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空白》,花季少女之死

作者:燕子李三007

一個正常的工作日,日本某便利店門前。

一個怯生生的中學女生奪門而出,徑直向便利店右側跑去。她的身後,年輕的便利店老闆緊追不舍。

沒有人喊“救命”,也沒有人喊“抓住她”。兩人相隔十幾米距離,在狹窄的路面上相對進行,除了匆忙的腳步聲,其餘一切聲音都聽不到。

女生突然轉向要穿過路面,緊接着是一陣急促的刹車聲,随之而來是“咚”一聲悶響,女孩被撞飛,倒在路上。

年輕的女司機被突如其來的一幕吓呆,雙手緊握方向盤屏住呼吸。剛才還緊追不舍的便利店老闆也大驚失色,慢慢向女孩挪步。

女孩掙紮着爬起來,額頭上的血把本就稚嫩的臉龐遮住,慘白的皮膚顯得更加白皙。她的眼神呆滞而彷徨,盯着幾米之外的便利店老闆。

隻過了一秒鐘,一輛滿載而歸的貨車疾馳而來,把受傷的少女拖拽到車底,随着地面上長長一道血紅色的印記出現才停下。

女孩不見了。

以上情節就是日本電影《空白》的開始。

《空白》,花季少女之死

不幸身亡的花季少女,在老師眼中是個唯唯諾諾,凡事慢吞吞的乖孩子。腦子單純,動手能力不佳,甚至成為同學眼中的小透明,就這麼一個人會去便利店偷東西,實在令人難以信服。

已經離婚的父親是個憤世嫉俗的漁夫。獨自帶女兒過活的他根本不希望女兒與前妻多接觸。動辄一臉蠻橫,惡語相向,讓女兒與他有着性别之外的隔膜。但他知道,女兒很乖,不會盜竊。

便利店老闆為人謙遜,與世無争,經營着一家不大的便利店,像每個社畜一樣拼命工作努力謀生,身為負責人卻沒有半分戾氣與驕橫。直到他看到那個少女把透明的指甲油放進自己的包裡。

第一個撞到女孩的女司機性格開朗,天性善良。雖然此次事件經調查與她無關,但她還是認為自己是兇手。整日以淚洗面,希望獲得小女孩父親的諒解。

《空白》,花季少女之死

便利店長抓小偷,天經地義。偷東西的人要跑,他就去追,順理成章。可誰也不曾想到這一追竟然追出這樣可怕的結果,一條鮮活的生命在他面前就煙消雲散,本來說得清的事,一下子變得說不清了。

女孩兒的父親這才追悔莫及,想到了女兒生前的好,并執意認為女兒絕不會偷東西,是以追她的便利店老闆要負責任,需要付出代價。

而店長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一切,追對方出意外也不是自己所希望的,可内心的不安讓他郁郁寡歡,甚至一度想到要自殺抵命。

此時,媒體開始介入。

《空白》,花季少女之死

他們抱着看熱鬧不怕事大的心态,在葬禮上,女孩家門前,便利店前展開陣勢,通過對随機路人的采訪,甚至不惜激怒女孩的父親,誘導并惡意剪輯便利店老闆回答,以達到提升收視率的目的。

女兒的殒命他們不在乎,他們在乎的,是便利店老闆“麻木不仁”,女孩父親“嚴重失職”,而他們采訪過程中受到阻撓甚至推搡。一切的一切,都毫無感情,冰冷異常。

這時,第一個撞傷女孩的女司機自殺了。

《空白》,花季少女之死

一個花季少女的意外離世,放大了幾個家庭的痛苦。進而又通過連鎖反應,在媒體發酵和社會的冷眼旁觀下,讓悲劇呈現出放射狀态,牽扯的人和事越來越多。

影片的冷最早源自于女孩的人際關系。

呆呆木木,沒有朋友,父母離異,内心自卑,唯一的好老師也不能讓她對未來有更多希冀,而母親那邊家庭的自組重建,父親永遠的嚴苛也讓她更加孤單。

意外之後,影片的冷源自于媒體的淡漠和殘忍。為話題找話題,沒有話題編織話題,想盡辦法在當事人身上下手,殺人誅心,為本就傷感的故事增加了一抹揮之不去的陰影。

女兒學校的老師,本想幫助女孩父親深挖根源,或許真有校園暴力存在。可校長的鄙夷,同僚的冷嘲熱諷,讓好心的老師備受煎熬,甚至心灰意冷。如此教學環境下,還有什麼可說呢?

《空白》,花季少女之死

本來簡單的故事,通過單親,車禍,霸淩,性騷擾,輿論,網暴等事件的催化,逐漸豐滿。每一樣内容的加入,又點到即止,一晃而過,仿佛社會上的冷眼旁觀,讓當事人一次次冰刀刮骨,痛不欲生。

無法認同異己,無法承受結果,無法承認失職,父親的悲痛,在他與便利店長互相下跪磕頭一刻表現得滿滿當當。

嚴重否定自己,永遠苛責自己,過度悔過認罪,讓便利店長和女司機活在人間煉獄。最終一個人間磕頭,一個陰間謝罪。

那究竟誰對誰錯呢?

影片并沒有給出最終的答案。就像影片中每個角色都壓抑而偏執,失去了生命的亮色,苟延殘喘,甚至自殺身亡。

《空白》,花季少女之死

那《空白》究竟又指什麼呢?

我想可能是女孩兩次被車撞到一刹那的氛圍。

事發突然,一切聲音,狀态,心緒,氣氛,甚至生命指征都陷入了空白,宛若凝固一樣。社會的壓抑,生活的壓抑,學習的壓抑,家庭的壓抑,工作的壓抑,在那一刻都被定格,然後放大。

思緒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朝着危險方向上被放大,反映了當今日本現代社會的衆生相。讓每一個角色在愛和恨的盡頭呈現出全體受害者與加害者的樣子,将乍看憤世嫉俗的題材以什麼都沒說,卻什麼都說盡的“空白處理”表現。

《空白》,花季少女之死

日本不少同類型電影,總是借某個角色的落幕為開端,把逝者身邊的人和關系進行展開,在各種角色的互動中達成人際關系的一緻,積極向好的憧憬,留給生者更多反思與鼓勵。

本片結尾同樣指向了光明,好歹沒有把喪文化走到底。作為标準的【隻需看一次】的電影,這部作品留給觀衆更多的心理空白,或許真的需要很長時間去消化填充。

《空白》,花季少女之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