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老宇:中國速滑影響了我的命運(下)

作者:真的陳老宇
陳老宇:中國速滑影響了我的命運(下)

陳老宇:中國速滑影響了我的命運(下)

  (接上期)

  袁老師此時突然叫停:“夠了。”他轉過臉來問我:“你知道輕井澤嗎?”

  這下把我震住了。“輕井澤”是個什麼鬼?我無言以對。

  “你肯定沒聽說過。”袁老師沒等我回答就接着說:“輕井澤是日本首都東京旁邊的一個旅遊勝地。可能是個挺浪漫的地方吧,當今太子明仁和太子妃美智子就是在那兒的網球場相遇相知的。由于那兒海拔很高,冬天很冷,運動設施又好,今年的世界速度滑冰錦标賽就在那個地方舉行。中國派出了四男四女一共八名速滑運動員參加了比賽。(根據有關記錄:四名男運動員是:王文生、蘇洪斌、羅緻煥、王金玉;四名女運動員是:楊雲香、孫洪霞、劉鳳榮、王淑媛。)。這是咱們國家第一次向資本主義國家派出運動隊參加比賽。知道嗎?第一次!比賽剛剛結束。你知道發生什麼事了嗎?”

陳老宇:中國速滑影響了我的命運(下)

(上圖:參加1963年世界速滑錦标賽的中國運動員)

  天哪!我哪知道啊?那時家家都沒電視,萬一我要特别想看電視,就要到郭小川家或者李季家去蹭看。收音機隻許收地方台。絕對不允許聽外國台。我們能看的報紙也隻有中國青年報和中國少年報。連唯一登點兒外國資訊的《參考消息》當時都不讓中學生看。我連輕井澤都沒聽說過,我怎麼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兒!

  此時,袁老師眼睛裡極其少有地閃爍出青春的耀眼光芒。他不無興奮地說:這八個運動員全部都是超水準發揮!超水準呀!你明白嗎?這八個小寶貝、小祖宗,好樣的!比在國内他們的運動成績都提高了一大截!知道嗎?3秒!5秒!甚至10秒!

  我當時一點冰上運動的知識都沒有。心想提高3秒5秒10秒這算個啥呀?不過,看着袁老師激動的神情,我知道,可能這事确實很了不起。

  後來我才知道:那一年去輕井澤的最年輕的運動員是19歲的黑龍江女孩王淑媛。她是第一次參加世界錦标賽,居然就獲得了一千米速滑的亞軍,個人全能也獲得了第六名,她實在太不簡單了,也太幸運了!

陳老宇:中國速滑影響了我的命運(下)

  22歲的大陸全國冠軍王金玉在那個運動隊裡就算老将了。那一次他的個人成績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還打破了男子速滑個人全能的世界紀錄。在此之前,他曾多次在蘇東地區的國際比賽中為中國拿到獎牌,是名符其實的中國冰壇元老。這次在輕井澤的表現也不俗。

陳老宇:中國速滑影響了我的命運(下)

  在輕井澤,最耀眼的中國運動員是21歲的北韓族農村青年羅緻煥,他在1450米比賽中,以2分9秒2的成績戰勝了所有的對手,成為在世界速滑錦标賽上奪得冠軍的第一位中國人。世界冠軍呀!那是中國在繼乒乓球拿了世界冠軍後,又一次登上世界冠軍的寶座!這就是袁老師特别激動的原因。順便說一下,從那時以來,羅老始終站在冰上運動的第一線。包括在剛剛開幕的本屆冬奧會上,已經81歲高齡的他還作為護旗手健步走上了開幕式的大舞台。

陳老宇:中國速滑影響了我的命運(下)

  要知道,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聯合國不承認中國,國際奧委會也不承認中國,全球上演反華大合唱。是以我們幾乎沒有可參加的世界性體育運動項目。後來隻有國際乒乓球聯合會和國際速度滑冰聯合會接受了中國。這樣,中國就開始突擊建設和培養自己的乒乓球和速度滑冰的隊伍。乒乓球可能還好一點,香港還有些優秀的老運動員可用,比如容國團、姜永甯。可上哪兒去找會溜冰的人呀!就隻好從黑龍江的農村找了一批孩子來從頭現學。王淑媛就是這麼來的。她說,她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溜冰,也不想學。但當時家裡特别窮,沒衣服穿,聽說參加溜冰訓練可以得一套秋衣秋褲,她就高高興興地來了。沒想到這一來還真發現,自己就是個溜冰的天才。

  袁行雲老師說:你看見了嗎?他們都是村裡出來的孩子,他們受過多少訓練?見過多大世面?可到了輕井澤,到了世界賽場上,他們就超水準發揮了!他們就超越自我,就創造奇迹。這就叫輕井澤時刻!這就叫輕井澤精神!你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這個東西!

  你說什麼要去北大荒?你扯什麼黃宗英和侯隽?我看你完全是在逃避。你參加完聯考再說吧。你考不上大學再去也不遲。我說,同學,你也到了這個時刻了。你念了那麼多名著、背了那麼多古詩,記了那麼多四六句、長短文。看得出你是真心喜歡,是讀懂讀通了。你也該展示了!你也該表現了!我看你的國文沒問題。什麼政治、曆史,也問題不大。隻要國文通了,就一通百通。回去跟你媽媽說,班主任讓你報考文科。從現在起你就開始天天補政治和曆史。不許再三心二意。這就是雜花生樹、群莺亂飛的時刻!現在就要登高撫弦,一唱天下白!從今天起你就不要再說什麼你是理工科學生了!理工科跟你沒關系。你就是個徹底的文科生,你爸就是個文人,你就是天生的文科胚子文科命!懂了嗎?

  他拿起了帽子,又看了我一眼,說:你不是還要去找王進喜嗎?先想想他的話:人無壓力輕飄飄,井無壓力不出油!

  他再不理我,正正地戴上他那頂高高的、沒帽沿兒的夏伯陽式黑呢帽子,甩了甩長長的衣袖,整了整他的長衫,就像往常那樣,峨冠博帶、高馳闊步、飄然而去。每每此時,我看着他,就像看着披發行吟的屈原屈大夫……但今天,我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朦胧中我感覺到:袁老師今天替我決定了一件大事。

  回家的路上,我一路小跑,難掩心中激動。我努力回想,袁老師跟我講的太多、資訊量太大。除了我們赢了,祖國奪冠了……之外,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兩個詞:輕井澤精神,超水準發揮。

  回家以後,我就對我媽說:我要考大學了。我媽說:不是不讓你考嗎?學校又讓了?我說:不是!我要考文科。我媽馬上說:不行呀!你文科不行!而且隻有三個月了,文科好多課你都沒學過。我說:您就别管了!我們老師都說我行。拜托!你去看看上什麼地方有輕井澤冰上運動會的照片?有多少要多少,幫我找找。

  我媽說:啥?輕井澤?你還有時間看閑書呀!

  我媽說歸說,我要的東西,她都會盡量找。盡管她肯定不知道什麼叫輕井澤,一周後她就從戲劇家協會的圖書室裡找來了一本最新的新體育雜志,上面全是輕井澤錦标賽的照片。

陳老宇:中國速滑影響了我的命運(下)
陳老宇:中國速滑影響了我的命運(下)

  說實在的,到那時為止,我就根本沒有真正看過滑冰比賽。上哪兒去看呀?中國當時連一個能舉行比賽的室内滑冰場都沒有。那些黑龍江的小子姑娘們都是從自己家門口往北走找凍冰的河流湖泊去練習。王淑媛有一次直接掉到冰窟窿裡差點淹死。幸好她膽大心細又會遊泳。反正他們是極其不容易。就這連小米加步槍都不如的條件,中國速滑竟這麼快就進入了自己的高光時刻!而現在我也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偶像,我把他們貼在我的床頭。我也有了我人生的第一個目标:聯考。我整個人完全進入了備考和臨考狀态。心裡隻有一句話:輕井澤精神,超水準發揮。

  我把曆史書、政治書和國文書打開,用一個月的時間把它們梳理成了互相關聯的三百個問題,又認真寫出了自己的标準答案。接着用一個月的時間,我把這三本厚厚的筆記縮寫成了九頁紙。最後一個月,我天天過這九頁紙,把它們進一步變成了九行字,并且滾瓜爛熟地背了下來。多少年後,我才知道,世界上有一種方法叫思維導圖。呵呵,我那時就無師自通地發明了自己的思維導圖。

  1963年聯考後不到一個月,天氣已是酷熱了,一天下午,我收到了郵局送來的北京經濟學院(即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當時,我還真沒什麼特别激動的感覺,不過我媽看到通知後,竟然一下子把我抱了起來,是那種公主抱。我從來沒想到過我媽的力氣會那麼大,何況那時她已經比我低一頭了。我才明白,我媽真的是比我自己還想讓我考上大學。也許她一輩子沒上過大學,把這件事情看得特别重。上大學後,我有一天偶然到她在中國戲劇家協會的辦公室去,發現我中學畢業時的标準照就壓在了她桌面的玻璃闆下,當然是被放大的,而且是唯一的一張照片。以前她的玻璃闆下面壓的都是我兩個妹妹的照片。呵呵,這是個重要的變化。

陳老宇:中國速滑影響了我的命運(下)

  我從小覺得我媽總是忽視我。從八歲起她就把我送到寄宿學校,一呆好多年,周六下午自己回家,周日下午又自己去學校。學校在郊區很遠的地方,要長時間乘長途公共汽車。而且她從來沒到學校來看過我。(我現在非常奇怪,那時八歲的小孩子怎麼那麼能幹?)

  平時在家,她的心思也全放在我的兩個妹妹身上,把她們打扮得花枝招展,帶出去顯擺,包括帶去會見蘇聯專家。她從來沒想過帶我,看得出來她嫌我不講衛生,邋裡邋遢,愛流鼻涕,身上衣服總是這兒破了個口子,那兒開了個縫。當然,就算她想帶我,肯定我也不會跟她去。但我上大學後,我媽對我的态度明顯大大改變。我感覺我快成了她的驕傲了。對此,我又挺害怕。我總想躲我媽遠點。最好的辦法就是離開北京。不過,這次又沒成。再等吧。

陳老宇:中國速滑影響了我的命運(下)

(上圖:陳老宇全家福,1965)

  進入大學時代後,我居然就和國小、中學時代完全判若二人了。現在想想,從上國小開始,到整個中學結束,我内心總感覺自己處處不如人,又不知道原因。是以,中國小那些年我過得有些壓抑,個子也長不起來。特别是在人前不敢說話,和同學不敢打交道,更不敢競争。我打球搶不到球,賽跑跑不直道,走路歪歪斜斜,看什麼東西半天都看不清楚。所謂“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其實就是這個原因,到聯考體檢才發現:左眼視神經萎縮。也就是說,我其實是個獨眼龍。我爹媽居然一直都不知道。後來有同學調侃我說:你是一目了然呀!那你就閉上一隻眼睛試試,哪怕半天。你看看,如果你隻有一隻眼睛。你的視野不全,你獲得的視覺資訊全部減半,你會感覺怎麼樣?是以,人生呀!我自幼沒得抑郁症應該說就是萬幸了。

  但是,聯考的成功解開了我内心的這個死扣。袁老師說我國文好,我的國文從此就真的好起來了!輕井澤時刻改變了我,輕井澤精神喚醒了我。我應該相信奇迹,我完全有可能超越自己。而且,我是以理工科的背景進入了一個文科院校。其實學習經濟學、管理學和财會學,特别需要理工科的知識背景。這樣,我反而如魚得水。

  記得當時北京經濟學院一年級的課程:高等數學、金屬工藝學、制圖學……這些課讓我的文科背景的同學們全都苦不堪言,而我則全部輕松奪冠。這對一個從國小習不起眼的差生,會是什麼感覺?此後我就下決心要年年奪冠,竟然也就成功了。整個大學期間,我忽然成了在班上保持全優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你隻要仔細鑽研一下,經濟學其實和實體學、無線電學一樣有意思。當時經濟院校的專業課就是馬克思的一本《資本論》。當我聽說主講《資本論》的楊伯琪教授曾讀過它七遍,我就暗下決心,我至少要讀個三遍吧。嘿嘿,你真讀下去,你就會被馬克思完全迷住。那種哲理邏輯和曆史邏輯的高度思辨的統一,那種絲絲入扣、無懈可擊的理性分析,讓你不得不服。這就是勞工階級的聖經。到幾年後離開北京經濟學院時,我已經滿懷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壯志,要當一個經濟學者了。(反正我也沒希望成為實體學家或者無線電工程師了。)當然,我也不知道這個願望實作了沒有。可能直到2000年我和友人一起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時,才算勉強實作了一點點吧。

  我大學畢業後,終于遠遠離開了我媽,到了離北京最遠的雲南。在那兒我經曆了工農兵所有的生活,在工廠、農村和部隊都混了相當一段時間。到1978年國家重新恢複聯考時,我又故技重萌、拿出了十五年前自創的思維導圖式備考手段,默念着輕井澤之神的保佑,再次報考了我的母校北京經濟學院,當然這次是考研,我再次獲勝,以總分第一的成績被錄取,後來我成了大陸第一個勞動經濟學碩士學位的獲得者,我的畢業證書和國務院學位辦頒發的學位證書都被我校校史館收藏了。再後來,我調入了勞動部(現在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記得當時的部長阮崇武第一次找我談話,竟然就是和我讨論《資本論》。天呀,那不正中下懷嗎?想想也對,勞動部主要研究勞動。而《資本論》本質上就是一部關于勞動的經濟學說和百科全書。

  唉,我的輕井澤時刻!我的輕井澤精神!是不是輕井澤改變了我的命運和人生?

陳老宇:中國速滑影響了我的命運(下)

  我現在要鄭重地為母校北京市第21中學代言。我校不是流氓學校,沒出過任何流氓人物。我校隻是沒有隔壁的22中有名,因為他們學校出過一個不愛讀書的莊則棟。沒辦法,體育就是有無敵魅力!莊則棟再不愛讀書,也讓22中揚名天下。但是,我要強調,我21中是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北平私立崇實中學,建立于1865年(1952年改用現名),有長達157年的輝煌曆史(比22中的曆史長59年)。這裡畢業的都是愛讀書的人,有科學家錢三強、名演員于是之、戲劇家吳祖光……當然啦,還有愛讀書的我。

  我校校風嚴謹,師資隊伍尤其強大。我上學時,就有一大批像袁行雲這樣身懷絕藝、品德高尚、關愛學生的老先生、老教師在校任教。

  再說說我的國文老師袁行雲吧。我過去說過袁老師家學淵源,但沒往深說。實際上,他爹爹袁勵準是滿清的大牌進士,當過光緒和宣統兩位萬歲爺的老師,不但學問了得,而且書法蓋世。現在中南海大門口的“新華門”三個大字就是他爹題寫的。别的我想就不用多說了。

陳老宇:中國速滑影響了我的命運(下)

  袁行雲老師和他的妻子查良敏老師解放後一直在北京21中教書。夫妻倆人在一個學校當老師在北京極少見。袁老師教國文,查老師教數學。當時他們夫妻倆就是我校的台柱。現在大家都知道,查老師的是海甯查家的後代,她有個弟弟叫金庸(查良镛)。當然,這方面袁老師也不會示弱,他有個外甥女叫瓊瑤。

  從袁老師給我講輕井澤精神,你就可以看出,在那樣一個完全閉關鎖國的時代,他一直保持對時代脈搏的高度敏銳。從那以後,我也逐漸明白了,體育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競賽、比賽、比拼、對抗,有一種特殊的激勵功能和激發作用,能夠使人超越自我、創造奇迹。體育才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最大公約數,它可以彌合人們由于文化、财産、信仰、宗教、政治,甚至意識形态等等帶來的巨大差異,激勵和凝聚起幾乎每一個人。

  袁行雲老師在改革開放後離開了工作多年的21中,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曆史研究所擔任研究員。著有《許慎年譜》、《許瀚年譜》和《清人詩集叙錄》等書。特别是《清人詩集叙錄》中,共著錄了清代2511位詩家之詩集,工程之大令人驚歎。在沒有電腦和資料庫的時代,他以個人之力完成如此浩瀚之事業,他身上積蓄的力量不可思議。啟功老師親自為他撰寫的這套書題寫了書名。

陳老宇:中國速滑影響了我的命運(下)
陳老宇:中國速滑影響了我的命運(下)
陳老宇:中國速滑影響了我的命運(下)

  上面幾張我搜集到的圖檔包括了袁先生《清人詩集叙錄》的照片和他的親筆手迹。用以紀念我敬愛的、英年早逝、壯志未酬的袁先生。我想,國文老師應該是世界上最酷的老師。畢竟,說到底,人生的一切都是用語言和文字來構築的。如果你遇到了一個好的國文老師,他可能就會幫助你釋放出你心靈最深處的巨大能量,而你則會在不知不覺中記住了他一輩子。

  你們可以看出:我的童年是完全野蠻生長的。那麼,野蠻生長好不好?現在想想:沒人管也好也不好,一分為二。關鍵是你能不能自己建立起自己的内驅力。我感覺我那個時代的人生無法複制。那時我有足夠多的自由,也有足夠多的選擇機會。但是,我非常缺少陪伴,非常缺少幫助,非常缺少指導。孤獨是我童年和少年時代的主題。在這個過程中,幸好有一些很好的老師幫助了我,他們彌補了我父母的不足,也彌補了我人生的不足。袁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在我人生的微妙時刻,袁先生用中國體育的重大成就來激勵我、鼓舞我,幫助我順利度過了自己的關鍵年。不但順利實作了人生的升維,而且面對無可奈何的命運挑戰,讓我實作了個人志向和個人興趣的重大轉移,順利地從一個理工男變身為一個文科男。應該說我還是很幸運的。過了這個坎後,總的看來,我還是過了一個挺好的一生。

(the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