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從昏暗中醒來,像是遙遠的鼓點一般的低沉聲響在耳膜中振蕩。
四周的空氣濕潤而溫涼,卻仿佛在很快地冷卻下去,小山不自禁地縮了縮身體,抱緊了胳膊。
“你醒啦。”有一個聲音在鼓點聲中響了起來,溫和,宏大,卻渺渺茫茫,仿佛遠在天邊,卻又分明近在耳邊。
“你是誰?我在哪裡啊?其他人呢?”小山驚疑地問道。“有的死了,有的還活着,你現在在我的肚子裡。” “你是..你是..鲸神?”
“我不是什麼鲸神,不過你要這麼叫我也無不可。”那聲音仿佛微微歎息了一聲,“你往前走。”
小山遲疑地一步步往前走去,眼前有蒙蒙的微光亮起,越來越亮。
一團玲珑的光懸在空中,雞子大小,丹火一般的通紅,照亮了四周,看上去仿佛是堅硬清冷的石壁,卻在微微搏動。
“我就要死了..已經不能把你送出去..你把它吃下去..吃下去..”白鲸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
“鲸神..你要死了?” “是的,你快吃了它——”
小山不知道那是什麼,但是周圍已經非常寒冷,唯有那團光還散發着溫熱的氣息,她走上前去,伸出手指想要碰觸那團紅黃色的光
芒,那團光卻一下飛了起來,跳進她微微張開的嘴裡,鑽了進去,仿佛一團火在腹内燃燒起來,全身炙熱難當,每一個毛孔都從裡向外散發着烈火一般的氣息。
“呵——”她慌張地張開口,想要把它吐出來,卻發現身體根本不聽使喚,無數火焰在體内燃燒,她的意識卻在漸漸地模糊下去。
四周回蕩起一聲幽幽的歎息,仿佛有什麼東西蓦然騰空而起,在海水中張開了巨大的雙翼,無聲無息地破開海面,在夜色裡輕盈地滑翔,然後向着遠方的大陸落了下去。
小山閉上了眼睛,長長的睫毛微微顫動,腦海深處掠過無數破碎的景象,父親,母親,九公主,大海,白色的巨鲸,還有那隻披着一身金毛的猴子,然後她沉入了深深的睡眠。
到處都發出細微的聲響,石壁不再有搏動的迹象,那低沉的鼓點聲也瞬間消失了,寒氣滾湧,四下裡迅速蔓延,一切都開始當機,變成雪,變成冰,變成寒冷的、堅硬的真正山岩。
夜一般漆黑的海底出現了一座冰雪的山嶺,周遭再沒有任何生靈活動的迹象,而小山在就在這座雪山的中心沉沉地長眠。
****
悟空抱頭苦思,低頭看自己衣服,他分明記得,他與小山、九公在傲來城中遊逛,小山如何為自己挑選比對衣衫,自己又如何穿上衣服,又如何出海遇上白鲸、商軍,如何遇上釋迦牟尼,如何遇上師
父。
隻是他運神念從身着衣袍延伸出去,卻捕捉不到小山在世間生存的任何迹象,小山仿佛從來未在這世上出現過一般,他神通所學不
全,如意通倒還學了五六分,其餘天眼、天耳諸大神通,根本未曾入門,無法周知三千世界,他感到深深地無能為力。
群猴不安地在翡翠洞外等候,他們覺得猴王變得很奇怪,仿佛跟以前不一樣了,可是又說不上來是什麼地方不一樣。
忽聽得猿啼聲作,透出洞外,那啼聲初起時悠長清亮,如嘯如
歌,連綿不絕,直貫入上方無盡虛空;到後來威猛高亢,如悲如怒,仿佛九重天上百萬神明同聲高呼,雷霆齊作,一個接一個連珠價落将下來。
衆猴在滿天的嘯聲中駭得緊捂雙耳,抱做一團,栗栗發抖,心中都想:大王何時變得這等厲害了也。
風雷四起,群山振動,海水搖蕩,傲來城中,萬聖王獨居禦座,側耳傾聽那嘯聲遙遙從花果山方向傳來,低頭默想,口唇嗫嚅,不知在說些什麼。
忽聽得嘯聲滾滾,自遠而近,倏忽間已到耳畔,一道金光射入大殿,萬聖王愕然擡頭,見猴王青衣黃縧,足蹬烏靴,站在面前。
“萬聖大王,我從花果山來,你可曾見過我?”悟空問道。
萬聖王打量了一下悟空,輕輕搖頭,又輕輕點頭,神色古怪:“你是..我仿佛見過你,不,我沒有見過你,不對不對,我還是見過
你。”
“到底見沒見過我?”
“有還是沒有,我也不知道,不知道..”萬聖王自言自語,他像之前的悟空一樣,低頭苦苦思索,不時喃喃自語。
悟空看着他,等了半日,萬聖王神情越發迷惘,不再理會眼前的悟空,隻是自顧自低聲自問。
悟空不耐,叫一聲:“萬聖王,我去也!”一個筋鬥倒翻而起。
水簾洞内,金光一閃,凝成一個人形,正是悟空,群猴叫道:“大王!大王!”悟空一步跳上前來,問那通臂老猿:“老叔,要知一個人是死是活,是否實有其人,卻往哪裡尋訪才好?”通臂老猿一怔,道:“這個麼,等我想想。是了,大王..”
“什麼,快說。”
“傳說幽冥黃泉之下,有生死簿,凡一應世間天地人神鬼,生死日,簿上皆有記錄。”“如何前去幽冥?”
“這個,人死之後,受輪回之力牽引,自然魂赴黃泉,除此之外,還有一條途徑。”
“唔,什麼途徑?”
“東嶽天齊,泰山之頂。”老猿說道。“泰山在哪裡?”
“在南贍部洲之東,西臨東洋大海。”
悟空聽罷,轉身就欲騰雲而去,老猿一把拉住,急道:“大王,休得莽撞!你可知那泰山是什麼所在?”
“什麼所在?”
“泰山乃天齊仁聖大帝與碧霞元君坐鎮,三山正神炳靈公與諸大太保相輔,手下有無數陰兵鬼馬,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去不得,去不得!”通臂老猿連聲勸解道。
“老叔,你是不知,今時不同以往,我亦修成大法神通,憑他陰山冥海,畢竟也要闖上一闖,方知端的。”
語猶未畢,金光騰起,猴王身影憑空消失,衆猴訝然不已,又十分擔心,唧唧喳喳議論聲響成一片,通臂老猿也是暗暗納罕:大王一夢醒來,如何修得偌大神通,聚則成形,散則成氣,千變萬化,神鬼莫測,也許去得陰間也未可知。
不表衆猴在此擔心,卻說悟空一個筋鬥翻将出去,疾如電光,何消數個呼吸,已過了東洋大海,南贍部洲大陸早已在望,隻見海畔果有一座高山,勢拔群嶽,雄鎮天下,黃河西來,奔騰入海,真乃造化鐘靈,陰陽分割,曆代帝王登臨封禅之處,後世李太白有詩贊此山
雲:
四月上泰山,石平禦道開。六龍過萬壑,澗谷随萦回。馬迹繞碧峰,于今滿青苔。飛流灑絕巘,水色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洞門閉石扇,地底興雲雷。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銀台。天門一長嘯,萬裡清風來。玉女四五人,飄搖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又雲:
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吟誦有所得,衆神衛我形。雲行信長風,飒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暝。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銀台出倒景,白浪翻長鲸。安得不死藥,高飛向蓬瀛?再雲:
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千峰争攢聚,萬壑絕淩厲。
緬彼鶴上仙,去無雲中迹。長松入雲漢,遠望不盈尺。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終當遇安期,于此煉玉液。
悟空在空中也不勝贊歎:“好山,雖無花果山之靈秀,雄奇卻是遠過,果然是一洲之祖脈,當得五嶽之首,卻不知那泰山天齊府在何處也?”當下縱雲頭往山頂上來,在空中往下看去,隻見一座岱廟,金碧輝映,神像巍巍,山道上遊人如織,都是四方來進香祈福的,源源不斷,卻哪裡見有半個神明真身?
悟空在空中看了一會,不禁焦躁,發起惱來,厲聲長嘯,隻見泰山頂上霎時間陰雲四合,雷聲滾滾,驚天徹地,吓得那些遊人發一聲喊,以為風雨忽至,都慌慌忙忙躲到岱廟中躲避。
悟空清嘯不絕,忽見眼前萬裡陰雲層層蕩湧,一聲銳響如裂帛,長空于中裂開數百千丈,中有大光猛火,烈如熔金,照徹原野,射人眼目。
悟空微微眯上雙眼,定睛細看,隻見那門戶上面懸着一方大匾,寫道“天齊府”三個泥金大篆,悟空喜道:“是這裡了,這毛神卻愛弄玄虛,不鬧上一番,便不現真形。”正欲上前,隻聽裡廂有人高聲清喝:“是何方妖物擅闖天齊府?”金鼓大作,府門大開,府内馳出一彪人
馬,當先一員小将:雙抓髻,面白唇紅,穿王服,帶束發冠,金抹
額,大紅袍,貫金鎖甲,束玉帶,精神抖擻,氣沖鬥牛,坐一匹玉麒麟,手提兩柄八角混銀錘,一騎當先,正是東嶽天齊仁聖大帝黃飛虎之長子,三山正神炳靈公黃天化,左右方弼、方相、黃天爵、黃天
祥、蘇全忠、黃明、周紀、辛免、辛甲等諸大神将雁翅排開。
“你是什麼妖物猿猴,辄敢擾亂天齊勝境,快走,快走,不然,休怪我錘下無情。”黃天化高聲喝道。
悟空聽他稱自己為妖物,心中有氣,隻是此番乃有求而來,卻不好先行發作,隻得賠了小心,躬身道:“尊神,我乃花果山水簾洞美猴王孫悟空,擅闖勝地,望乞恕罪。”黃天化喝道:“你既是一方妖王,
當守你巢穴,來此何幹?”悟空道:“也無别事,特來借生死簿一觀。”衆神将聽了,顔色同變,齊聲喝道:“這猴兒好生無禮,生死簿何等緊要之物,三界之内,除了大天尊與南鬥星君、北鬥星君與我天齊府職司人員,便是雷火瘟鬥各部神尊也不得與觀,你一猴兒妖畜,怎敢如此無禮?速退!”
悟空道:“我隻借簿冊一觀,查詢我友人生死而已,别無他意,有何不可?”黃天化怒喝道:“下方之人,生生死死,俱有大數,天規森嚴,誰敢觸犯?你這妖猴如果還不走,叫你死于我神錘之下,萬劫不
複。”悟空也動了怒氣,也不去管他們,身化金光,就往天齊府内射去。衆神将大怒,厲聲齊喝:“潑猴無禮!”玱琅琅刀槍并舉,俱向那道金光刺去,金光迸散,依舊是悟空模樣,立于當地,黃天化搖錘趕上,一錘蓋頭,一錘橫掃,惡狠狠砸來,悟空手無寸鐵,隻得騰挪閃避,支吾了五六個回合,悟空身形小巧,身法又伶俐,黃天化空負神力,隻是挨不着悟空身子,黃天化心中也甚着急,虛晃一錘,勒麒麟跳出圈外,祭攢心釘打來,此寶乃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爐中至寶,長七寸五分,放出華光,火焰奪目,與天化心神合一,妙用無
方,當年黃天化下山助周,大破四天王,即仗此寶。隻見攢心釘出手,金華奪目,眼不能睜,悟空也知利害,叫一聲:“阿也!”隻見一
派金光滿空流散,黃天化收回奇寶,悟空不見身影。天化低頭思量:此寶雖然利害,也決沒有将人打得無影無蹤的道理,可是作怪。忽見府内金光大盛,陰雲沖天如黑柱,神牛悶吼聲裡,那妖猴身影如秋空一葉般翻滾出來,一人五柳長髯倒卷腦後,胯下五色神牛四蹄如飛,跳出府門,提金錾提爐虎頭金槍向悟空急刺而出,黃天化叫一聲:“父王!”揮錘趕上,父子兩人将悟空逼在中央,方弼、方相、黃天爵、黃天祥、蘇全忠、黃明、周紀、辛免、辛甲諸太保都縱馬殺上,将悟空團團圍困。
原來悟空見黃天化寶貝利害,卻使了個分神大法,預先走了,向府内便走,天化一釘不過打散他一個虛影,于他本身并無妨礙,悟空卻進了天齊府,正見府内正當中有一塊石碣,上寫着三個血紅大字:“陰陽界。”石碣下黃蒙蒙一片,透出幽冥氣息,悟空大喜,向前縱身
來,隻見石碣上黃光黑氣急旋如風,一道九幽陰氣直沖上來,卻将悟空沖了一個筋鬥,遍體陰寒直透骨髓,依舊翻出府門之外。天齊聖帝黃飛虎自後趕來,與府外炳靈公、諸神将太保将悟空圍住,諸神喊聲如雷,衆陰兵鬼馬八方湧來,四下裡鐵桶相似,黃天化又祭火龍标、攢心釘時時打來,悟空隻手空拳,如何抵敵得過,心下暗道:這些毛
神果然兇惡,遲了恐走不脫。晃一晃身,将身堅凝如金鐵,往上大力一撞,将東面數千陰兵神将撞得粉碎,脫身化驚虹突圍而去。
黃飛虎臉沉如水,将兵将收攏,點校人馬,卻損了兩千餘陰兵,連方弼、辛甲也被撞碎神軀靈體,幸喜二人乃封神榜上有名之正神,靈體散了,還歸封神榜上休養七日,依然返本還元,并無性命之憂。
黃飛虎回府,與黃天化、黃天爵、黃天祥坐下,拈須沉吟:“這妖猴卻是哪裡來的,神通不小,變化多端,似與當年你楊戬師兄仿佛,我等多人,竟未能将他拿下。”黃天化道:“他自稱是花果山水簾洞美猴王孫悟空,要來看生死簿,孩兒不允,他就欲硬闖。”黃飛虎皺眉
道:“既是有名,且待吾去查一查生死簿,看他是何來曆。”與黃天化走到那陰陽界石碣之前,伸掌一拍,隻見幽冥洞開,無邊陰雲噴湧出來,将天齊府都遮住了。黃飛虎與衆将都下黃泉而來,至森羅寶殿之上,數名判官與衆鬼神連忙趕過來跪地迎接:“天齊爺爺,今日下來巡察也。”黃飛虎道:“将生死簿拿來,我要察看。”判官連忙入内将生死簿捧出獻上,黃飛虎在寶座坐定,按天下四大部洲細細翻查,見東勝神洲花果山水簾洞,元是截教門下石矶娘娘居住,後來石矶身死封
神,三百六十年後,乃有石猴出世,于今也有三四百年了。黃飛虎皺眉思忖:這妖猴出身之時,雖有種種異象,但據本坊山神土地所記,卻無神通法力在身,也不曾訪師學藝,如何就有這等本事也。黃天化在下首笑道:“量一妖猴而已,父王何必憂慮?他如不再來騷擾便罷,如再來攪惱,孩兒與衆将準備下幽冥羅天網,定将他一舉擒拿,細勘其罪。”黃飛虎點頭道:“也好,你就與衆人準備,若此猴再來,定将他擒獲,不可走脫了他。”黃天化與衆将領命,不提。
且說悟空逃出天齊府,憑虛渡海,在東洋海面之上,心中暗想:其實說來,這些毛神神通未見得勝過于我,隻是法寶甚是厲害,我又無兵器在手,招架艱難;再者那府中不知有何神異,竟是闖不過去,如之奈何?為今之計,先得哪裡弄一件趁手兵器方好,隻是卻向哪裡去尋摸也?
正思想之際,心頭忽動,擡眼看去,已到了自家花果山前,隻見那山底不知甚麼東西,有萬重光霞瑞氣透出,直映得滿山俱是神光潋滟,如在水中。
莫不成山下有甚寶貝兒,為何平日不曾看見這些光景?不料才一眨眼的功夫,光霞俱收,依舊是滿山紅葉,松聲如海。
可煞作怪!如何又沒了?悟空心中驚訝,且不回山歸洞,按落雲光,分開水勢,跳入海波,他也不管好歹,隻向那山根底下鑽來,海浪滾開一般的嘩嘩作響,不一時已到山底,見山底原來不是實心的,有許多孔竅,小的如拳頭,大的如門戶,不下百萬之數,千百萬孔竅之中,俱有五色焰光蕩漾射出。
悟空喜而自語道:“果然是在這裡了,隻不知是何寶貝也。”踩水上前,就欲鑽入,忽聽得暴喝連聲:“是什麼人?不要亂走,此處乃是禁地。”隻見得孔竅裡竄出許多巡海的夜叉來,各持鋼叉,上前擋住。
禁地,禁地,這世上禁地何其多也?悟空焦躁,落住腳跟,看那孔竅裡時,隻見遠遠的一根黑鐵柱子,鬥來粗細,二三丈長短,立在中央,又有一副黃金鎖子甲,如人骨節密密貫串而成,堆在黑鐵旁
邊,悟空一見此物,目瞪口呆,作聲不得,腦海中又亂紛紛暈将起
來,雖有許多夜叉擋在眼前,卻是視而不見,口中喃喃而言,隻顧往前走,夜叉們大聲喊道:“站住,休得上前!”隻見悟空直着眼睛,伸出兩手,抓住身前兩根鋼叉,随手一揉,擰成麻花相似,不管不顧,往前直走,那兩名夜叉低頭看自己兵器,心下大驚,慌忙退後一步,其餘夜叉紛紛将鋼叉晃動,直刺過來。
畢竟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