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京轶事/宮女穿越現代!故宮遊客集體撞「它」

作者:馬可叔的台灣腔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說起大陸傳奇故事真的數也數不完,《東森新媒體ETtoday》特别策劃城市轶事第一集,帶您來看600多年曆史的故宮傳說。曆經明、清兩代的紫禁城充滿神秘色彩,其中,讓人最好奇的應該是「1992年遊客集體撞邪事件」,親眼到身穿清朝服裝宮女走過紅牆,外傳有人拍下詭異畫面。 《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也實際走訪那時「集體見鬼」的紅牆,剛好也是下大雨天氣,到底遊客當年看到了什麼?為您解謎。

北京轶事/宮女穿越現代!故宮遊客集體撞「它」

▲早年故宮守門人在晚上聽見宮女哭泣、歎息聲 。 (示意圖/記者任以芳拍攝後制)

擁有600多年曆史的紫禁城,是全世界最大也是唯一現存的宮殿群。百年來,曆經明、清兩代自然延伸不少奇怪的傳說。根據老一輩的北京人口耳相傳,故宮最早其實有留守人,但時常發生深夜撞鬼事件,比如曾有警衛在深夜聽到女子歎息哭泣,甚至經常看到身穿宮女、太監服飾的人在宮裡晃蕩,光是用想像的足以讓人吓破膽。

北京轶事/宮女穿越現代!故宮遊客集體撞「它」

▲傳說故宮紅牆下出現「宮女顯靈」,遊客以為自己眼花。 (圖/記者任以芳攝)

故宮遊客集體撞邪

關于這些古怪傳說,故宮方面多次澄清都是杜撰小說,唯獨「1992年故宮遊客集體撞邪事件」,始終是一團謎。 《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也實際走訪當年「集體見鬼」的地方,剛好那天也下起大雨隻是沒閃電雷鳴。

當記者走到位處慈禧西六宮群某面大紅牆,經過多年反覆維修,鮮豔的紅漆還是略顯斑駁,在陰暗的雨天裡形成強烈對比。大雨午後遊客少,沒人經過時,一個人獨自站久了也能感受陰冷、孤獨的氛圍。

不過,相較1992年那一天,遊客來挺多的,故宮突然籠罩在雷雨之下,人們各自尋找屋檐躲雨。突然,天空出現大閃閃電伴随雷聲大作,所有遊客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實在太靈異了!

北京轶事/宮女穿越現代!故宮遊客集體撞「它」

▲古時候的紅色宮牆油漆材質含四氧化三鐵,能把電能傳導有錄影功能 。 (圖/記者任以芳攝)

一整排身穿清朝服裝的宮女穿越了,面無表情的緩慢行走在紅色高牆下。當時有遊客用相機拍下靈異瞬間,同時宮女們影像也很快消失。不可思議的消息立刻傳開,讓「無神論」的大陸政府非常頭痛,于是采取科學見解來破除迷信。

經相關科學人員研究發現,遊客看見宮女是一種「視覺暫存」。主因是宮牆紅色油漆材質含有四氧化三鐵,如果打閃電剛好把電能傳導下來,當年碰巧有宮女經過,宮牆有如傳統錄影帶的功能。等到「天時地利」閃電又出現,在一定的能量釋放下,儲存在紅牆裡的宮女身影被回放,遊客以為看見「宮女顯靈」。

北京轶事/宮女穿越現代!故宮遊客集體撞「它」

▲相傳慈禧住的「儲秀宮」有調皮鬼,擡走消防猛男。 (圖/記者任以芳攝)

「儲秀宮」是誰惡作劇?

雖然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在科學解釋下的「宮女顯靈」也不無可能。但說到故宮鬼故事,慈禧居住的「儲秀宮」相傳陰氣旺盛。 《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走訪該處,「儲秀宮」環境清幽保留木制建築原貌,隔窗可見宮殿裡展出慈禧用過的珠寶盒、花瓶、坐墊等老物件。

當時光回到20世紀80年代,紫禁城内有駐派消防隊。某個夏天,幾名消防隊員在「儲秀宮」做完消防演練,直接在慈禧大殿上席地而睡。淩晨2點多,一名隊員被涼風吹醒後發現自己睡在外面走廊,迷迷糊糊的又走回大殿休息。

直到隔天早上,這位消防員醒來後又發現被「擡」到外面去,一氣之下,質問同袍「是不是在惡作劇?」所有人回答,「根本沒人捉弄,一早起來就看你睡在外面走廊啊!」事後這位消防員越想越毛,以後再也沒有人敢睡在「儲秀宮」了。

北京轶事/宮女穿越現代!故宮遊客集體撞「它」

▲清朝太監、宮女最後死亡之路,故宮「陰陽道」訴盡宮廷滄桑。 (圖/記者任以芳攝)

生人勿近「陰陽道」

故宮一共有999間房間,對外開放隻有一小部分,其餘都不對外開放。其中,清代就屬慈禧太後住的西六宮故事最多,謠傳有不少屈死的冤魂,遊蕩在西六宮的宮牆夾道之間,淩晨三點左右還會出現女鬼顯靈,當然這些傳說無法考證。

不過,故宮裡有一個地方叫做「陰陽道」,傳說太監和宮女死後必須從這邊擡出去,讓皇公貴族避免煞氣,自然也衍生出不少靈異事件。 《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實地走訪「陰陽道」,雨天折射之下,高聳的兩面紅牆下出現一條銀白帶子,反而看起來像是光明之路,沒有這麼陰森。

至于,大家好奇的「陰陽道」由來是什麼?入夜後的故宮高牆聳立,狹長夾道中間的地面會出現一邊月光,一邊被牆擋住的陰影,形成「一陰一陽兩個界面」。根據古時候流傳,陽面是宮裡活人行走,陰面給妖魔鬼怪過道。流傳至今民間口耳相傳曆史轶事已無從考證,故宮也多次澄清都是杜撰故事,流傳至今卻增添故宮的神秘色彩。

北京轶事/宮女穿越現代!故宮遊客集體撞「它」

穿過陰陽道後,遊客會走到城牆外的角樓拍照打卡 。 (圖/記者任以芳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