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零開始學布線14:智能小區布線系統

作者:科能融合
從零開始學布線14:智能小區布線系統

20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歐洲等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先後提出了能住宅”(Smart Home)的概念。其基本思想是:“将家庭中各種與資訊相關的通信裝置、家用電器和家庭保 安裝置通過家庭總線技術(HBS)連接配接到一個家庭智能化系統上進行集中的或異地的監視、控制和家庭事務性管理,并保持這些家庭設施與住宅環境的和諧與協調。”并在1988年編制了第一個适用于家庭住宅的電氣設計标準——《家庭自動化系統與通信标準》,也稱為家庭 總線系統标準(HBS)。标準要求智能住宅的電氣設計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具有家庭總線系統;

2)通過家庭總線系統提供各種服務功能;

3)能和住宅以外的外部進行連接配接。

智能小區是對具有一定智能化程度住宅小區的籠統稱呼,為園區居民提供“安全的居住 環境、溫馨的社群服務、便捷的資訊聯系”。

随着時間的推移,由于國家發展小康住宅建設的迫切性及高層次的要求,智能小區越來越具有更為廣泛的需求基礎,尤其對房地産開發商形成更強烈的刺激。

大陸于1994年正式提出了小康家居的标準,該标準首次将家居的安全性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上。1997年年初,開始制定《小康住宅氣設計(标準)導則》對小康住宅小區電氣設計在總體上要滿足以下要求:

□高度的安全性

□舒适的生活環境

□便利的通信方式

□綜合的資訊服務

□家庭智能化管理

同時把住宅小區的建設對安全防範、家庭裝置自動化、通信與網絡配置等方面提出了三級設計标準,具體為:

1)第一級:“理想目标”

2)第二級:“普及目标”

3)第三級:“最低目标”

可以說,由此拉開了中國城市“住宅小區智能化”的序幕,江蘇、深圳、廣州、上海、 北京等省市相繼建設自己的示範小區。

國内第一個由電腦風格覆寫建成的住宅小區是江蘇無錫蠡湖泰德新城,深圳首家智能化小區是中央花園、梅林一村。

1999年1月建設部住宅産業化辦公室召開關于小區智能化的會議,有關官員對小區的智能化系統提出了五個性能名額,即安全性、耐久性、實用性、經濟性和環境化。提出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星級标準,把住宅小區劃分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具體表現為:

一星級要滿足以下功能:

1)安全防範子系統

□出入口管理及周界防範報警

□閉路電視監控

£對講與電視監控

□住戶報警

£巡更管理

2)資訊管理子系統

□對安全防範系統實施管理

£遠端抄表與管理IC卡

£車輛出入與停車場管理

£供電裝置、公共照明、電梯、供水等主要裝置監控管理

£緊急廣播與背景音樂系統

£物業管理計算機系統

3)資訊網絡子系統

□為實作1)、2)功能,進行綜合布線

R每戶不少于兩對電話線和兩個有線電視插座

□建立有線電視網二星級除應具有一星級的全部功能外,還應滿足:

□在安全防範子系統中将其功能、技術水準有較大的提升

□在資訊管理子系統中将功能、管理範圍擴大

□資訊傳輸通道應采用高速寬帶網接入技術

□建設計算機網絡,資訊小區内共享并與Internet連接配接三星級除了具有二星級擁有的功能外,還應滿足:

□光纖到樓宇

□家庭實作全智能管理

□小區實作智能管理

盡管智能小區的概念在中國已有多年的時間,但是對智能小區的定義目前還不統一,“智能小區”提供的則是商品化的住宅産品,它具有4C(計算機、通信與網絡、自控、IC卡)功能,通過有效的傳輸網絡,将多元資訊服務與管理、物業管理與安防、住宅智能化系統內建,為住宅小區的服務與管理提供高技術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實作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務與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環境。

住宅小區要具有自己的特色,根據大陸的具體情況主要是規模較大,人口衆多,相對獨立,其内部綜合功能較全。建設智能小區需要應用計算機網絡、數字化控制、資訊互動管理等新興資訊技術,并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不同的實際需求,把這些技術綜合內建起來。資訊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內建的方式和規模也不斷更新,是以,“智能小區”集中展現了系 統內建商的技術綜合實力。

根據住宅小區智能程度的不同,布線系統和網絡結構相應地有所不同。

(1)布線系統

初級小區:智能化程度不高,對網絡系統要求較低,可充分利用現有的布線系統,如:利用電話進行簡單的三表遠傳、報警和控制;利用Modem撥号上Internet;利用視訊線進行視訊點播(VOD)等功能。該方案的特點是投資少,不用重新布線,但系統功能不易擴充,不能滿足使用者增長的功能需求适合于已竣工工程的智能化。

中、進階小區:應從總體上規劃小區的布線系統,充分利用小區附近的網絡資源,利用HFC(光纖同軸混合網)或PDS(智能小區綜合布線系統)勾畫小區的布線結構。該方案一次性投資高,但卻很好地保護了業主的投資,系統具有發展性,并極好地滿足了使用者潛在的需求,具有很高的性能價格比。

(2)網絡結構

初級小區:不重新規劃資料網絡,充分利用現有的網絡(如電話網絡、有線電視網絡等),與廣域網進行簡單的、低速的資料交換。

中級小區:利用結構化布線非屏蔽UTP構造一個資料網絡,并形成小區内部的網絡平台,提供社群資訊服務,并提供高速率的Internet和VOD服務。

進階小區:小區内部建立一個千兆以太網或ATM高速資料網絡,該網絡的性能最好, 可以很好地保護使用者的投資,可以開通多種資訊增值服務,當然投入也最大,但系統可以随 使用者需求的逐漸增長而逐漸開通,以此分散業主投資。

智能小區布線将成為今後一段時間内的布線系統的新熱點。這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标準已經成熟;二是市場的推動,即有越來越多的家庭辦公或在家上網。

——END——

從零開始學布線14:智能小區布線系統
從零開始學布線14:智能小區布線系統
從零開始學布線14:智能小區布線系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