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月“開門紅”:新增人民币貸款、社融規模雙雙創曆史新高

作者:合肥彙尚廣播

在穩增長、寬信用的政策支撐下,2022年開年,包括新增人民币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在内的多個金融資料,創下曆史新高。

  2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釋出的最新資料顯示,1月人民币貸款增加3.98萬億元,同比多增3944億元,是單月統計高點,超過了去年同期。

  在信貸結構上,企業中長期貸款比重超過一半,不過備受關注的住戶中長期貸款的占比則不足兩成。

  分部門看,1月住戶貸款增加843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00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7424億元;企(事)業機關貸款增加3.36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01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1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788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1417億元。

  “1月3.98萬億的新增人民币貸款超過市場預期,但是從結構上看,居民戶貸款,無論長期和短期,都弱于去年,多增的4000億元主要來自企業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這也反映信貸結構需要進一步改善。”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

  “1月中下旬的貸款投放開始加快,主要依靠的是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項目的貸款發放,房貸基本還是延續正常的節奏。”滬上某股份制相關人士對澎湃新聞表示。

  在新增貸款的支撐下,2022年1月的社會融資規模同樣創下曆史新高,超過市場預期。

  初步統計,2022年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6.1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9842億元。

  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币貸款增加4.2萬億元,是單月統計高點,同比多增3806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币貸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031億元,同比少增67億元;委托貸款增加428億元,同比多增337億元;信托貸款減少680億元,同比少減162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彙票增加4731億元,同比少增171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5799億元,同比多1882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6026億元,同比多3589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内股票融資1439億元,同比多448億元。

  “社融已經開始企穩,同時結構也在持續改善,相比去年同期多增的1萬億主要是有三個部分,一是貸款對實際經濟的支援多增近4000多億元,企業債券較上年同期多增了1900多億元,這也反映出直接融資在改善,此外政府債券多增3500多億元,反映财政政策在前置發力。”溫彬表示。

  此外,1月M2的同比增速也大幅超過市場預期。

  1月末,廣義貨币(M2)餘額243.1萬億元,同比增長9.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個和0.4個百分點。狹義貨币(M1)餘額61.39萬億元,同比下降1.9%,剔除春節錯時因素影響,M1同比增長約2%。流通中貨币(M0)餘額10.62萬億元,同比增長18.5%。當月淨投放現金1.54萬億元。

  “M2超預期增長反映出寬貨币的政策效果開始顯現,一方面去年12月實施的全面降準有助于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财政存款比去年同期少了5000多億元,這也展現出财政政策前置發力,有助于市場流動性的改善。”溫彬表示。

  對于後續的貨币政策走勢,溫彬表示:“貨币政策還要進一步發揮好總量和結構性的雙重功能,從未來看降準、降息還有空間,特别是從目前來看,居民部門的信貸恢複較弱,進一步降低利率有助于增加居民和企業部門的投資消費需求。”

  中信證券指出,2月依然是曆年的“信貸小月”,3月預計“寬信用”落地帶動信貸回暖,整個一季度仍将是全年信貸投放的高點。需要注意的是,1月信貸資料超預期,需警惕“寅吃卯糧”的可能,信貸投放超預期的可持續性仍待2月繼續觀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