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斷臂流浪漢睡馬棚,靠村民救濟為生,部隊突然開車迎接:你受苦了

作者:曆史嘟嘟讀

上個世紀60年代,内蒙赤峰縣的一個小村子當中,緩緩駛進了幾輛車,一時之間在村子裡引起了轟動。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小村莊當中很少有人能夠開得起這樣的汽車,于是當地村民們都紛紛上前圍觀。

汽車中走下了幾個幹練的人,能看出他們都是上司級别的人物,個個氣宇軒昂,神情嚴肅。村民們連忙喊來了村裡的幹部,村長上前接待以後才知道,這幾個人原來都是政府的從業人員,甚至還有一個軍區的副軍長。

斷臂流浪漢睡馬棚,靠村民救濟為生,部隊突然開車迎接:你受苦了

為首的上司,一下車就急切地問道:“你們村有沒有一個叫于水林的人?”

村長聽後十分驚訝:“于水林?您是說那個殘疾的流浪漢嗎?他住在我們村的馬棚裡,您沒有找錯嗎?”

上司一聽這話,馬上讓村長帶他們前往馬棚,馬棚當中一個穿着破爛,行動緩慢的流浪漢正在用一隻手艱難地收拾着草料。身上穿的大棉衣已經露出了裡面發黃的棉花,灰頭土臉的樣子令人徒增傷感。

那位上司看到流浪漢的樣子,禁不住眼含熱淚:“老于,十年了,你這些年你都去哪了啊?”

斷臂流浪漢睡馬棚,靠村民救濟為生,部隊突然開車迎接:你受苦了
當地的村民都露出了十分驚訝的神情,那麼這個流浪漢究竟是誰呢?他有着怎樣的背景?為什麼會引來這麼多的軍區上司呢?

毅然從軍,沖鋒陷陣

馬棚當中的流浪漢名叫于水林,是内蒙古赤峰市人。他出生于戰亂年代,家中并不富裕。在戰争當中艱難度日的他也沒有機會進入到學校當中接受真正的教育。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紀裡,于水林自幼便目睹了一幕又一幕的殘暴與惡毒。因為戰争的原因,他的親人也在不斷地逃亡之中離世,隻剩下他一個人孤獨地生存。

于水林的慢慢長大,國家的抗日戰争也終于取得了勝利,然而隻是經曆了短暫的平靜以後解放戰争再次爆發,于水林生活的家園再一次陷入戰争之中。

斷臂流浪漢睡馬棚,靠村民救濟為生,部隊突然開車迎接:你受苦了

上世紀的農民

彼時的于水林已經慢慢長大,擁有了獨立的能力,看到周圍的百姓長期生活在戰争的殘害下叫苦連天,難以安穩度日,内心不僅萌生了想要參軍的想法。

自幼便飽經戰亂之苦的于水林,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鄉回歸平靜,讓百姓們真正過上幸福平穩的生活。

于是孤身一人的他毅然決然地參加了家鄉的招兵。進入部隊之後,于水林一直跟随着新兵們演練。在部隊當中的他學習十分刻苦,每一項成績都十分突出。

然而,當時戰亂頻發,對戰士的需求量很大,是以在新兵連訓練了沒多久,他便跟随着部隊參加到了解放戰争之中。

斷臂流浪漢睡馬棚,靠村民救濟為生,部隊突然開車迎接:你受苦了

報名參軍

當時的部隊沒有時間對新兵進行系統的訓練,大多數的新兵隻是經過了簡單的教育訓練便沖到了前線。一些新兵因為膽怯,總是跟在隊伍的最後面。

然而,初上戰場上的于水林卻沒有表現出絲毫的退縮,他在各個戰場上沖鋒陷陣,始終沖在隊伍的最前面,和其他的戰士互相配合,參與了一場又一場的戰争。

入朝作戰,不畏生死

經過戰鬥的洗禮,于水林也慢慢成長為了一個身經百戰,英勇無比的老兵。在解放戰争的各個戰場上,都能夠看到他一往無前的身影。

解放戰争勝利後,于水林本以為生活終于回歸了平靜,自己的願望也終于實作,準備回到自己的家鄉安穩度日,然而眼前的平靜沒有維持多久便爆發了北韓戰争。

1950年,北韓戰争爆發,美國的尖槍利炮很快逼近了大陸的邊境地區,炮彈摧毀了無數百姓的家園,百姓們民不聊生,難以度日。

斷臂流浪漢睡馬棚,靠村民救濟為生,部隊突然開車迎接:你受苦了

為了保衛國家領土,中央決定援助北韓對抗美國,将當時的解放軍改編成為志願軍。當時在解放軍隊伍中的于水林也随着大部隊邁過了三八線,前往了異國他鄉,在北韓進行作戰。

當時的于水林已經積攢了不少的戰鬥經驗,在戰場上也一直有勇有謀,他和其他中國人民志願軍一樣,在戰場上毫不退縮。

後來大陸志願軍憑借堅韌不屈的戰鬥力量将敵軍打得退出了三八線,至此獲得了第三次戰争的勝利。這場戰争的勝利,也為大陸部隊休整提供了有利條件。

斷臂流浪漢睡馬棚,靠村民救濟為生,部隊突然開車迎接:你受苦了

随後,美軍很快與英軍取得聯系,新一批的坦克等重型武器被運用到戰争當中,為了避免與重型武器的正面抗争,我軍主動發起了第四次戰争。

然而就是在這場戰争上,饒是當時對抗戰十分經驗的翟水清指導員和于水林這樣的老兵也感覺到困難重重。

第四場戰争本是由我軍主動發起,是以在一開始的時候,我軍在兵力上占有優勢,然而随着敵軍的援助武器到達,他們的戰鬥力量很快提升,看着戰士們一個接一個的倒在血泊之中,我軍不得不調整了作戰計劃。

為了避免與敵軍重型武器的正面沖擊,我軍開會決定改變戰略方法,他們決定成立突擊隊繞到敵軍後方,尋找戰隊的突破口。

斷臂流浪漢睡馬棚,靠村民救濟為生,部隊突然開車迎接:你受苦了

會議決定讓身經百戰的翟水清擔任指揮長。當時的于水林作為十分有戰鬥經驗的老兵,也被選拔到了這支隊伍當中。找到敵軍的突破口并不容易,想要繞道敵軍後方還不能引起對方注意,這在戰鬥場地上十分困難,然而這一舉動卻直接關乎戰争的勝利與否,戰士們都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當時的突擊小隊憑借翟水清指揮員熟練的指揮能力,成功地繞到了敵軍後方,很快他們便在轟鳴的馬達聲中找到了敵軍的兩輛坦克。

好不容易摸到這裡的突擊隊員們絲毫不敢耽擱,在指揮員的一聲令下之後,他們使盡渾身解數,将準備好的手榴彈全部拉響,扔到敵軍的腳下,一時之間戰火沖天。

斷臂流浪漢睡馬棚,靠村民救濟為生,部隊突然開車迎接:你受苦了

然而,即便是巨大的火力壓制住了一批敵軍,但坦克外殼堅硬,剛才的爆破并沒有将兩輛坦克車完全損毀,而且身處敵軍的大後方,突擊小隊的隊員們還是絲毫沒有占到優勢。

敵軍很快意識到突擊小隊的到來,于是馬上對他們進行火力攻擊,看着身邊的戰友一個又一個地倒下,而坦克與他們的炮火軍隊又遲遲攻打不下。

剩下的突擊小隊隊員們個個都心急如焚,他們知道,此時必須有人将手榴彈丢進坦克駕駛艙裡,不然所有的隊員不但完不成任務,還會犧牲在這裡。

在漫天的子彈中,他們始終抓不到機會前往坦克的駕駛艙,所有的戰士們都急得紅了雙眼。就在這時,一個高大的身影從槍林彈雨中脫穎出來,躲着子彈沖了上去,他懷裡抱着兩枚反坦克手榴彈,目光如炬,毫無懼色。此人正是于水林。

斷臂流浪漢睡馬棚,靠村民救濟為生,部隊突然開車迎接:你受苦了

此時,身後作為指導員的翟水清看到戰友沖上前去,連忙大聲地呼喊勸阻他。然而于水林明白,現在已經顧不了這麼多了,必須有人沖上前去,将敵軍的坦克炸毀,翟水清眼含熱淚在後面呼喊也絲毫動搖不了他的決心。

于水林在隊友的火力幫助下,悄悄從側面到達了敵軍的盲區,他手中拿着隊伍當中唯一的兩顆反坦克手榴彈,他心裡明白,成敗在此一舉。

指導員看到他已經成功摸到坦克旁邊之後,下令所有的戰士用火力掩護。

隻見于水林猛地從地上彈起,飛奔向坦克,在坦克旁邊的敵軍也被他的神兵天降吓得愣在了原地,于水林越過他們将反坦克手榴彈直接塞進了坦克的履帶當中,拉響手榴彈,然後飛撲到了旁邊的坑裡。動作麻利靈活,連躲在遠處觀察的翟水清也忍不住叫了聲好。

斷臂流浪漢睡馬棚,靠村民救濟為生,部隊突然開車迎接:你受苦了

志願軍

一時之間戰火轟鳴,火光滔天,那坦克被炸毀,所有的戰士們很快一擁而上,加大火力。而此時,突擊隊的隊員們都以為于水林犧牲在了巨大的火光當中,翟水清更是直接下令:“大家加大火力,沖啊,去将于水林的屍體擡回來!”

也就是在這個空檔,敵軍也認為他早已犧牲在了炮火當中,是以火力并不在此。是以此時的于水林抓住了機會,飛奔到另外一個坦克旁邊,将手榴彈塞了進去,坦克成功的被炸毀。

此時他已經暴露了自己的位置,一排排子彈掃射過來,于水林在巨大的爆炸和無處可逃的子彈當中難以抵擋。他隻覺得右臂又痛又麻,身體已經不能站立,他以為自己一定要死在這裡了,于是随手抓起了一把槍,不要命似地向敵軍掃射,直到巨大的疲憊與疼痛,讓他失去了意識。

斷臂流浪漢睡馬棚,靠村民救濟為生,部隊突然開車迎接:你受苦了

翟文清

再次醒來的時候,于水林發現自己已經失去了右臂,而他在這場戰鬥中的英勇表現,也被人們争相傳頌,當時組織上授予了于水林二級戰鬥英雄的稱号。

斷臂之後,隐姓埋名

失去右臂以後的于水林本可以依靠自己的功績,安度人生的後半段時光,然而作為一個在戰場上沖鋒陷陣的戰士,于水林覺得自己這樣的傷病已經沒有作戰的能力,他不想給組織添麻煩,想獨自一人默默的承受這一切。于是他自己在養好傷以後,便偷偷地退出了隊伍。

失去右臂的于水林因為自身的殘疾難以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很快他也将身上的積蓄花光。一路流浪到了一個小村子當中。當時的村長看到這個流浪漢身上有殘疾很是同情,便将他安排在了村子裡的馬棚當中,靠飼養馬匹換取一些微薄的收入維持生活。後來于水林的生活很是貧苦,但是他依舊沒有向任何人提起過自己的功績。

斷臂流浪漢睡馬棚,靠村民救濟為生,部隊突然開車迎接:你受苦了

那場戰役中作為指揮員的翟水清一直記得自己的這位老戰友,于是在北韓戰争勝利以後,他便回國開始打探老戰友的消息,但當時的通訊裝置并不發達,而且資料記載不詳細,翟水清查找了很多資料,也還是沒能找到他,隻能大海撈針般的慢慢尋找。

直到這一年,他受組織安排,作為政府代表下鄉慰問,才因為偶然的機會,聽說了一個村子當中有一個獨臂老人。

抱着試一試的心态,翟水清趕到了這裡,連他自己也想不到,自己再見到老戰友竟然是在這髒兮兮的馬棚之中。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翟水清熱淚盈眶,後來在他的幫助下,當地政府也知曉了這位戰鬥英雄,幫助他改善了生活條件。後來在老戰友和政府的撮合下,于水林娶妻生子過上了幸福平穩的生活。

革命戰鬥時期,無數革命戰士們為了百姓們的幸福生活,抛頭顱,灑熱血,在革命勝利之後,他們悄悄退場,不願給國家增添任何一點麻煩。于水林的心中一直認為保家衛國是自己的天職,他在戰争勝利以後便黯然退場,這樣忠于祖國,熱愛生活的精神,值得我們後代的人們永遠學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