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2月11日淩晨,知名媒體人曹景行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75歲。鳳凰衛視的《锵锵三人行》堪稱是中國最老牌的“脫口秀”節目之一,而曹景行正是這檔談話類節目的策劃。曹景行的好友、香港大學客座教授許子東表示,《锵锵三人行》廣受讀者喜愛,但很多人不知道曹景行是這個節目最早的策劃人。“我一直記得他講過一句話:“‘這個節目的要點不在于說話的内容,而在于說話的方法。’”

曹景行(圖據澎湃新聞)
曹景行的最後一條微網誌發表于2月7日,那是一條關于美食的短視訊。不少網友紛紛在這條微網誌下留言表示哀悼,網友Jasonfly77說: “二十多年前便觀曹老鳳凰衛視點評世界風雲變幻,又偶遇他微網誌上暢談‘老曹閑話上海’,後獲悉曹老身患重病,不甚擔憂,見其仍更新微網誌,略喜,誤以為一切安康,今日聽聞噩耗,道一聲就此别過。”網友靳超1976則點評曹景行是:學者之風,行者之範。
1947年,曹景行生于上海。他的父親是著名記者、作家曹聚仁,姐姐是演員曹雷。1968年起,他到皖南山區插隊10年。1978年,複旦大學曆史學系教授金光耀與曹景行共同考上複旦大學曆史學系。金光耀說:“不僅是比我們年長,曹景行在學習、生活各方面都特别厲害,是以我們背後叫他‘老家夥’,他也坦然接受。”
1982年,曹景行進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美國經濟。1989年應聘做《亞洲周刊》撰述員,1994年成為副總編,之後兼任《明報》主筆,寫社論和評論。1997年,曹景行轉行電視業,出任香港傳訊電視中天新聞頻道總編輯。
1998年,他入職鳳凰衛視,曾任鳳凰衛視資訊台副台長兼言論部總監。從2009年2月起,曹景行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聞綜合頻率中國之聲早間黃金時段,每日評述國内外時事新聞。退休後,他回上海定居,但退而不休,仍擔任新聞評論工作,并穿梭兩岸,主持有關兩岸新聞專欄。
曹景行一生熱愛新聞事業。鳳凰衛視主持人窦文濤稱其為 “新聞雷達 ”,并用“早上起床,眼睛盯着電視新聞,耳朵聽着電台廣播,手上翻着當天的七八份報紙 ”來形容曹景行。
十多年前,滿頭白發的曹景行還像年輕人那樣,不辭辛勞從事全國“兩會”報道工作。2006年,他在新民晚報以《曹景行和鳳凰八年》為題連載他的攝影作品集《光圈中的鳳凰》,他還曾在新民網開設評論專欄“老曹說天下”。2015年,抗戰勝利70年,曹景行在上海紀實頻道合作拍攝抗戰70周年紀念專題片《行走戰場》。除了《光圈中的鳳凰》,曹景行還著有《香港十年》等書。
73歲時,曹景行罹患癌症,但手術後不久便又重新走上街頭做節目。此外,他對追尋抗戰史的癡迷,絲毫不亞于他對新聞的熱愛。曹景行曾說,父親不僅僅是新聞工作者,更是曆史學家,他的眼界、想法和使命感,促使他在編著抗戰史料時,将自己當作百年後的史人來審訂史料,力求公正、真實,要對得起戰場上的将士,更要對得起下一代讀者。這也是曹景行一直在做的。
著名主持人曹可凡聽聞消息,對曹景行的離世表達了不舍:“景行先生對新一代新聞從業者關心,每年都會和一些各領域主持人相聚,分享新聞工作經驗,為年輕人釋疑解惑,指點迷津。除新聞工作之外,曹景行先生與姐姐曹雷女士一起,整理父親曹聚仁先生遺稿,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