得多所导致的么?谁又能为球员要回欠薪呢?谁能来保障球员的利益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