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呂舟:北京中軸線為何是中華文明的獨特見證?

作者:光明網

(東西問)呂舟:北京中軸線為何是中華文明的獨特見證?

中新社北京2月9日電 題:北京中軸線為何是中華文明的獨特見證?

——專訪清華大學國家遺産中心主任呂舟

中新社記者 李雙南

2021年,北京中軸線申遺文本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中心的格式審查,标志着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進入沖刺階段。作為一組長達7.8公裡的巨大建築群和城市空間的組合體,北京中軸線是曆經700餘年發展形成的富有韻律、和諧,具有強烈标志性、儀式性的反映東方文明的都城中心區域。

呂舟:北京中軸線為何是中華文明的獨特見證?

2022年1月,觀衆在北京首都博物館參觀“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展覽。展覽通過“溯·前世傳奇”“探·大國意蘊”等篇章,展現北京中軸線的前世與今生。目前,北京中軸線申遺正處于沖刺階段。中新社發劉淮宇 攝

北京中軸線所展現的中國傳統建城理念,與西方有何差異?北京中軸線申遺具有何種世界性意義?面向未來,中國将怎樣推動世界遺産全球議題?怎樣在遺産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中新社“東西問”專欄就此對清華大學國家遺産中心主任呂舟教授進行獨家專訪。

中新社記者:您提出,北京中軸線展現了“以中為尊”、追求對稱之美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文化精神。從中西比較的角度而言,這與西方傳統建都理念有何差別?北京中軸線申遺具有何種世界性意義?

呂舟:北京中軸線是中華文明和文化傳統獨特的見證,這是其申報世界遺産的基礎。從城市的角度,中國古代城市大多作為統治中心出現,以清晰的規劃格局為特征,北京中軸線是這種特征最為突出的形态。比較而言,西方大部分城市基于商業、手工業的聚落而形成,呈現出自由生長的特征,這是東西方文明的一個差别。

西方政教的關系決定了其城市布局特征。教堂、市場、市政廳在城市中地位重要,王公貴族的府邸隻是城市中的一極。相比之下,中國古代城市形成了以城市等級制度為表征的重要特點。從西周初期開始出現城市營建高潮,其時便有城市的等級問題。是以,孔子就不能允許僭越的城市存在,是以有了“堕(音灰hui)三都”的故事。北京中軸線作為國家都城的核心,集中了國家最重要的建築,形成了中國等級最高的建築群。

呂舟:北京中軸線為何是中華文明的獨特見證?

2021年11月,北京陽光明媚,中軸線一帶秋色迷人。北京中軸線北起鐘鼓樓,向南經過萬甯橋、景山、故宮、天安門廣場、正陽門,至永定門,貫穿北京老城南北,全長約7.8公裡。中新社發牛雲崗 攝

中國傳統文化中始終強烈表達着“以中為尊”的觀念,北京中軸線也是這種觀念的表達。這種觀念也包括了傳統的人和天的關系。比如秦鹹陽城,按照天象星座布局,寓意城是天界在人間的仿寫。中國文化中強調天的秩序對人的影響,認為應“順天命”,要把天的秩序通過禮制落到人間。北京中軸線反映的就是這種從理想都城到人類社會的秩序關系,本質是基于天道的秩序。是以,“中”既是幾何意義上的“中”,更是觀念上的“中”。

此外,北京中軸線規劃在中國都城發展史上又是獨特的。漢、唐時期的都城大多以宮室為中心,影響到日本奈良和京都等東亞地區的都市形态。而元代營建北京(大都)時,則是先定城市中心點,再來确定方位、宮殿位置等,形成中軸線上決定整個城市形态的建築群。這種城市規劃方式,在世界上獨一無二。

呂舟:北京中軸線為何是中華文明的獨特見證?

2021年7月,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城市曆史景觀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邊會在福州舉行。呂舟教授解讀“北京中軸線”的文化遺産價值,向世界展示了北京在老城整體保護和有機更新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和積累的寶貴經驗。中新社記者張興龍 攝

中新社記者:您提出,北京中軸線是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見證。在北京中軸線上,“多元”有哪些突出展現?又如何促進了“一體”的形成?

呂舟:元朝在營建北京(大都)時附會了《周禮·考工記》的都城形态,表達了元代帝王視自己為中華文明正統的繼承人。值得注意的是,元大都以前,并沒有哪座都城是完全按照《周禮·考工記》内容建城的。

明朝嘉靖年間,北京中軸線形成了今天長達7.8公裡的規模。清朝進一步加強了中軸線對城市形态的影響,比如,乾隆在景山建了五個亭子,使北京中軸線作為城市輪廓線更為突出。元、明、清三朝,北京中軸線的創立、發展、強化,和它對三千年前周代都城秩序的尊重,清晰地表達了中華文明曆經數千年的延續。

北京中軸線還展現了中國信仰的多元一體。天壇供奉昊天上帝;先農壇供奉風雨雷電、名山大川、河神水神、農神、歲神等;绮望樓供奉孔子;正陽門甕城中東側的關帝廟,西側的觀音寺;故宮欽安殿供奉真武大帝;景山萬春亭供奉的毗盧遮那大佛也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包容性。

呂舟:北京中軸線為何是中華文明的獨特見證?

2020年8月,少年兒童在北京首都博物館參觀“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展覽,了解北京城曆史知識。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中新社記者:中國在2017年召開的世界遺産公約締約國大會上競選并再次當選委員會成員國。回顧2018—2021年的四年任期,您如何評價中國的工作及發揮的作用?

呂舟:這已是中國第四次當選。這些年來,中國已成為非常熟悉世界遺産規則、有豐富經驗的委員會成員國。在這個任期中,中國表現出很高的專業性。某種程度上,中國已開始發揮上司作用。中國專家也更活躍地參與、組織世界遺産的專業活動,這些活動的學術價值獲廣泛好評。

中國在世界遺産保護的多個方面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已從相對邊緣的位置走向世界舞台中央,這與中國的發展是一緻的。中國于1985年加入《世界遺産公約》後,通過大量申報、保護、管理、價值表達的實踐,積累了豐富經驗。以2007年在北京召開的“東亞地區文物建築保護理念與實踐國際研讨會”通過的《北京檔案》為标志,中國進入了建構中國特色文物古迹保護思想的自覺過程,逐漸形成了基于中國自身曆史文化傳統、符合國際文化遺産保護基本原則、反映中國文物古迹特性的保護思想和原則。這意味着,中國開始自覺通過案例表達自身文化理念,貢獻給世界。

中新社記者:2022年,世界遺産公約迎來誕生後的第五十個年頭。面向未來,中國将怎樣推動世界遺産全球議題?怎樣在遺産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呂舟:從大的方面而言,人類的共識一直存在。比如,對具有世界遺産價值對象的“哇效應”就是一種共識,當面對真正好的東西時,人們會忍不住發出“哇”的驚歎,這是超越語言的時刻,源自對人類創造性的由衷感受。雖然人類有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差别,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通過交流和對話可以形成共識,互相了解,建設和平。這也是世界遺産的意義。

呂舟:北京中軸線為何是中華文明的獨特見證?

2021年7月,于福州市舉行的“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召開視訊新聞釋出會,介紹大會通過的《福州宣言》相關情況。中新社記者張興龍 攝

中國不僅将世界遺産公約視為專業平台,更将之視為國際對話交流的平台。去年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通過的《福州宣言》,反映了中國對未來世界遺産保護發展方向的了解。在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等全球性迫在眉睫的問題上,中國有自身的關切思考。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麗江、平遙、鼓浪嶼的實踐,展現了推動社群參與保護、在保護中複興文化、推動地方可持續發展等鮮活經驗。中國已從增量的快速發展轉變為存量的高品質發展,相信随着實踐帶動思考的積累,中國的經驗一定會對世界産生更大影響。(完)

受訪者簡介:

呂舟:北京中軸線為何是中華文明的獨特見證?

呂舟,清華大學國家遺産中心主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委曆史文化保護傳承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古迹遺址保護協會副主席,ICCROM Award獲得者,長期從事文化遺産保護的教學、研究和實踐工作,主持、上司了大量重要世界遺産、文物保護機關的保護管理規劃、保護設計及大量與世界遺産的相關工作和國際教育訓練項目,參與、組織了多項曆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整治工作。組織編寫《中國文物古迹保護準則案例闡釋》,負責起草《中國文物古迹保護準則(2015年修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鄉曆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研究項目主要承擔者。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