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競賽事營運商英雄體育VSPN沖刺港交所,綁定騰訊越幹越賠?

電競賽事營運商英雄體育VSPN沖刺港交所,綁定騰訊越幹越賠?

作者:蘇杭

出品:洞察IPO

在去年6月獲得摩根士丹利亞洲私募基金管理的投資基金數千萬美元的B2輪融資後,1月31日,電競賽事營運商VSPN Group Limited(以下簡稱“英雄體育”)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拟中國香港主機闆IPO,B of A SECURITIES(美銀證券)、中金公司、瑞信為其聯席保薦人。

作為國内排名第一的賽事營運服務商,英雄體育近幾年通過收購不斷拓寬業務邊界,但其經營業績卻由盈轉虧,立身的賽事營運賽道更是被多方唱衰。

收入提升虧損擴大

過于依賴騰訊

2016年,在創辦了英雄互娛後的一年,被稱為“中國手遊第一人”的應書嶺又創辦了英雄體育。

最初的英雄體育由英雄互娛全資持股,但經過多次變更後,英雄互娛已經不再持有英雄體育的股份。

與主營遊戲發行的英雄互娛不同,英雄體育主要提供的是電競賽事營運服務。

招股書顯示,英雄體育是一家以電競為核心的一站式綜合服務提供者,覆寫全球粉絲的電競内容制作者。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的9個月,英雄體育在中國及海外為29款電競遊戲營運了94項電競賽事,共有對賽約5600場。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0年,按舉辦的賽事數目計,英雄體育在亞洲位列第一;而按來自電競賽事業務及商業化的收益計,英雄體育在中國位列第一。

2019年、2020年,英雄體育分别實作營業收入9.27億元、8.92億元,2020年營收增幅為-3.77%。

2021年1-9月,英雄體育的營業收入為13.22億元,同比增長144.28%。

報告期内,其淨利潤分别為3077.4萬元、-5.96億元、-13.64億元。

去除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及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平值變動等影響後的經調整淨利潤分别為3949.6萬元、-8840.6萬元、-3.17億元。

2021年前9個月營收的大幅增長,主要因為收入結構的改變。

2021年年初,英雄體育收購上海厚翰及香蕉遊戲傳媒,上海厚翰自2021年3月22日至2021年9月30日的經營業績(包括收購調整的影響)合并計入英雄體育的收入。

至于虧損增加,銷售成本的居高不下是主要原因。

2019年-2021年1-9月,英雄體育的毛利率分别為14.7%、1.5%、-2.8%。

英雄體育的銷售成本包括向第三方賣方支付的電競内容制作成本、員工及勞工成本、向達人及主播支付的費用及直接歸因于産生收益的其他成本(包括向遊戲開發商和發行商就獨家取得電競賽事贊助權作出的付款),報告期内分别為7.91億元、8.79億元、13.59億元。

銷售成本組成部分

圖檔來源:英雄體育招股書

英雄體育近幾年能在競争對手紛紛倒下的大潮中獨善其身,很大程度上是靠着和騰訊的關系。

企查查資訊顯示,2020年,騰訊旗下的騰訊投資與快手、天圖投資等共同完成了對英雄體育的1億美元投資。

目前,騰訊持有英雄體育13.54%的股份,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9月,英雄體育向騰訊提供服務産生的收益分别占其總收入的44.6%、48.2%及31.2%,同時騰訊也是其商業化業務的供應商。

雖然過于依賴騰訊可能會帶來風險,但英雄體育沒有其他選擇。

目前在國内流量較大的電競賽事中,除了《王者榮耀》外,《和平精英》、《穿越火線》、《PUBG》、《PUBG MOBILE》等均為騰訊旗下的遊戲。

而對業務可持續性的描述中,英雄體育提到與騰訊共同管理的和平精英職業聯賽(PEL),并計劃調整合作形式提供與PEL相關以電競為中心的一般服務,而非共同管理平分收入,英雄體育預期此将有助于提高未來的毛利率。

行業增長減速

賽事營運堪憂

英雄體育的收入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

電競賽事營運,為遊戲開發商和發行商以及其他電競行業參與方(例如直播平台)營運電競賽事産生收益;

商業化,代理廣告、提供營銷服務及分銷賽事媒體版權産生收入;

社群營運,旗下達人、主播及電競俱樂部的履約時數滿足若幹要求時,從直播平台接獲虛拟禮物費及按月支付的與表現挂鈎的付款;

其他,主要包括與騰訊共同管理和平精英職業聯賽。

其中電競賽事營運為最主要的部分。

不過,在遊戲行業分析人士看來,這一部分在國内幾乎沒有規模增長的空間。

電競行業的市場固然很大,但留給英雄體育這樣的第三方賽事服務商的“蛋糕”卻很小。

近幾年,随着電競行業的潛力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好,各個遊戲大廠也有意收回競賽的舉辦權。

2019年1月,騰訊互娛與拳頭遊戲合資創辦了騰競體育,收回了《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PL)的賽事營運管理。

2021年底,騰訊旗下,制作了《王者榮耀》的天美工作室正式啟動了天美電競。

此外,網易、完美世界等也在近年來成立了專門的電競團隊,這些遊戲公司設立的電競業務難保在未來不會對英雄互娛造成影響。

雖然目前國内的電競行業收到的關注度很高,在雅加達亞運會後,其作為體育項目也得到了更多的認可,但行業的發展實際上正在減速。

據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釋出的《2021年中國遊戲産業報告》,2021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965.13億元,較2020年增加178.26億元,同比增長6.4%,增幅較2020年同比縮減近15%。

英雄體育近幾年也開始着手拓展業務邊界,收購了電競社群産品Score(原“伐木累”)的營運主體上海厚翰,以及主營電競賽事營運及電競達人、主播經紀的香蕉遊戲傳媒。

電競行業的發展帶動了英雄體育的發展,但随着市場熱情逐漸冷卻,英雄體育能否找到盈利點,擺脫行業天花闆的制約,可能還要看新發展的業務能否帶來驚喜。

本次發行,英雄體育計劃用于研發以推進服務及基礎設施技術、在具備合适的電競使用者結構及有利的監管環境的標明海外市場進行業務擴充、擴大電競及遊戲相關産品及服務選擇并更新業務模式、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具體募集金額未披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