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孫卓回家的事件在網絡上引起了極大的關注。一個因為人販子而被迫離開父母十幾年的孩子終于回到了他的家。
孫卓是幸運的。然而被人販子拐走的孩子卻遠不止他這一個,能夠最後找回家的孩子更是寥寥無幾。
我們同情這些被拐賣的孩子,也對那些人販子深惡痛絕。
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個僞裝成慈祥大娘的人販子——陳蓮香。

陳蓮香
陳蓮香一開始也是一個生活拮據的可憐人,然而為了賺錢,她最終泯滅了良知,傷害了無數個家庭。陳蓮香因為長相慈祥、生活困苦而被人販子團夥盯上,在人販子的不斷勸說下,陳蓮香沒能抵住誘惑而加入了他們。
在這之後的短短兩年内,陳蓮香就拐賣了46個幼童。而當她終于被警察抓捕歸案的時候,她又說了一句人人喊打的話。
陳蓮香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呢?她是如何被抓捕歸案的呢?她被抓捕時說的那句話是什麼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陳蓮香的故事。
心生不甘,開始犯罪
陳蓮香出生于福建省的一個小村子裡,她的父母都是最普通的農民。
陳蓮香出生的那幾年,正是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戰争結束的喜悅也無法掩蓋生活的窮困潦倒。
那個年代,大部分人家都不好過,陳蓮香家自然也不例外。
陳蓮香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幫父母做農活。上山割豬草、下地幹農活、挑水、砍柴……她每天的生活就在這樣重複而勞累的農活中一天天過去。由于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家裡又十分貧困,是以陳蓮香從未接受過一丁點的教育。她不曾去過學校,更不曾坐在教室裡專心學習。
走進教室、捧起書本曾是陳蓮香每天的期盼,然而直到她邁向社會,這份期盼也沒能成真。
十幾歲的陳蓮香隻去過兩個地方——家裡和割豬草的山上。
圖源網絡
陳蓮香一天天長大了,她終于有了走出大山的機會。父親希望陳蓮香外出打工,這樣既可以幫家裡改善環境,又可以讓陳蓮香見識見識外面的世界。
此時的陳蓮香對外面的世界有着無限的憧憬,她已經在這個小山村裡生活了太多年,如今父親同意讓她外出打工,陳蓮香自然是十分的欣喜。
帶着這份對大城市的期待,陳蓮香第一次走出了那個貧窮的、勞累的、單調的小山村。
年少的人總有着滿腔激情,覺得世界在我手中。陳蓮香自然也覺得自己可以在大城市中靠着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然而現實卻給了她狠狠一擊。
沒有上過學的陳蓮香在城市中并沒有足夠的生存資本。她所有的隻是那些做農活的經驗,然而這些經驗在城市中毫無用武之地。
陳蓮香懷着滿腔激情來到大城市,卻發現這裡其實并不歡迎她。
為了生存,陳蓮香隻能找一些最簡單的工作。這些工作枯燥、單調,卻是陳蓮香唯一的經濟來源。
城市生活十分艱難,但是陳蓮香并不想再回到她出生的那個小山村。
對于陳蓮香來說,城市裡有着她從未見過的風景。雖然和在小山村時一樣,她每天都有很多的活要做,但是城市卻讓她有更多的動力。她仍舊相信她早晚有一天可以擺脫貧困的生活。
就這樣,陳蓮香逐漸在城市裡紮下根來。
然而陳蓮香沒有想到,幾十年過去了,她的生活依舊是貧困的。
陳蓮香在城市裡認識了不少和她有着相似經曆的人,這些人中的不少人都乘着改革開放的春風逐漸過上了富足的生活,然而陳蓮香卻一直沒能成功。
年幼的陳蓮香也曾想過山的那邊會有海,會有花,會有陽光,會有微風,然而所有對生活的憧憬最終都被生活逐漸磨得一絲不剩。陳蓮香眼看着那些曾經和她一樣的城市底層的人們搬離了破敗的住宅,買上了嶄新的車子,心中滿是不甘和嫉妒。
陳蓮香這幾十年從來沒有一天不在努力幹活,但是她卻連一輛車都買不起。
“我已經努力了一輩子,難道就隻是這樣的結局嗎?”
就在陳蓮香不甘心的時候,人販子團夥盯上了她。
年近六十的陳蓮香長了一副慈祥的面容,微胖的身材讓她越發顯得和藹。
人販子團夥發現陳蓮香的時候就眼前一亮,跟了陳蓮香幾天之後,又發現了陳蓮香是一個十分缺錢的人,這讓他們不由得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人販子團夥主動找到了陳蓮香,希望陳蓮香能夠利用自己慈祥的形象來幫助他們騙取幼童的信任。
陳蓮香一開始聽到人販子團夥的話十分震驚,是以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們的請求。然而一個如此合适的幫手出現了,人販子團夥怎麼會輕易放棄。他們三番兩次地找到陳蓮香,并且用錢财誘惑陳蓮香。
在人販子團夥多番的誘惑下,陳蓮香終于動搖了。她努力了這一輩子的目的不就是賺到錢、享受富貴生活嗎?如今這樣的機會就擺在她面前,她怎麼能不心動。
最終,陳蓮香的欲望戰勝了良知,她選擇加入了人販子團夥。
錢權的誘惑對于所有人來說都存在,沒有人不喜歡錢和權。但是如何得到錢和權、以什麼樣的态度來面對錢和權卻是我們需要一輩子思考的問題。
我們常說“相由心生”,有着一副慈祥面容的陳蓮香一開始必然不是什麼壞人,然而就是因為她沒有控制好自己對金錢的渴望,才最終踏入了無盡深淵。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陳蓮香加入人販子團夥之後很快就迎來了第一次的作案。
面對着那樣一個冰雪可愛的孩子,陳蓮香也有過一絲愧疚。她也想過如果她下手了,那這個孩子就将離開自己的父母,可能今生都不會再見了。
然而此時的陳蓮香卻已經不能收手了。人販子團夥不會容許她退縮,她對金錢的渴望也不會容許她就此放棄。
“你會被賣到好人家的,以後也就是換一個家庭繼續享福而已。你繼續享福,我也能賺到錢,對我們倆都好。”
陳蓮香不停地告訴自己,她并沒有傷害這個孩子,她隻是想要賺錢而已。最終,陳蓮香成功地說服了自己,她騙取了那個孩子的信任,把孩子交給了團夥中的其他人。
第一次作案就成功了。陳蓮香事後果然得到了一筆十分可觀的收入。她一邊開心于自己賺到了以前幾個月甚至一年都賺不到的錢,一邊又因為拐騙了一個孩子而忐忑。
陳蓮香一直擔心會在某一天突然有警察找到她,然而她等了很久也沒有見到警察的身影。這讓她逐漸放松了下來。
因為第一次作案成功,警察又沒有注意到她,陳蓮香的膽子也逐漸大了起來。
随着陳蓮香拐騙的孩子越來越多,她作案的手法也越來越純熟了。
陳蓮香跟着人販子團夥跑了九個省,他們專挑農村或小城鎮的孩子下手。因為這些地方的孩子大多被爺爺奶奶照顧,這些人的警惕心普遍較低,小孩子整日裡就在外邊瘋玩,最适合下手。
陳蓮香作案的時候一般都會帶一些糖果或是玩具。她先利用自己和藹可親的形象接近目标,然後在小孩子和她稍微熟悉一些之後把糖果和玩具拿出來,孩子看到玩具之後一般就會跟着陳蓮香走了。
小孩子對于糖果和玩具都沒有什麼抵抗力,陳蓮香就利用了這一點拐騙了一個又一個孩子。而一開始還會出現的愧疚早就在一次次的犯案和金錢的沖擊下消失殆盡。
陳蓮香在人販子團夥中混得如魚得水,她也終于感受到了有錢人的感覺。
在金錢的驅使下,陳蓮香隻用了短短兩年的時間就拐騙了46個幼童,這樣的數字無疑是讓人震驚的。
陳蓮香所在的人販子團夥作案過于嚣張,終于在2010年被警方盯上了。
警方經過長時間的追查,最終确定了陳蓮香等人的嫌疑。2010年9月,警方下發了對陳蓮香的通緝令。
泯滅良知,終歸落網
在通緝令下發後一個月,警方收到消息說陳蓮香在廣西出現了。于是警方迅速趕到廣西開始了對陳蓮香的抓捕。
經過兩天的蹲守和觀察之後,警方最終選擇了在高速路口對陳蓮香實施抓捕。抓捕的過程十分順利,陳蓮香終于落網。
對陳蓮香的抓捕并沒有太多的困難,然而陳蓮香說的一句話卻讓警察都十分憤怒。
警方在抓到陳蓮香之後要确認身份,陳蓮香對于自己拐騙孩子的行為并不否認,但是她卻告訴警察:“孩子丢了,他們不會再生一個嗎?一個孩子而已,我又沒有傷害他們的性命,你們也不能把我怎麼樣吧。”
陳蓮香的态度讓所有警察都十分憤怒,她說的話也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雖然憤怒,但是警方還是要對陳蓮香進行基本的審問,以便能找到更多的被他們拐騙的孩子的消息。
陳蓮香在被捕之後并沒有太多的抵抗就交待了她所知道的資訊。
據陳蓮香所說,他們這個團夥有着十厘清晰的分工。陳蓮香負責拐騙幼童,在她成功拐騙幼童之後,她就要把幼童交給團夥中專門負責賣的人。這些專門負責賣的人會根據幼童的性格、長相等把這些幼童賣到不同的地方去。
陳蓮香說,她在拐騙的時候就要挑那些看起來十分可愛或是十分機靈的孩子來騙,因為這樣的孩子才能夠賣一個好價錢。那些專門負責賣的人也會把這樣的孩子盡量賣給比較有錢的家庭。
陳蓮香雖然自己有一套拐騙幼童的方法,但是這些方法也不是每次都奏效。有些孩子警惕心比較強,不會跟着陳蓮香走,這時候陳蓮香就會聯合着團夥裡的其他人直接把孩子搶走。
因為人販子團夥挑選的孩子大多都年齡比較小,是以很容易就能夠控制住他們。
這些人販子之是以敢光明正大的搶孩子也都是因為他們有着一套十分嚴密的體系。
據陳蓮香交代,他們到一個地方之後會先用幾天的時間來踩點,提前确定好要拐騙的孩子的生活環境,要确定他們能夠在孩子不肯主動跟着他們走的時候可以強行把孩子帶走。
把孩子帶走之後,他們就會迅速開車離開當地去往另一個城市,這樣即便家長很快發現孩子不見了也沒辦法輕易找到他們。
從陳蓮香的态度中不難看出,在這些人販子的眼中,那些被他們拐騙的孩子根本就不是活生生的生命,而是一張又一張的鈔票。
面對警方的質問,陳蓮香表現出來的大多都是十分冷漠的态度。直到警方問到她有沒有傷害過那些孩子性命的時候陳蓮香才有了一絲情緒上的波動。
陳蓮香告訴警察,他們曾經有一次拐騙了一個非常愛哭的孩子,那個孩子在車上一直哭,他們害怕會引來别人的注意,是以就把那個孩子扔進了水裡。
陳蓮香一直試圖讓警方相信在這件事中她是無辜的,動手的是車上的另一個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動過手。然而即便陳蓮香真的沒有動手,她身上的罪責也不能減輕一絲一毫。
2011年6月22日,陳蓮香的判決終于下來了。等待她的是十年一個月的監獄生活以及3000元的罰款。
這樣的判決下來後有不少人都覺得判得太輕了,然而法院卻認為陳蓮香的案件已經被很多人注意到了,如果判得太嚴會讓其他的人販子失去希望,進而傷害手中的孩童。
不管法院有怎樣的考量,陳蓮香終歸還是受到了懲罰。
這個年近七旬的“慈祥”大娘讓人唏噓,她兩年内拐賣46個幼童的行為讓人震驚,她被捕時說出的“丢了一個孩子就再生一個”的話語讓人憤怒。
陳蓮香的前半生固然可憐,但走到锒铛入獄的境地皆是她自作自受。
如今的陳蓮香已經出獄了,相信監獄生活能夠讓她認清自己的罪責,希望她能夠改過自新,也希望那些被她傷害的孩子和家庭都能夠有一個可期待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