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目錄
-
- 碎碎念
- 明确為什麼要開發這個項目是很重要的
- 需求分析
- 項目設計之螺旋式上升
- “備忘錄模式” 開啟
- 測試做在前
鑒于這個畢設已經重寫第三遍了,我覺得有必要寫這麼兩篇來指導一下我自己了。
第一篇是《我是如何開發一個項目的》,從我淺薄的項目開發及帶隊經驗總結,并以這第三次畢設作為實戰指導,寫好之後可以為以後做項目起一個指導作用。
第二篇是《我的畢設實戰指南》,目前畢設的業務是定在了“仿12306”,不出意外不會再變了。第二篇将總結以往和這兩次的失敗經驗,老老實實的把項目分析做好,不能再重來了呀,真的要吐了呀。。。
1、明确為什麼要開發這個項目是很重要的,可能有的人會說:我在公司,老闆讓我做,我就做呗,想那麼多,拿多少錢幹多少事兒。這是一個想法。可能有的人會說:這是我的課設/畢設,不做等着挂科,到時候畢不了業怎麼辦?這也是一個想法。為什麼我要第一步把這個環節提出來呢?因為這涉及到了動力問題。
聽說過一個詞,叫“始亂終棄”嗎?錯誤的開始終将導緻悲慘的結局。例子很好舉,我畢設選的第一個業務是秒殺系統,但是後來發現這個業務太單一了,于是一周之後轉變了。轉為了學生管理系統,但是後來我發現,我做這個項目的初衷是想着後面橫向拓展為那種可以支撐大流量的系統,那明顯這個業務模型又是不行的。這次我單體架構都寫好了,又轉型了。目前轉為了“仿12306”。
這次停下來,是因為CentOS系統崩潰了,把我東西全搞麼了,逼迫我停下來思考。
項目組長首先要自己想清楚在這個項目對于自己的意義是什麼,然後要指導組員一起想明白這個項目到底是為了什麼。這可以根據團隊的屬性來自由選擇思考方式,
有的團隊比較沉默,坐下來來個茶話會就解決了。有的團隊思維比較迸發,就坐下來來個頭腦風暴。有的團隊比較年輕,那就來一波團建呗。這裡可以吸收别的領域的聲音,聽不同的思想,可以有助于自己和團隊成員打開眼界。
至于我為什麼要寫這個項目,在第二篇裡面寫。
這個環節嘛,自己做項目的時候是需要自己考慮的,比較自由一些,當然,也比較容易跑偏了。自己做項目的話這些東西都是需要自理的,一開始沒有選好的後果算是體會過了。
然後周期也很重要,在這次的畢設項目上,剛開始我想的是反正有大把時光,慢慢磨,總會磨出來的,然而結果就是一天拖着一天,而且目标實在太龐大了,就導緻後面看着就怕了。
其實這裡就涉及到一個以前沒有遇到過的問題了,時間太多導緻定的目标太大,目标太大導緻無從下手,最後導緻放棄(好吧,不是第一次遇到這個問題了,隻是以前沒有去解決而已。我記得之前就有一個學生管理系統的項目,設計了1.0版本,後面就隻剩一個需求分析書了。。。)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下一步的政策了:
胃口太大導緻後面吃不下去,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嘛,先來個1.0版本,然後一個一個版本的疊代上去,最後完成一個“龐然大物”。
我記得這是我做“學生管理系統”那個項目的時候去請教老師,老師看了我繁瑣的設計圖之後說的。
現在想想,那點業務還是 hold 住的,隻是一開始架構設計的太複雜了。而且身邊沒人,,,,
一開始要把心中所想的幾個版本都畫出來吧,不然做着做着就忘了最初是怎麼想的了。
每個版本應該對應一定的工期,劃厘清楚才不至于懶散亂套。
我發現這個思想是那麼的優秀,那麼的正确!!!
一份環境,至少要兩份備份。
一份代碼,至少也要兩份備份。本地一份,github一份。本地那份友善随時查閱,github那份防止你系統突然崩潰了。哎,一把辛酸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