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之美】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辛稼軒任建康(今江蘇南京)通判,當時他南歸已經七個年頭,而他期望的抗金複國事業,卻毫無進展,而且還遭到朝中議和派的排擠打擊。
詞人在一次登健康賞心亭時,觸景生情,感慨萬千,便寫下此作,呈送建康行宮留守史緻道,以表達對國家前途的憂慮,對議和派排斥愛國志士的激憤。全詞采用吊古傷今的手法,來表現主題思想,寫景時,寓情于景,感情極其濃郁;抒情時,吊古傷今,筆調極為深沉悲涼。
【詩詞之美】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辛稼軒任建康(今江蘇南京)通判,當時他南歸已經七個年頭,而他期望的抗金複國事業,卻毫無進展,而且還遭到朝中議和派的排擠打擊。
詞人在一次登健康賞心亭時,觸景生情,感慨萬千,便寫下此作,呈送建康行宮留守史緻道,以表達對國家前途的憂慮,對議和派排斥愛國志士的激憤。全詞采用吊古傷今的手法,來表現主題思想,寫景時,寓情于景,感情極其濃郁;抒情時,吊古傷今,筆調極為深沉悲涼。
13世紀,立陶宛大公國崛起。在明多格大公的統領下,立陶宛人開始了他們的擴張之路,向東征服了基輔羅斯的部分領地,向南延伸至...
03-05
文|在望編輯|南燭春之晚“頂流明星澳門輸10億?”這則消息如同病毒般在網際網路上瘋狂傳播,廣大網友紛紛開始了一場“猜明星”...
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