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貴州的宰蕩侗寨,最為榮耀的是侗族大歌,侗文像拼音又像英文

作者:懶遊的故事

貴州的黔東南,是我多年前第一次長途旅行的目的地。一路從貴陽到凱裡,經榕江、從江、黎平到鎮遠古鎮,今天要介紹的是榕江的宰蕩侗寨。

在貴州的宰蕩侗寨,最為榮耀的是侗族大歌,侗文像拼音又像英文

宰蕩是一個侗族聚居的村落,侗族最為榮耀的是侗族大歌。無伴奏、無指揮、多聲部,如天籁一般的侗族大歌2009年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侗族是一個離不開歌的民族,他們用歌來表達感情,傾訴喜怒哀樂,用歌來傳承曆史與文化。

在貴州的宰蕩侗寨,最為榮耀的是侗族大歌,侗文像拼音又像英文

侗族有一個古語“飯養身,歌養心”,在侗族大歌中有侗族最珍貴的東西。侗族大歌的内容有的講述曆史,有的勸世感恩,有的傳唱禮俗,有的歌頌愛情和自然。由于千百年來侗族大歌的滋潤,宰蕩人淳樸而友善,他們的生活雖然簡單但是快樂。帶着向往來到宰蕩村的母女倆,準備接受一次侗族大歌的心靈淨化。

在貴州的宰蕩侗寨,最為榮耀的是侗族大歌,侗文像拼音又像英文

楊秀宏是宰蕩村土生土長的大學生村官,由于侗族大歌中不僅記載了侗族的曆史,還有許多祖先的教誨,他收集了一些侗族大歌古本。侗族早些時候并沒有文字,他們是怎麼記錄歌曲的内容呢?這些古本記錄的都是侗族大歌,“堯乃合牌帥,當你審事奉牌奉委審甲”,意思是說,你去見皇上的時候,要拿這個牌子去見他。我們看到的漢字,其實跟它字面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樣的,侗族祖先是利用漢字把那個音記下來。

在貴州的宰蕩侗寨,最為榮耀的是侗族大歌,侗文像拼音又像英文

這幾本侗族古歌是楊秀宏的爺爺用漢字記錄下來的。在楊秀宏看來,這幾本古歌就像家譜一樣,是傳家寶。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有了侗文。侗文又像拼音,又像英文。人們第一眼看到,覺得要麼是拼音,要麼是英語。侗文前面是拼音,後面是侗調。侗族先民用歌聲來傳承他們的曆史和智慧。

在貴州的宰蕩侗寨,最為榮耀的是侗族大歌,侗文像拼音又像英文

在我們56個民族裡面,很多少數民族,就像侗族一樣,它沒有自己的文字,但它有自己的曆史,它們的曆史就是我們現在口述的曆史。侗族不是口述,而是口唱曆史。侗族用大歌的方式,來唱出它的曆史,來傳承它們的曆史,這是我們中華民族一種非常獨特的曆史的書寫方式。

在貴州的宰蕩侗寨,最為榮耀的是侗族大歌,侗文像拼音又像英文

幾年前,楊秀宏曾到廣東的深圳打工,想起那段沒有侗族大歌的日子,至今他仍記憶猶新。楊秀宏回憶說,當時就是很想回家鄉,再去和我的小夥伴們一起唱侗族大歌。想唱歌,想到什麼程度?自己跑到沒有人的地方去唱。他怕他們聽了以後,說這個人有神經病。雖然城市的生活充滿了誘惑和魅力,但楊秀宏的心卻一直難以平靜下來。他覺得生命中最離不開的是侗族大歌。最後,楊秀宏選擇回到家鄉。回村後,他為村裡的國小組建了一個侗族童聲合唱團,最重要的是,他天天能唱歌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