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作者:杭州PLUS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那家開在建德更樓幼稚園旁邊 我從小吃到大的烤餅攤

不能說是全建德最好吃的烤餅

但一定是很多附近建德人的童年回憶

是以前暑假來建德外婆家玩的時候

外婆每次去更樓買菜都會給我們帶的零食

攤位沒有名字 認準這對爺爺奶奶就行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相比在杭州吃到的缙雲燒餅

我更喜歡這家烤餅脆脆的口感

再加上鑲嵌在餅皮上的甜口梅幹菜

餡裹着豬油的香味 一口滿足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要是口味比較重的還可以選擇外形上小一點的蔥餅

内餡是小蔥和豬肉糜 調味預設是辣的

剛出爐的蔥餅往往會溢出橘紅色的辣油

炫耀着它的嚣張跋扈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不知道他們是從哪一年開始出攤的

但以我的年齡計算也有近30年的曆史

不像現在杭州遍地開花的建德豆腐包那般聲名遠揚

但它永遠是我回家時早起或午後飽腹的慰藉......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能夠打敗溫州血蛤的隻能是溫州血蛤

據說10個外地朋友有8個是不敢吃的

拿開水燙幾秒就能吃 味道鮮嫩無比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同樣喜好兩極分化的還有江蟹生

生蟹搭姜末、醬油、醋等生腌 綿密香甜我真的很愛!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說起溫州 瘦肉丸、糯米飯還有炒粉幹必不能少

除了這些 深夜的豬髒粉

路邊爺爺奶奶騎着馄饨車敲着擔的抽屜馄饨

大王燈盞糕、豬油糕、鹹甜豆腐腦也很值得一試!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豬髒粉丨鹹甜豆腐腦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丨糯米飯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丨瘦肉丸

還有溫州麥麥(小孩)童年記憶的杏仁腐

同樣是炸串在溫州叫做“泡泡”

用搪瓷杯盛的米面

火了幾十年登上《早餐中國》的九山飯團

永嘉的麥餅、手打的魚圓、九層糕、矮人松糕……也是超著名的溫州小吃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燈盞糕丨米面

還有餐桌上常見的溫州黃牛肉、溫州鴨舌

以及童年記憶裡香脆的豬油渣

大人們會把炸剩下的豬油裝進有蓋的搪瓷碗裡 做豬油拌飯是真絕!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杏豆腐丨黃牛肉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你要問臨海人最推薦哪家本地館子

十有八九說的是白塔橋飯店

一家在紫陽街上一開就是幾十年的國營餐廳

一到飯點 烏泱泱的全是前來吃飯的食客 為的就是那一口道地的臨海味兒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在我的印象裡 這四道菜最是念念不忘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蛋清羊尾是白塔橋飯店的鎮店之寶

來這兒吃飯 每張桌上必少不了這道

剛炸出來的蛋清羊尾

撒上晶瑩的白砂糖 咬一口松松軟軟

混着豆沙綿軟細膩 透着豬闆油和桂花的香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一盤看似平平無奇的炒肉片 卻是店裡的招牌菜

經過少許勾芡的肉片滑嫩 茭白脆爽

配合着鹹鮮适中的湯汁 幹一大碗飯不在話下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他家糖醋排骨偏酸口

炸得酥酥的大塊排骨 基本都是肉

挂滿了糖醋汁 十分開胃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這一大碗桂花酒釀湯圓上桌

勢必要将這一整年都醞釀得甜甜蜜蜜

淡淡的酒香 流心的芝麻湯圓 軟糯醇香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小城鎮裡的鴨血粉絲店

從開始的路邊攤到現在的店面

記得已經開了近20年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香濃好喝的湯底始終沒變

和幾次在南京那邊吃的味道差不多 感覺是很道地的

備料很簡單 正常必須要放的粉絲

鴨腸、鴨肝和鴨血 以及精髓的油泡

早中晚三餐吃得都合适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鴨雜用的傳統制作金陵鹽水鴨的方式

還能自己單點鍋巴 鴨胗進去

每次回家都一定要去嘗嘗的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每年回家 總有親戚朋友選在雞毛換糖請客吃飯

餐餐必點炒粉絲 金華兩頭烏和炒地衣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炒粉絲要我細說也沒什麼特别的

但這味道就是在别處吃不到

粉絲很細 絲絲入味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金華兩頭烏就是用的頭和屁股黑

身子卻白的“中華熊貓豬”

這豬味道好啊 金華火腿就是用它腌制的

簡單調個味炒一炒 一塊饅頭夾一塊肉

那個嫩哦 那個香哦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炒地衣我還真隻在義烏吃到過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見識淺薄)

這東西聽我媽說長在很髒很髒的地方

處理起來相當麻煩

學術點說就是由藻類和菌類混合組成的複合體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簡單加點蔥蒜調個味

吃的就是大自然的鮮味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志開餐館在我的印象裡

味道不錯 老闆脾氣挺差

會有很多外地朋友專程趕來搓上一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丨圖源志開餐館大衆點評

他家的内髒炒的一絕!

紅燒豬血 爆炒豬肚

随便來上一道都能吃下三碗飯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除了菜品 老闆那句常挂在嘴邊的

“我不燒給你吃就是不燒”

着實是底氣十足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遺憾的是專程跑去兩次都沒開門

那口爆嫩豬肝怕是又得等上一年才能吃到了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但再好的好店味道

總抵不過媽媽親手擀的面皮 拌的餡料做成的餃子

和爸爸難得下廚炒的一盤紅彤彤油亮亮的大明蝦

一聞那味道 你就知道 自己到家了......

#快來說說你的家鄉味道#

編輯:柯柯

13282009233

美編:+×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
編輯部小夥伴和他們的家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