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谷愛淩與普通人的關系,是像鏡子一樣照見個體多樣的育兒觀

作者:Beiqing.com

問題一:你會和孩子一起看冬奧會嗎?有沒有給孩子看過谷愛淩比賽的視訊?

Alex媽媽(男孩,9歲):

會和孩子一起看冬奧會,但不會給他講太多,也不會講具體的運動員,特意給他看過谷愛淩的比賽,但小朋友不感興趣。可能對于大人來說,五圈、四圈、三圈差別非常大,對于小孩來說就是轉圈。

Joyce(男孩,5歲):

我們沒看冬奧呢。谷愛淩的文章我都沒有看,鋪天蓋地都在蹭熱度,不想點開。

NN媽媽(女孩,8歲):

孩子爸爸喜歡觀看運動賽事,吃飯的時候會一起看,孩子關于冬奧的知識已經超過我。谷愛淩最後一跳的自主選擇很觸動我,我也給孩子看了視訊,表達了對于勇敢和自主決策的肯定。

向日葵(女孩,12歲):

看了一下谷愛淩冬奧獲獎視訊,我們也進行了讨論,孩子給我了一個回複:我沒有輸在起跑線上(我們第一次滑雪4歲左右),而是輸在了跑的過程中,無論金錢和環境都沒有辦法比較,看看就行,我覺得自己就很好。

Linlin(男孩,12歲):

他自己會看冬奧會,因為他本來就喜歡看冬季滑雪的比賽直播,了解每年歐洲各大賽事的比賽地點。

潘潘(女孩11歲,男孩6歲):

按我們自己的節奏,如果看電視時間剛好有精彩的比賽,就會看直播,也會看剪輯的視訊。有非常重要的比賽也會追着去看。我們單獨看了谷愛淩比賽的錄像,沒有看整個比賽,事後才知道奪冠不容易。看到第三跳的時候,孩子們也非常激動,知道是中國選手拿了冠軍,很興奮。随後,我們也看了其他滑雪項目,看到了中國選手摔跤。

繁漪(男孩,6歲):

我家孩子會主動要求說看冬奧會,我們就和他一起看了開幕式,他表示很震撼。接下來的幾天,他到了晚上或是有空的時候,就會叫我們用手機投屏給他看冬奧會(我們家沒有電視)。後來也回看了谷愛淩比賽時的視訊。

問題二:從網際網路上看到的關于谷愛淩的評論,有哪些你會和孩子說一說?

貓女(女孩,8歲):

都不會說,覺得跟自己和孩子關系不大。

除了運動項目本身和運動員精神,都不會和孩子說。孩子也沒有擴充讨論的興趣,他就覺得比賽好看、精彩、刺激。

和孩子一起看比賽的時候,也會聊過相關問題,沒有想要灌輸任何觀點,隻告訴他這個姐姐很厲害什麼的,别的什麼都沒有說。

我在這次冬奧會之前沒有關注谷愛淩,但和五年級的女兒聊天時發現她在冬奧會之前就知道谷愛淩了,而且知道的比我多得多。

她說是四年級有次體育課,下雨了,老師給同學們放了一個關于滑雪運動的專輯。她是以知道谷愛淩年紀小,知道她曾經回到中國訓練,曾經因為訓練摔得很嚴重,得了腦震蕩,知道她的媽媽就是滑雪運動員。通過那個視訊她還知道有人為了滑雪得了雪盲症……

然後這次看比賽視訊時,她敏感地看到了另一則新聞标題,“谷愛淩說,不喜歡我是你們的損失”,因為我們其實沒有點開這個新聞,是以我意外她怎麼知道,她是以還笑話我看電視不知道看到哪裡去了。我沒有就這句話做評論,因為我想孩子自己已經接收到了。然後我也反思自己對孩子的了解其實還是不夠多。當然,這種被孩子教育到的情況,越來越頻繁地發生了。

我也和女兒聊了一下谷愛淩媽媽的事。我說的是她的媽媽不是虎媽,谷愛淩之是以刻苦訓練是因為她自己喜歡那項運動,是以克服了各種困難。女兒舉了另一個家庭教育的例子,那是她聽過的一個廣播劇。但很遺憾那個故事反映的是留守兒童缺失母愛的故事,是以我又提及了谷愛淩的家庭條件比較好。

我還告訴女兒谷愛淩考上了世界名牌大學的事,說她能文能武,是以很多中國家長都特别關注她和她的媽媽,因為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那麼優秀。女兒沒有多說。我也沒有過多評論。我不是虎媽,我也很喜歡我的女兒,這是我女兒本來就知道的。

但我順勢問了女兒,你有特别喜歡做的事情嗎?女兒說,唱歌,她想成為一個歌手。我非常清楚,這是最近這兩個月她喜歡時代少年團的結果。她說,據說要成為歌手十幾歲就要發表作品。我隻能說那不一定,然後承諾她過段時間幫她錄一首歌來聽聽。

其實聽到她說喜歡唱歌,我心情挺複雜的。女兒喜歡唱歌,但我從不認為她能以此為專業,我們家也不可能提供很好的支援。按照我們的條件,她隻可能像其他孩子一樣通過層層升學去發展自己。但十分鐘以後,我反思了自己,于是問她願不願意學聲樂,願意的話我就找個聲樂老師來給她上課。女兒開始說不願意,她自己學學就行。我說,要成為專業的人,都需要經過刻苦練習,而且需要專業學習。自己學,那就是到卡拉OK廳唱唱罷了。這樣說完以後,女兒同意了。

我會真的聯系聲樂老師給她上課,讓她随着自己的愛好再嚴肅地接觸一下這件事。這是谷愛淩這件事對我們家的影響吧,還是很感激這個積極又優秀的女孩。

問題三:孩子平時有進行一些運動訓練嗎?你覺得看冬奧會對于激發孩子的運動熱情有幫助嗎?

孩子對于運動的熱情應該就像涓涓細水彙成小河再不斷擴大,奧運會會有激勵效果但是不明顯,還是體驗之後的感受更深刻,她自己去滑完雪就很喜歡。

我們5歲開始學習花樣輪滑,堅持了三年;7歲開始學習拉丁舞,目前還在堅持中;今年寒假開始學習網球,興趣很濃厚;從來沒有參加過學科類的輔導班,每個周末會有一整天的戶外活動,以運動玩樂為主;孩子對運動熱情一直是持續增高,和這些賽事沒有多少關系,就是單純的喜歡各種運動。

An(女孩,3歲):

我女兒剛滿三歲,平時家人帶出門運動,雖然沒有特地報班進行體育鍛煉,不過她運動還不錯,平衡車是給她看視訊學的,很快就上手。我個人覺得看冬奧會會激發孩子的運動熱情。前幾天在看蘇翊鳴比賽的直播時,她還學着轉圈,看到她這樣還想帶她去體驗滑雪呀!等她大點我也會努力創造條件讓她去體驗不同的體育項目!

我家小朋友平時有一些運動訓練,他屬于那種運動細胞比較好的孩子,也特别愛動。至于看冬奧會會不會激發孩子的運動熱情,我覺得這個太拔高了,難道看了冬奧會他就會去運動,不看冬奧會就不去運動?對于那種一直以來就比較熱衷于運動的孩子來說,這個問題可能沒有什麼意義。

問題四:對于網絡上傳播的“成為谷愛淩的第一步,每天先睡十小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睡十個小時,這個對于中國的中國小生不太現實,别人說的也就聽一聽吧,盡量靠近。

第一反應是:博眼球的營銷标題。

關于谷愛淩,最觸動我的就是睡覺時長,我也是非常重視小孩的睡眠時間,但有時會因為假期等不完全保證睡眠,這點給我打了一針強心劑,哈哈。

睡眠的确很重要,但十小時太絕對了,個人體質有差異。

谷愛淩每天可以睡十個小時,這個我覺得要分階段去看,我從來不認為她從小到大就每天可以睡十個小時,她小時候也要報很多訓練班,學習那麼多課程,我覺得不可能每天睡十個小時。但要說現階段,她可能可以睡十個小時,但是我覺得她以後就不可能每天睡十個小時了,因為有很多商業化運作,她會越來越忙,是以我覺得這個問題也沒有意義。

感受很複雜。如果是青少年聽到了,應該都會拿來批評老師和爸媽吧,“看看,我成為不了谷愛淩,是因為你們做得不夠好”。但下一次,又出現一個優秀的少年,這句話很可能會變成,“成為某某某的第一步,每天刻苦練習十小時”……

現實中,巨大的差異橫在每個家長面前。教育如果用橫向比較的方式來推動,會遇到很多困難。家長和孩子的壓力本身就在這裡。我們擺脫不了,必須應對。但是,每一個教育對象都不一樣。教育的根本任務,應該是解決一個又一個具體的人的問題。家庭教育難就難在,是直接和每一個具體的孩子進行互動的。我們家長的确應該多學習、多聽多看,但絕不能直接拿他人的經驗來用。而要經過思考與消化,然後在自己的家庭教育場域中形成獨特的政策、有效的政策。

問題五:你如何看待谷愛淩媽媽的育兒心得?

Alex媽媽(男孩,9歲):育兒心得這種主要還是大人的心性,谷媽媽不是一般人,我覺得這個看看就行了。

貓女(女孩,8歲):谷愛淩完全是天賦+運氣吧,覺得她媽媽的育兒心得不可複制,也不适用一般家庭。

認同,我一直告訴孩子就是盡自己的全力去做事情,沒有必要去争取第一,但自己選擇的事情必須是全力用心地做。所有感興趣的事情都可以去嘗試,喜歡就去做,不喜歡就可以放棄,孩子的成長過程我們全程陪同參與,養孩子的過程就是自我成長的一個過程,每個家庭都獨一無二,無法複制,這個過程我的收獲也頗豐。

非常佩服。作為女性,我以她為榜樣。當然,我也知道她有許多優勢,是我無法達到的。但那是她和她的家人努力的結果。我會向她學習。

首先我覺得,谷愛淩本來就是很有天賦的孩子,而谷愛淩媽媽算得上是育兒的天花闆了,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其次,同樣作為家長,我們也許學識、金錢都比不過人家,但愛孩子的心不一定比她少,是以不需要妄自菲薄,她的育兒心得固然值得學習,但與其一味吹捧别人的育兒方法,還不如端正自己的心态,多看幾本有關兒童心理發展的專業書籍。有了知識的積累,就不擔心被“網紅育兒心得”牽着鼻子走。

我沒有看到谷愛淩媽媽培養她的所謂教育心得,我在朋友圈也沒有刷到她本人所說的話,可能有一些是别人說的或者别人所轉的,我不确定就是她本人說的。就育兒心得來說,我覺得見仁見智吧,因為每個小朋友生來就是不同的,如果說要把谷愛淩媽媽的育兒方法套到自家小朋友身上,這是不公平的。況且培養一個谷愛淩,在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家長力方面,需要配合得非常好。是以沒有可比性,也不需要去比較,自己的小孩就是最好的。

我倒是可以講一講谷愛淩對我個人的沖擊。我并不認識谷愛淩,隻是剛開始的時候聽見很多人說她很厲害,但這個人應該跟我也是沒有關系的。但是後來她得了金牌,我了解到她的故事之後,她對我的唯一沖擊就隻有一點,就是如果以後我家小朋友在文化學習和個人愛好上發生沖突,我可能會選擇權衡一下,而不是按照傳統觀點那樣,要求他必須先把學習搞完,再去搞個人愛好,甚至我可能會讓他去堅持自己的愛好,而把文化課程的學習放在第二位。

采寫、整理 | 申婵

編輯 | 王一

校對 | 李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