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二月二,這天到江南微服私訪的乾隆,為讨個吉利,決定在天津龍亭裡剃頭,他提出三條規定:一不許用臭嘴熏我;二不許喘大氣噴我;三不許給我腦袋瓜拉口兒。
太監從城裡領來一位手藝最好的理發師,理發師聽說給乾隆剃頭,早就慌了神,加上三條規定,讓他吓得更是六神無主。
太監給了他一把砂仁豆蔻,讓他含在嘴裡防止口臭,可理發師傅控制不住心慌,手也越抖得厲害,沒兩三下,“哧兒!”就在乾隆的後腦勺上劃了個口子。
乾隆當即怒罵:“混帳東西,你要刺王殺駕嗎?把他拉出去!”護衛們立刻把理發師拉出去砍了。
乾隆把太監罵了一頓,要他再找一個手藝高超的理發師來。
不大工夫,太監又找來一位理發師,乾隆把三條規定重申了一遍,還加了一句:“如給朕拉了口兒,小心你的腦袋!”理發師被這句話吓得臉色發白,兩手直打哆嗦。
剃了沒有三下,他又在乾隆的腦門子上又留了一個口子。乾隆暴怒:“好大的膽,敢在朕的面前行兇,快給我拉出去!”
一連拉了兩個口子,把乾隆氣得怒吼把掌櫃叫來!太監吓得慌裡慌張跑到剃頭棚,沖着掌櫃撒氣發威:“好你個混帳東西,你叫兩個廢物去給皇上剃頭,把皇上腦袋瓜兒拉了兩個口子,直冒血,皇上叫你親手去剃,剃好了有賞,剃不好你也别要腦袋了!”掌櫃聽後吓得魂飛魄散,全身打顫,跪下磕頭求饒:“我膽小不敢見皇上,您另請高明吧!”
太監罵道:“你敢抗旨不遵?難道你不要命啦!”
掌櫃心想:“兩位手藝高超的師傅都不行,我這兩下子更是白搭,不如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于是他故意說:“您稍等一會兒,我去後邊換件衣服就走。”說完溜到後邊,逃走了。
這時剃頭棚隻剩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徒弟。因為家鄉連年鬧災荒,他逃難到天津,就在這家剃頭棚立學手藝,掌櫃和師傅們都叫他“小怯勺”。
别看小怯勺人小,但他聰明、勤快,還是個機靈鬼。他正練着剃頭的基本功,用剃頭刀把冬瓜皮上的白霜一刀一刀刮掉,刮得幹幹淨淨,還不許刮破一點冬瓜皮兒。
小怯勺基本功已練得挺熟練了,想給人剃頭試試,但掌櫃不敢讓他上手。看到掌櫃溜号,小怯勺眼珠一轉想了個主意。他裝作沒事兒似的,依然不緊不慢地刮着冬瓜。
太監等了一袋煙的工夫,還不見掌櫃回來,就沖着這小怯勺氣勢洶洶叫道:“你們掌櫃的怎麼還不回來?”
小怯勺笑笑說:“您别着急,實話對您說吧,我們掌櫃早溜了,就讓我去給皇上剃頭吧?”太監聽了,把頭搖得像撥浪鼓:“簡直胡鬧!兩個老師傅都砸了鍋,你個小毛孩子哪行,弄不好連我的腦袋也保不住。”
小怯勺一本正經地說:“您别看我歲數小,我的手藝比他們高着哩!您讓我去,準保讓皇上滿意。”太監一琢磨:掌櫃跑了,就帶個小替死鬼去交差。
他們來到乾隆面前,乾隆一看是個小孩,氣得正想罵人,小怯勺馬上磕頭說:“啟禀皇上,别看我人小,手藝可是呱呱叫,大夥都叫我剃頭小神童,我要是剃不好,就殺了我中不中?”乾隆聽小怯勺能說會道,氣消了一半,再看小怯勺眉清目秀,人又長得精神,又生了幾分喜愛,就答應了小怯勺的請求。
小怯勺開始也有點害怕,但他已做好打算:如果自己失手,幹脆豁出去,來個先下手為強,喀嚓一下先把乾隆的腦袋削下來,用自己這條小命換皇帝的老命也夠本了。心裡這麼想着,他就不害怕了。
小怯勺平時基本功練得紮實,加上心裡沒負擔,不大會兒就給乾隆剃好頭,刮完臉,梳好了辮子。
乾隆舒舒服服理好了發,拿鏡子一照,既漂亮,又大方,心裡甭提多高興了,不由得伸出大拇指誇贊:“真不愧是剃頭的小神童!”
然後又轉頭埋怨太監說:“要是早請他,我頭上也不會被拉兩個口子!”太監吓得全身發抖。
小怯勺連忙打圓場說:“啟禀皇上,這不能怨公爺。
其實那兩位師傅比俺手藝還高,因為他們害怕您,手打哆嗦才傷到了您。”
乾隆面帶微笑問:“那你不怕嗎?”小怯勺鎮定回答:“您是真龍天子,天下屬您最尊貴啦!您叫我剃頭,就把龍頭交給我了,您都不怕,我隻是個小剃頭的,俺還怕啥!”
小怯勺不僅手藝好、心胸開闊,人還特别機靈,讓乾隆贊不絕口,就封他為五品随駕官,專給他理發整容。 過了兩年,小怯勺回鄉探親,随行人馬聲勢浩大,鄉親們夾道歡迎,好不威風。
初出茅廬的學徒得到賞識,手藝最好的理發師反而丢了性命,這個結局讓人深省:有時人被逼入絕境,大膽嘗試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結局,因為你永遠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永遠都不知道自己會遇到哪些逆天改命的機遇。
#頭條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