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2月11日報道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2月9日報道,對于花樣滑冰運動員的表演來說,配樂是一個至關重要、充滿創意的組成部分。它可能是古典樂,也可能源自一部流行的舞台劇或電影。有時候,它會使觀衆随着音樂的節拍拍手,激發選手做出精彩的表演。
在北京冬奧會上,男子自由滑的配樂清單顯示,這些樂曲都是運動員的靈感來源。在自由滑中,選擇正确的配樂對運動員奪得獎牌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它還可以下意識地影響裁判的評分。
在自由滑中,觀衆很可能聽到“蠢朋克”樂隊的樂曲、《帶我飛向月球》、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和音樂劇《耶稣基督超級巨星》主題曲等音樂。但娛樂隻是次要目标。
加拿大滑冰運動員馬德琳·希紮斯說:“自由滑總是一項更艱巨的任務。它的時長達到4分鐘。你必須認真挑選自由滑的音樂。一般來說,配樂要一直吸引所有人的關注。”
美國花滑運動員陳巍在12歲之前一直學習鋼琴,他希望借助英國音樂來激發靈感,幫助自己奪得金牌。根據官方名單,陳巍在自由滑中将使用埃爾頓·約翰傳記電影《火箭人》中的歌曲。他的短節目音樂使用歌手兼作詞家夏爾·阿茲納武爾的《波希米亞人》。
日本新生代花滑運動員鍵山優真在短節目中使用《當你微笑時》這支曲子。雖然因為疫情限制措施,現場觀衆數量有限,但他們紛紛随着音樂的節拍拍手。鍵山優真的表演非常出色,在短節目中以108.12分的成績名列第二,他的自由滑音樂來自電影《角鬥士》。
在1984年的薩拉熱窩冬奧會上,傑妮·托維爾和克裡斯托弗·迪恩在冰舞自由舞比賽中完美演繹了法國作曲家莫裡斯·拉威爾的《波萊羅舞曲》,一舉奪得金牌。之後,這支舞曲赢得了許多花滑運動員的青睐。俄羅斯奧林匹克代表團年僅15歲的花滑選手卡米拉·瓦利耶娃在本周的花滑團體賽中使用了這支曲子。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