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夫妻相”是怎麼回事?真的存在嗎?最科學的解釋來了!

生活中,不難發現一些夫妻在外貌上很相似。

民間也有“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的俗語。

成為夫妻,究竟有沒有“夫妻相”這個原因,還是隻是後人的演繹?

“夫妻相”是巧合還是确有科學依據?

一些科學研究,或許能幫我們更理性地揭開其神秘面紗。

所謂“夫妻相”,是指夫妻雙方擁有相似特征,尤其是相似的面孔特征。

當然也有将“夫妻相”的定義擴充,泛指夫妻兩個人從容貌、身材到氣質、行為、人格特征乃至整個精神面貌甚至健康狀态都相似的一種現象。

“夫妻相”大緻可分兩類:

第一類,面貌相近相似的夫妻,通常在相識之前或結婚前的面相已經非常像了。這類面貌相似的夫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天生一對,地設一雙”;

“夫妻相”是怎麼回事?真的存在嗎?最科學的解釋來了!

(鄧超、孫俪夫婦,圖源:網絡)

另一類是指,夫妻二人曆經歲月,生活習慣趨同,互相影響以至由内而外越發相像,會有類似的人格特征和思維方式,進而有了類似的表情,看起來容貌越發顯得“像一家人”了。

雖然“夫妻相”的确切概念至今還沒有一個科學統一的标準,但無論從經驗學還是科學研究的測試結果,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夫妻相”存在的合理性。

很早之前就有研究發現,已經訂婚或結婚的夫婦,在面孔特征上的相似程度通常高于随機配對的男女。

關于“夫妻相”産生的原因,目前存在兩種解釋[1]:

“選擇觀”認為,“夫妻相”是配偶選擇的結果。

因為“潛在配偶”之間的“相似性”會對彼此産生“吸引”,“吸引”引導“選擇”,是以,“夫妻相”先于“實際夫妻”而存在。

“夫妻相”是怎麼回事?真的存在嗎?最科學的解釋來了!

(陸毅、鮑蕾夫婦,圖源:網絡)

在上世紀90年代的一項研究中[2]發現,配偶的體重與身體力量呈現重要的關聯性,這些相關性并不能通過共同生活或年齡來進行解釋,于是得出結論:在人類的婚姻中,存在某些身體的相似性是在婚姻之前選擇的結果。

這也許符合進化論的邏輯,比較比對的男女組合,更容易選擇成為配偶,這樣的雙向選擇過程更利于基因的傳承和子代的延續。

“夫妻相”是怎麼回事?真的存在嗎?最科學的解釋來了!

(吳彥祖、Lisa S夫婦,圖源:網絡)

2005年Luo[3]的研究發現,新婚夫妻通常在多種外表特征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他們缺少長期共同生活的經曆,無法用共同的生活經曆來解釋這種相似性,是以更合理的推論是正因為兩個人具有這種相似性,才有更大的機率互相吸引,互相選擇。

AC Little[4]在2006年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雖然人們容易對外表吸引力高的異性産生好感,但是在實際結婚伴侶的選擇中,會更傾向選擇在外貌上相似的另一半成為伴侶。

即擇偶過程中,個體會偏向選擇與自己外貌、性格、生活習性、價值觀等都相似的另一半。這樣的組合也許會有更穩定的婚姻,更利種族的繁衍和基因的傳承。

“趨同觀”(spousal convergence)認為,由于夫妻雙方的長期相處、共同經曆等因素,夫妻雙方的面部表情、情感反應模式等在意識層面與非意識層面會互相影響,互相模仿,長期的自覺不自覺的行為過程中,二者不斷趨向一緻,由此産生“夫妻相”。

“夫妻相”是怎麼回事?真的存在嗎?最科學的解釋來了!

(津端夫婦,圖源:日本高分紀錄片《人生果實》)

上世紀70年代曾有研究發現,測試者們可以輕松地區分開結婚少于10年的夫妻,或者結婚超過20年的伴侶,因為後者面容、行為更相近更好比對。

密歇根大學ZajoncRB[5]教授在1987年也做過一項有趣的試驗,為“趨同”觀點提供了證據。

他讓學生們對衆多夫妻的照片(标準化處理)進行相似性評分,其餘學生對打亂的夫妻照片進行配對比較,這些照片裡包括了6對新婚夫妻和6對結婚25年以上的夫妻。

結果顯示,同一對伴侶在結婚第25年比第1年的照片相似度更高,正如預測的那樣,夫妻不完全是由于容貌相似才在一起的,而是随着時間的流逝、彼此相近的生活環境和情感經曆相同,才越發變得更加相似。

“夫妻相”是怎麼回事?真的存在嗎?最科學的解釋來了!

(來源:soogif)

2006年Little[4]的研究也進一步證明,“夫妻相”現象與夫妻的結婚持續時間是正相關的關系。

就大多數人而言,“夫妻相”的起源解釋上,依然更傾向“選擇觀”。2010年Humbad[6]對1296對已婚夫妻調查的科學研究結論也支援“選擇觀”。

婚姻是講緣分的,“夫妻相”确實是緣分的表現之一,會因為他們本來就有着某種共同之處(即“一見鐘情”和“來電”)進而結為夫妻。

傳說有“夫妻相”的夫妻會感情如膠似漆,是以很多熱戀中的男女也常常比照雙方的模樣,看看是否長得像,以此拉近彼此的心靈,更有甚者,跑去整容院也要整出個“夫妻相”來。

“夫妻相”是怎麼回事?真的存在嗎?最科學的解釋來了!

那麼問題來了,是不是有“夫妻相”的伴侶婚姻滿意度會比常人更高?

國内有專門研究人員選用了測試婚姻品質的兩份問卷[7]調查有無“夫妻相”的伴侶,發現高相似度面孔的夫妻和低相似度面孔的夫妻婚姻滿意度之間沒有顯著差異,推翻了研究之前的假設。

當然學術研究也有相反的結論。《社會與個人關系雜志》[8]曾做過的一份調查認為,發現有夫妻相的夫妻感情更和諧,是以這個問題的結論至今仍沒有統一的答案。

擇偶是指個體按照一定的标準來選擇自己的生活伴侶,從雙方生理、心理特征、認知層面建立起來的對相似性的情感反應,這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社會和文化現象,也是兩性步入婚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9]。

選擇“夫妻相”作為自己的擇偶标準無可厚非,也不必強求。選擇配偶是人生中重大的選擇,人們在選擇配偶時,會傾向選擇那些與自己擁有相似遺傳特征的人,這也是人們保護自己基因傳承的一種本能行為。

“夫妻相”固然可愛,但容貌隻是表象。面容相像終歸是别人評說,兩心相悅才是切身體會。

最美“夫妻相”,表現在他們因愛而産生的彼此吸引、影響、提升。夫妻二人相愛,才會願意為愛而改變自己,為愛而成全對方,為愛而越長越具“夫妻相”。

特約作者:胡強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博士生、副主任醫師

審稿專家:王春雪|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精神醫學與臨床心理科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莊錦英, 張金美, 應娟娟. 基于自我相似面孔的親緣選擇與配偶選擇行為. 心理科學進展, 2011. 19(9): 1371-1377.

[2].Robert M. Malina. Human Auxology. Science.1993.260(5110):1009-1010.

[3].Shanhong, Luo, Eva C, Klohnen. Assortative mating and marital quality in newlyweds: a couple-centered approa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5. 88(2): 304-326.

[4].Anthony C.Little, D. MichaelBurt, David I.Perrett. Assortative mating for perceived facial personality trai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6.40(5): 973-984.

[5]. Zajonc R B, Adelmann P K, Murphy S T, et al. Convergence in the physical appearance of spouses[J]. Motivation & Emotion, 1987, 11(4):335-346.

[6].MN Humbad,MB Donnellan,SA Burt. Is spousal similarity for personality a matter of convergence or select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0. 49(7): 827-830.

[7]. 汪向東, 王希林, 馬弘. 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1999.153-159.

[8].R Chris Fraley, Michael J Marks. Westermarck, Freud, and the incest taboo: does familial resemblance activate sexual attraction? Pers Soc Psychol Bull. 2010 .36(9): 1202-1212.

[9].Buss, D. M., Sehmitt, D.P.Sexual. Strategies: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human mating. Psychology Review. 1993. 100(2): 204-232.

*本文内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将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尋并關注公衆号“騰訊醫典”,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