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補貼退坡、保險漲價、成本上漲…2022會是電車原形畢露的一年嗎

過去幾年裡,新能源車生意可謂是風生水起,不少新勢力實作了銷量翻番,甚至翻了幾倍,到2021年末,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達到20.6%。生意前景實在太好,以至于家家公司都想跑來造新能源車,覺得這玩意就是躺着賺錢;以至于電車公司的老闆,可以得意洋洋地發問:“完全不了解,怎麼現在還有人買油車?”

補貼退坡、保險漲價、成本上漲…2022會是電車原形畢露的一年嗎

然而,在新年之初發生的一系列風波,卻給新能源車原本大好的形勢,蒙上了一層陰霾。

最先是保費漲價事件,很多新能源車主發現,各家保險的報價都變高了,有的人直接從8000元漲到了18000元,感覺無法接受,等于把剩下的油錢都吐出來給了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其實也覺得委屈,本來新能源車的出險率,就比傳統燃油車高了9.3%,而新能源車的折舊率與維修費用,也是遠遠高于傳統燃油車的,随随便便撞壞個電池或者電機,就是幾萬甚至十幾萬的維修費用。随着國家出台新的附加險規定,把新能源車的三電系統被列入保險條例,保險公司再也忍不了了,不漲價就會虧錢。

補貼退坡、保險漲價、成本上漲…2022會是電車原形畢露的一年嗎

保費風波還沒過去,補貼退坡又接踵而至。國家老早就發文通知了,2020到2022年新能源車補貼标準,分别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換算成實際的金額,大部分售價20萬元以上的電動車,獲得的國家補貼都減少了4000到5000元,在2022年的頭一天,退坡措施正式落地,不願意承擔這部分差價的車企們,紛紛選擇了轉嫁給消費者,于是新能源車車價也應聲集體上漲。

補貼退坡、保險漲價、成本上漲…2022會是電車原形畢露的一年嗎

你以為就這些嗎?不不不,新能源車的麻煩還多着呢。受疫情和海運擁堵的影響,占新能源車成本大頭的電池,原材料價格暴漲,锂、鎳、钴等礦物元素基本上一天一個價,動力電池正極、電解液等關鍵材料,價格也在持續走高,那麼成本具體漲了多少呢?行業分析師的估算為10%到20%,成本管理強悍如特斯拉,也不得不開始轉嫁,Model 3 和 Model Y 的入門版本,分别上漲 1 萬元和 2.1 萬元,換個漲幅已經超過了補貼退坡的金額,很明顯是受原材料影響。

補貼退坡、保險漲價、成本上漲…2022會是電車原形畢露的一年嗎

此外,疫情産生的晶片短缺,至少要到2022年下半年才能真正恢複,如果疫情再次反彈,就說不好了,這又是個不利因素;以深圳為首的一線城市,似乎也有收緊牌照的勢頭,純電車主将無法再參與藍牌搖号,以前那種買個電車先頂頂、等藍牌搖到了再上油車的路子走不通了,隻能二選一;而且大量國産品牌在今年,強勢推出了水準較高的混合動力車型,節能的同時還沒有續航焦慮,一定程度上也會擠壓新能源車的生存空間。

這一大堆事情加在一起,2022年,就成了新能源車誕生以來,最難過的一年,形勢前所未有地困難,就像一句老話說的:“當潮水退去,你才知道誰在裸泳。”

補貼退坡、保險漲價、成本上漲…2022會是電車原形畢露的一年嗎

現在看起來,最可能暴露裸體的還是造車新勢力,畢竟他們不涉及傳統燃油車制造,業務過于單一,車型也很少,是以抗風險的能力差,尤其是那些近兩年倉促上馬造車的企業,本來産品力就很一般,而且還來得及交車賺錢,現金流捉襟見肘,這下再碰上年景不好,估計是夠嗆了。

車子銷量不好,到還是其次,問題在于銷量低迷引發的股價崩盤,可能很多人聽說過,造車新勢力的市值奇高,甚至超過了豐田、寶馬這樣的傳統巨頭,這裡面毫無疑問是有泡沫存在的。如果股價崩了,那車企的大股東就無法套現,而且這些車企大量抵押股權來擷取資金,一旦股價跌破臨界點,可能會面臨強制平倉,那就是場腥風血雨了。

其實,今年年初的時候,對汽車行業了解頗深的玻璃大王曹德旺就直言:“很多人認為新能源汽車是風口,包括做房地産的,做家電的還有各種科技公司全都跑來造車,現在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泡沫,最後的結果可能是既浪費錢,又産能過剩。”

補貼退坡、保險漲價、成本上漲…2022會是電車原形畢露的一年嗎

我們說這麼多,并非不看好新能源車的發展,因為環保和能源安全的雙重壓力,新能源車取代燃油車是大勢所趨。但大家要清楚地認識到,新能源車的産品力,并不完全來源于車子本身,反而更多地依靠政策和環境,有國家給予的補貼,以及免費贈送綠牌的扶持,消費者才願意忍受新能源車的種種缺點,新能源車才迎來了這幾年的飛速發展。

反之,如果政策和大環境變差,就意味着,新能源車隻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實力,去對抗燃油車。有多少人會因為對環保理念的推崇或者加速快感的追求,去花更貴的價格購買新能源車,我們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燃油車與新能源的競争,還是電車之間的絞殺,都會在2022年變得異常血腥,車企沒有辦法控制原料的價格,就隻能拿出更強的技術來吸引人,誰拿不出來誰尴尬。

補貼退坡、保險漲價、成本上漲…2022會是電車原形畢露的一年嗎

但是這一切的利空消息,都有挽回的餘地。過年回來第一天開市,在年前一路暴跌的新能源闆塊,就集體股價上漲,原因很簡單 —— 油價瘋漲。

補貼退坡、保險漲價、成本上漲…2022會是電車原形畢露的一年嗎

當你自己沒有辦法取得突破的時候,就隻能祈禱對手的生存環境也變差了,所謂“全靠對面擡一手”,就是這個意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