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和李淵都出身于關隴軍事貴族,他們的母親是親姊妹,他是李淵姨表哥。
作為正牌的皇親國戚,李淵在楊廣登基以後,并沒得到重用,在官場上并不顯赫。直到大業九年(613年),楊玄感起兵反隋,李淵奉楊廣之命鎮守弘化郡(今甘肅慶陽),兼統領關右軍事。
也就是說,李淵快50歲了才開始主政一方,也算是大器晚成吧。在留守弘化郡期間,對部下寬容仁厚,很多人都歸附于他。
當時,朝野流行着一句“李氏應為天子”的谶語,楊廣又覺得這個表弟相貌奇異,就對他很猜忌。
看到李淵廣交豪傑,楊廣更加不放心了,就指令他到巡遊的行在。恰好李淵生病了,就沒有去應召谒見。
李淵的外甥女王氏,是楊廣的妃嫔。楊廣問王氏 :“你舅舅為什麼遲到了?”王氏回答說他病了。
楊廣會相信嗎?當然不信,就問:“是要死了嗎?”陰森森的一句話,這是巴不得李淵早死啊。
李淵知道了這件事,肯定害怕啊。這個時候他還沒有能力跟楊廣叫闆,于是就用酗酒受賄來僞裝自己,妥妥的韬光養晦。
過了兩年,李淵調任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平定了多起叛亂。為了讨好楊堅,李淵多次進獻鷹犬,得以升為右骁衛将軍。
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正式出任太原留守、晉陽宮監,成為這一地區最高軍政長官。同時楊廣任命心腹王威、高君雅為副留守,安插了兩個眼線來監視李淵。
太原是軍事重鎮,有抵禦突厥的重任,糧饷充足,兵源也多。這個時候天下大亂,李淵也開始密謀反隋。
當王威和高君雅看到李淵招兵買馬,就懷疑他要造反,就密謀除掉李淵父子,而向隋炀帝邀功請賞。
李淵知道了他們的陰謀,就先發制人,拔掉了這兩顆釘子,為即将豎起反隋大旗鋪平了道路。
楊廣是暴君但不是昏君,他看李淵是準确的,也做了預防措施。但千算萬算,就是沒算到他派去的兩位心腹技不如人,還最終被李淵用來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