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小時候喜歡過一段時間的三毛。
喜歡那種在風花雪月裡加上一把黃沙的調調。尤其喜歡她的波西米亞風格的裙子。為此,還去打了耳洞,隻為了能戴上那種大鐵環一般的耳環。
後來果斷愛上了張愛玲和亦舒,還有李清照。
張愛玲講故事的能力一流,亦舒鼓勵女性自強不息的精神一流,而李清照,才氣縱橫,詩詞裡的意境一流。
大學的時候還喜歡過安意如,喜歡她筆下的納蘭容若。
不過,她們都不如最初的時候,三毛的《雨季不再來》,帶給人的悸動。
那種眼前豁然開朗,原來人生還可以有另外一種方式的醍醐灌頂的感覺,再也不會有了。
昨天去逛了一圈書店,暢銷書架上,一堆的搬運作品,跟網際網路上的某些文章和視訊一樣,純屬抄來,沒個性,也沒風骨。
當然,書架上沒找到我的書。
編輯小哥哥說,鋪到書店的書都賣光了。
然後他很祟拜地看着我,你的書是這麼多茶葉書籍裡,不打折還賣得最快的。
奧力給!
廈大的高材生王小團正式加入團隊之後,村姑陳今年争取再出三四本。
大家記得捧場哦。
《2》
村姑陳已經三十如許了,屬于我的雨季,早已經不會再來。
但今年福州的雨季,卻提前來了。
從過年到今天,沒有一個晴天,都在下雨和陰天中度過。
就算某天起來,早晨沒下雨,到了午後,到了傍晚,照樣是細雨如訴。
從前福州其實也是這樣的天氣,在金山還沒開發,還是福州城區的最主要洩洪地之時,盆地結構的地形,總會在傍晚的時候,來一陣紛揚的小雨。
夏天的小雨,溫柔多情,正好洗刷了一天的晴熱。
冬天的小雨,淅淅瀝瀝,讓人隻想趕回家,喝一杯熱茶。
然而,滄海桑田,連烏龍江也被開發的今天,福州的傍晚小雨,早已經變成了夏季某天不知名的雷暴雨。
突如其來,突然而至,傾盆直下的那種。
外婆時常說,從前福州沒這麼熱。
是的,現在已經不是從前了。
現在的福州,更熱了。就連雨季,也來得更早,更快。
前天晚上回家,地闆就濕漉漉的,摸了摸牆壁,幸好還是幹的。
新買的烘幹機一下子派上用場,烘了一整天,烘幹了三套床上用品,五條牛仔褲,兩件羊絨衫。
躺在幹燥地帶着洗衣液清香的被子裡,村姑陳美美地想,現代科技真正是做到了改變生活。
從前,我們在雨季,隻能用電風吹吹幹衣服,其實并不能算完全幹透,還有點味道。
而現在,抽濕機可以把房間裡水分抽掉大半,而烘幹衣服,直接送上幹燥溫暖的幹衣服。
從前存茶,要用石灰吸潮。還要定時更換新石灰。
而現在,我們隻需要把空調的抽濕功能開起來,或者買一台幾百塊錢的家用抽濕機,就完美避過了雨季的潮濕。
多麼地暢快。
《3》
從現在起,江南,華南,南國之南,估計都将進入一次大範圍的雨水天氣。
嗯,這句話特别像天氣預報。
我小時候天天陪外公看天氣預報,這些台詞,早就耳熟能詳了。
其實,雨季真的來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雨季來臨之前。
雨季來了,大家都知道現在潮濕,要加強防範了。
而在雨季來臨之前,則不然。
那時候大家都沒有防範之心,沒有警惕之意,也并沒有預防之舉,那時候茶箱還是可以任水汽長驅直入得“無人之境”。
人其實都不是夏天曬黑的,都是春天——春天中後期的陽光已經很曬了,紫外線也已經很強了,隻是多為漫射光,大家便不太在意,任皮膚暴露在陽光下各種曬。
等到夏季一來,溫度一高,直射光多起來,大家想到要防曬的時候,其實,春尾的紫外線,已經讓我們的皮膚,黑了一個色号了。
這跟雨季之前茶葉容易受潮,是同樣的道理。
吃虧,便吃虧在疏忽大意上。
故而,雨季正式來臨之前,從現在開始,南方的茶友們,便要加強防範了。
時不時地把抽濕功能開兩三天,用不了幾度電 ,但卻可以保證茶葉的絕對安全。
失小利而赢大利,何樂而不為?
《4》
雨季将來之前,雨季來臨之時,位于長江以南的茶友們,該如何存茶呢?
其實還是那幾句話:
離牆離地。避光密封。不頻繁開箱。
十三字真言。
離牆離地,意思是說,存茶的箱子,不要貼近牆壁放,也不要直接放在地闆上。
按福鼎地方的法規要求,存茶倉庫是要墊高十公分的,茶葉要放在離地闆十公分的地墊上,以保證地闆不跟茶葉箱子直接接觸,防濕防潮。
因為南國的雨季,極有可能牆壁表面滲出小水珠,或者地闆上有滲水,離牆離地之後,茶箱離牆10公分,離地10公分,完全地杜絕了濕汽對茶箱的影響,極大地保障了存茶的安全性。
避光密封,意思是說,茶葉要密封起來,并且要用不透光的袋子和箱子密封起來。
不透光,茶葉便不會被光線影響而加速氧化。
密封,便讓空氣中的水汽無法進入箱子,無法令茶葉受潮生成巧克力味,酸梅味等怪味,無法影響到茶葉的品質。
而不頻繁開箱,則是更加重要的一個人為因素。
有些茶友,喜歡時不時打開箱子取茶出來喝。
這時候就一定要小心,頻繁開箱,一開一合間,容易讓箱子進水,跑氣,空氣中的水汽進入箱子,自然會影響到茶葉的品質。
這時候可以準備幾個鐵罐子,裡面套上兩層塑膠袋,把茶葉裝進去,再把袋口用奶粉密封夾夾緊,外面蓋上兩層蓋子。
這樣就不必頻繁開箱取茶,隻需要打開這些茶葉罐子取茶便可。
即使在最潮濕的天氣,最壞的可能,也隻是這罐子茶頻繁開罐dm而受潮,但卻保護了大箱子裡更多的茶葉受潮變味,以小而保大,豈不劃算?
《5》
雨季,是每年都有的。
而喝茶存茶,也是越來越多的人固有的生活習慣。
如何保護好自己的茶,在雨季的時候不受傷害,這是一個課題,需要認真去研究。
它不難懂,也不複雜,但需要耐心與認真。
就像買了一件羊絨衫,先要學會它的養護一般,買了茶,想存茶,也要學會它的儲存方法。
學會了,實踐過了,便可以安心存放了。
但存個五六年,歲月相長,風華無限。
一杯好茶,濾塵心。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