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亞行報告:中國出口增長帶動區域内貿易聯系和價值鍊深化

作者:第一财經

新冠疫情如何重塑了亞洲貿易?

亞洲開發銀行(下稱“亞行”)日前釋出了2022年《亞洲經濟一體化報告》(AEIR),顯示盡管疫情限制和供應鍊中斷阻礙了全球貿易,但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各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卻上升到了30年來的最高水準。

2021年前三季度,亞太地區總貿易額增長了29.6%,同期全球貿易上漲幅度為27.8%。而區域内貿易額在2020年收縮3.1%後,去年強勢反彈31.2%。2020年,區域内貿易占該地區貿易總額的58.5%,是1990年以來的最高份額。

亞行首席經濟學家樸之水(Albert Park)說:“亞太地區各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和價值鍊聯系的加強是一個令人鼓舞的迹象,有助于從疫情中頑強地恢複。”

在回答第一财經記者提問時,樸之水表示:“總體來說,亞洲地區的許多經濟體在疫情前後都非常有活力。《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的達成,也會給亞洲貿易增添活力。但顯然,由于疫情仍然不同步地影響着世界上不同的地區,這必然會造成供應和需求的錯位。而這種影響如何在世界範圍内作用是不可預測的,供應鍊也不可能那麼快地做出反應。”

亞行報告:中國出口增長帶動區域内貿易聯系和價值鍊深化

得益于中國出口強勢增長

報告顯示,亞太地區的區域一體化趨勢仍然積極。從2006年到2019年,亞太區域合作與一體化指數增長了7%。分次元來看,新技術和數字連接配接方面,亞太地區是所有地區中最優,擁有更廣泛的網際網路普及率,資訊和通信技術(ICT)領域的商品貿易和研究合作也在增加。該地區在區域貿易、投資和價值鍊參與方面的表現與歐盟相似,但在貨币和金融方面仍有差距。

報告稱,亞洲的商品貿易在疫情暴發後表現出強大的複原力,在2021年繼續快速增長。2021年,貿易增長以兩位百分數的速度上漲,到6月達到19.7%,然後在2021年9月穩定在9.7%。這背後是宏觀經濟刺激計劃和全球經濟複蘇所支援的壓抑需求的釋放,以及該地區疫苗推廣的結果。再加上亞洲幾個主要經濟體相對較早地控制了疫情,這也有助于該地區成為醫療用品和消費品的供應中心,并促進了其對全球的商品出口。報告預計,《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也将有助于刺激該地區的貿易增長。

更重要的是,疫情并沒有減緩區域内貿易聯系和區域價值鍊的深化。該地區的區域内貿易份額從2019年的57.5%上升到2020年的58.5%。報告稱,這主要得益于中國從疫情中較早複蘇,中國出口的強勢增長也外溢到與其有緊密貿易聯系的其他經濟體。如果不包括中國,該地區的區域内貿易份額将從2019年的38.4%滑落到2020年的38.2%。

2020年,亞洲全球價值鍊(GVC)參與度下降,但世界GVC參與度也出現了同步下降。不過,由于亞洲GVC與中國的供應鍊聯系以及在高、中技術領域價值鍊聯系的深化,其區域價值鍊聯系在2020年疫情期間有所加強。

本區域的貿易前景也存在風險。自2020年中期以來,由于對制造業産品的需求過剩,投入成本上升,物流能力顯露短闆,以及對港口勞工的檢疫要求,全球航運成本急劇上升。報告建議,可以建設追蹤技術和數字化貿易及運輸管理系統,擴大港口業務的競争,并在整個物流鍊中進行系統性投資。

樸之水對第一财經記者說,在全球範圍内的不确定因素還很多,比如全球供應鍊瓶頸問題會傳導給貿易的流動,運輸費用的飙升也未結束。每個經濟體受到的影響大小将取決于其貿易結構和具體情況。

亞洲仍是有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

報告顯示,進入該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FDI)也保持了彈性,2020年僅下滑了1.3%,而全球範圍内的下滑幅度為34.7%。該地區仍然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占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的53.6%。東亞和東南亞是該地區最大的FDI接受者,吸引了大約80%的亞洲外來直接投資。

不過,綠地項目投資明顯受到疫情沖擊,因為這些項目通常以投入和勞動密集型活動為目标。2020年,進入亞太地區的綠地項目FDI下降了37.9%,其中第一産業下降了75.8%。相比之下,亞洲的并購交易額實作了38.7%的年增長,這主要受到制造業和服務業并購的推動,二者分别增長51.0%和31.2%。

報告認為,由于綠地項目的投資數量繼續下降,亞洲地區FDI的複蘇前景仍不确定。反複出現的感染浪潮和限制性措施導緻的供應鍊中斷,都可能會阻礙外國直接投資的增長。是以,報告建議,各經濟體應該逐漸取消疫情期間頒布的限制性投資政策,才能應對挑戰。

報告還發現,FDI對于促進本地區的數字服務貿易越來越重要。平均而言,從2003年到2020年,進入該地區的FDI有24%進入數字服務,其中東亞和南亞是主要目的地。疫情期間,亞洲數字服務領域的綠地FDI表現出驚人韌性,2020年僅收縮了9.7%,而非數字服務的FDI暴跌57.9%,制造業則下跌28.6%。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