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畫院待诏李嵩,一幅中華美術史最恐怖的畫作,留下了個千古之謎

作者:豈獨文采傳三世

李嵩(1166—1243),南宋畫家,浙江杭州人。少年時曾為木工,後成為畫院畫家李從訓的養子,繪畫上得其親授,擅長人物、道釋,尤精于界畫,為光宗、甯宗、理宗時期畫院待诏。

其畫過許多表現下層社會生活的風俗畫,及表現農民勞動生活的場景。

李嵩具有多方面才能,尤其善于通過繪畫,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和态度,他的《骷髅幻戲圖》則以其不易被人了解的深刻的寓意,給中華美術史留下了一個千古畫謎。

1.《明皇鬥雞圖》

宋畫院待诏李嵩,一幅中華美術史最恐怖的畫作,留下了個千古之謎

▲《明皇鬥雞圖》 縱23.5厘米橫21.0厘米

《明皇鬥雞圖》繪唐明皇駐馬觀賞鬥雞的場景。畫中唐明皇閑适逸豫,器宇不凡;鬥雞引頸收翅,曲足擡尾,争鬥一觸即發。全圖既繪出了盛唐的歌舞升平,又在雲鬓珠翠間藏漁陽鼙鼓,隐天寶之亂。畫作以史為鏡,傳遞給當時及後世帝王一個樸素的道理:逸豫可以亡身,唯有居安思危、勵精圖治,才得國泰民安。

2.《月夜看潮圖》

宋畫院待诏李嵩,一幅中華美術史最恐怖的畫作,留下了個千古之謎

所畫為南宋時臨安中秋夜觀海潮的情形,細緻地描繪了錢塘江粼粼江濤,杭州歲歲觀潮之樂,堪稱觀潮書畫的傑出之作。

3.《貨郎圖》

宋畫院待诏李嵩,一幅中華美術史最恐怖的畫作,留下了個千古之謎

▲《貨郎圖》縱25.5厘米橫70.4厘米

《貨郎圖》是宋時日常街頭巷尾的一個剪影,其間樸實的貨郎、安詳的婦人、活潑的兒童,神态各異,相得益彰。此作用筆工細、設色淡雅,整體意蘊古樸沉着,顯示出畫家紮實的寫實功力,展現了宋代山鄉一派安定祥和的生活圖景。

4.《花籃圖》

宋畫院待诏李嵩,一幅中華美術史最恐怖的畫作,留下了個千古之謎

▲《花籃圖》 縱19.1厘米 橫26.5厘米

《花籃圖》繪“隆盛籃”一隻,其中滿插栀子、蜀葵、石榴、萱草、夜合花五種夏季花卉,群芳争豔,嬌媚多姿。在傳統文化中,蜀葵因花有五色,象征五行,常與端午節的重要人物鐘馗同現;石榴花、栀子花是端午節中用于驅邪的花朵;萱草、夜合花也常與端午節關聯。可見,此《花籃圖》或為慶祝端陽之作,表達了繁榮鼎盛、圓滿富足的生命活力和精神特質。

5.《水殿招涼圖》

宋畫院待诏李嵩,一幅中華美術史最恐怖的畫作,留下了個千古之謎

▲《水殿招涼圖》縱24.5厘米橫 25.4厘米

古代屋頂形象和細部裝飾很豐富,此圖為重檐十字脊歇山頂,屋檐兩頭微微上翹,幾條高起屋脊端頭有獸頭的收束構件,垂脊前端則有仙人、蹲獸裝飾。屋頂瓦隴與瓦當、飛椽、套獸繪法皆極細膩,屋頂山花面搏風版相當寬闊,正中安置垂魚,沿邊又有惹草裝飾。

圖畫中屋檐下方闌額上安補間鋪作,當心間用兩朵,次間各用一朵,完全符合宋代木匠建屋的技術規則,臨水殿建在水邊或花叢之旁,構造靈活多樣。

畫上有閘引湖水入管道,流至宮苑内。建在池沼上的盝頂廊橋,下用地 ,上有排叉柱,柱上架額,額間架梁,是研究宋代橋梁、水閘的寶貴資料。

6.《骷髅幻戲圖》

宋畫院待诏李嵩,一幅中華美術史最恐怖的畫作,留下了個千古之謎

▲《骷髅幻戲圖》縱27厘米橫26.3厘米

此畫看似恐怖,其實整個畫面非常祥和歡樂,毫無驚怖,應是一個流動的攜家帶口的提線木偶(傀儡)藝人的一場演出,主要描寫婦女與兒童生活的一個歡樂場景。

宋元時期,骷髅乃是一種習見的關于人的諧谑式隐喻,但随着時光流逝,其比喻義已逐漸被人遺忘,這正是今天人們對此圖感到駭異的根本原因。道家的齊物、樂死,佛家的寂滅、涅檗,是骷髅幻戲的思想淵源,該畫作就展示了李嵩個人諧谑有趣之格調,并展現了這種思想淵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