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策劃是“對話”,不是“獨白”

  作為中國獸藥行業的第一家專業營銷策劃機構,我和我的夥伴在這塊深深摯愛的土地上精耕細作,在創業的第二個念頭,我們逐漸進入狀态,也便多了很多困惑,作為一名策劃市場的開拓者,我們受到了很多企業的尊重和肯定;當然也遭遇了一些企業的誤解和懷疑。對于前者我們充滿感激,對于後者,我們深深思索。今天,通過本文,和更多的企業一起分享工作中的點滴心得。  

一.策劃是思想的相通,執行的相融

  策劃是腦力的付出,體力的輔助。對于一個策劃者,和服務企業思想的相融應該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說,在策劃的目的和高度上雙方首先要達成共識,要深刻了解,否則整體的執行和操作一定是不成功的。我們常說,不能落地的策劃書頂多值一頓飯錢,但是這個說法一定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在策劃書已經通過,雙方已經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因為不管是哪一位策劃者為企業提供服務,策劃書都是第一位的,而這個策劃書,就是貫穿整個策劃過程的“根”,是解決相關問題,達到策劃目的的“核心樞紐”。我們都聽說過國外一個修電機的故事,大意就是在機器出問題的地方畫個圈值999美元,而修機器的人工隻值1美元。這就是說,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把問題定性,用圈準确的畫出來,并找出其中錯綜複雜的關系,善于把握問題的本質,這是一種解構能力。就如我們公司為客戶提供的商業活動的策劃,這個結構能力就展現在如何去在整個活動中找到一個引爆點,就像奧運火炬最後點燃的那一瞬間,其實李甯點燃的不僅是一個火炬,而是引爆了奧運的經濟的大潮。那麼策劃書也是這樣一種結果,它可以準确的為企業塑造核心競争優勢和對外傳播點,以及整體的推廣執行思路和大會亮點,而這些思路正式整個商業活動的核心,是你有我無或你有我更優的核心傳播點。

  是以,策劃書的作用還是非常關鍵的,因為他是在思想上和服務企業完成了一次溝通,在雙方認可的前提下,我們才可以進入第二個環節,執行。如果沒有第一步,所有的執行都是徒勞的,就如很多公司都做客戶活動,每年多在做,但很多企業是年年無新意,年年投入産出不成正比,不能說他的他團隊不會做執行,而是他的策劃沒有到位,是以我們說策劃首先是思想的相通,其次是執行的相融。一個好的策劃方案,用70%的努力和用100%的投入去執行效果一定是不同的,在一定程度上,客戶活動的執行過程不僅是完成一次商業任務,更是錘煉團隊,發現團隊問題的絕好時機。

二.策劃不是萬能的  

  美國科特勒集團的進階營銷顧問孫路弘曾經寫過一篇這樣的文章,文章的主題就是“上帝的歸上帝  凱撒的歸凱撒”。在該文中孫路弘先生提到一個觀點“咨詢是拐杖”其實咨詢和策劃在一定意義上是相通的。“說咨詢是拐杖,是因為它無法替你決定人生的方向,卻可以讓你的步伐更加穩健,讓你的步履更加有力量,讓你的腳步加快速度,讓你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有信心邁步前行。拐杖到底有多大作用,取決于“使用者”的素質和技巧。”孫路弘在文章中如是說。  

  其實,策劃也是如此。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有太多的客戶認為策劃是萬能的,這也讓我們曾經有一段時間擺不清自己的位置,為了客戶的種種要求疲憊不堪。現在,我們已經在慢慢确立自己的服務标準和服務流程,慢慢的向客戶傳達策劃的正确位置。其實,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的,正如策劃不是萬能的一樣。策劃在某種程度上是給企業錦上添花,策劃者并不能代替企業做任何決策,但可以為企業高層上司者提供相關指導思路。曾經有一個客戶給我打電話跟着急的說“你要給我們的**經理們布置什麼任務,讓他們盡快完成”,其實策劃者是沒有權利去給下面的中層布置任務的。是以一般和企業合作,我都會找一個主要負責人,遇到問題先和負責人溝通,讓負責人去安排下一步的工作流程,比如要跟哪個經理再做進一步溝通,還是要跟整個團隊做進一步教育訓練。而策劃者一定是不能随意指揮企業的中高層的。越俎代庖的為企業做任何事情是策劃的大忌,也是策劃者的不成熟。  

  關于策劃者不是萬能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必須要說清楚的,那就是策劃和企業的距離究竟應該是多遠,我曾經和一個同做策劃的朋友溝通,我的觀點是“不要和企業走的太近”因為太近了容易迷失自己,擺不正自己的定位,也就為企業提供不了相關的回報。而朋友的觀點則是“要深入企業,緊密型的和企業進行溝通和合作”。具體哪個觀點正确,實踐自有定論。不過前輩也已經對這個問題做出了自己的定論:“企業咨詢顧問可以為企業提供任何層面的咨詢,就是不能親自到客戶企業去就任職位。”以上警訓出自咨詢界泰鬥級人物——麥肯錫。值得我們所有的策劃者和咨詢顧問深思。  

三.策劃者的職責是幫助别人成功  

  不論是策劃機構還是咨詢機構,其主要的職責都是幫助别人成功。我跟很多朋友分享過我服務客戶的感受,其實在一個單子結束後最高興的不是收入而是客戶真誠的感激,對我來說,客戶一句真誠的“謝謝”和“你辛苦了”是對我至高無上的肯定和褒獎。因為策劃者的職責就是幫助别人成功,就如在每次和企業合作的過程中,其實我都是為企業搭建一個平台,讓企業的團隊去舞蹈,這樣企業的收獲才是最大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