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歐LNG船運價格三年來首次轉負背後:歐洲天然氣價格飙升 亞洲需求下降

作者:這是憤世嫉俗的

每經記者:張淩霄 每經編輯:高涵

美歐LNG船運價格三年來首次轉負背後:歐洲天然氣價格飙升 亞洲需求下降

圖檔來源:攝圖網-500711835

當地時間2月8日,據液化天然氣運費價格評估機構Spark Commodities資料,Spark30S(Atlantic)LNG(液化天然氣)現貨運輸評估價格跌至-750美元/天,這是自2019年該評估指數首次跌至負值。

Spark Commodities董事總經理 Tim Mendelssohn表示,由于美國液化天然氣瘋狂湧向歐洲,美國—歐洲航線現在有太多的液化天然氣船,供給過剩。而負租船費凸顯“目前的船舶租賃付款中不包括将船舶壓載回裝貨港的燃料成本”。

大型航運情報商VesselsValue進階貿易分析師Vivek Srivastava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有60多艘本應從美國開往亞洲的LNG運輸船突然掉頭轉向了歐洲,其中的大多數已于1月抵達,這一情況導緻進入西北歐的海運進口液化天然氣激增,目前超過了1400萬立方米。

據《日本經濟新聞》統計,2022年1月,歐洲LNG進口量增至一年前的4倍。歐洲LNG市場的變化讓許多美國LNG供應商紛紛奔赴歐洲。金融資訊公司Refinitiv資料顯示,今年1月,歐洲成為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的首要目的地,連續第二個月超過了亞洲。今年1月大約有66%的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到了歐洲,而去年12月份這一比例為61%。資料還顯示,今年1月歐洲的LNG進口量達到約1100萬噸,增至去年同期的4倍,其中有一半來自美國。

LNG現貨供應商改道歐洲的背後,是歐洲高企的LNG價格和飙升的需求量所帶來的巨大套利空間。價格方面,2021年10月和11月,亞洲的天然氣價格平均比歐洲高5美元/ MMBtu,而12月下半旬歐洲天然氣價格比亞洲高6美元/ MMBtu,創下有史以來最大價差。歐洲目前的天然氣批發價格已經漲到了2021年初的五六倍。

需求方面,自去年進入冬季以來,歐洲遭遇嚴寒天氣,其能源供應危機愈演愈烈。歐洲在這個冬季一直面臨着俄羅斯天然氣輸送量不足的困境,今年1月,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對歐盟出口量降至近600萬噸,比上年同月減少4成。為了保障區域能源安全以及應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減少,歐洲選擇大量進口液化天然氣來彌補庫存短缺的問題。

Vivek Srivastava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道,與需求大漲的歐洲相比,反觀亞洲地區,受俄羅斯到中國的新天然氣管道、過去兩個月冬季氣溫較為溫和等多重因素影響,亞洲對液化天然氣的需求有所下降。

當談及近期的LNG現貨運輸評估價格将出現的變化時,Vivek Srivastava表示,運輸費率或将保持在較低價格。根據目前船隻的航行資料,和上月相比,本月從美國運抵歐洲的進口LNG總量預計将降至1000萬立方米,但在Spark30S的大西洋指定裝貨碼頭Sabine Pass,目前約有67搜LNG船将在15天内完成裝貨。

目前歐洲的天然氣價格仍在飙漲。荷蘭TTF中心的天然氣期貨價格在2月10日上午的開盤價高于25美元/MMBtu,而美國亨利中心天然氣的2月9日收盤價僅4.18美元/MMBtu。

但同時每經記者注意到,亞洲地區的日本、印尼等國家均表示今年明顯受到拉尼娜現象的影響,出現了冬季天氣更加濕冷的情況。據預測,拉尼娜現象帶來的影響可能會持續到3月份甚至到4月份。據标普全球報道,有分析認為,不乏存在亞洲和歐洲液化天然氣價格間的價差縮小,貿易商再次将船舶轉向前往亞洲的可能。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