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個秀才在門口躲雨,他聽到一對婆媳的對話。婆婆因為家中無錢,要讓媳婦改嫁,婆媳聽完都在哭。秀才心生一計,他寫了一封信,還送了10兩銀子給她們。
這個秀才姓劉,他是當地的教書先生,他是一個善良溫和的人。他下學回家卻遇到下雨,他本想敲門借宿,不成想就聽到了她們的對話。劉秀才家中也不富裕,可是聽到婆媳的對話,反而覺得她們很可憐,他心中想要娶幫幫他們。
等到雨停了,劉秀才去附近的客棧的打聽,他才知道這對婆媳是王木匠的家人。王木匠離家幾年,家中都斷了錢糧的供給。婆婆為了得到一些錢,是以就把媳婦嫁給别人,親事都談妥了,過幾天就要來接人了。
劉秀才想了一個辦法,他找客棧老闆借了一些筆墨,以王木匠的身份寫了一封信。他在信上寫道:兒做生意掙了錢,明年四月就回家,先寄10兩銀子作為家用。寫完信,他把信和10兩銀子一起交給了王家婆媳。
王家婆媳收到10兩銀子,他們家的生活得到了緩解,王家媳婦也不用嫁人了。
也許真是機緣巧合,來年四月,王木匠真的回來了,他在外賺到了不少錢。王家婆媳都很高興,她們還對王木匠說:“幸好你去年寄回來10兩銀子,不然的話,我們都過不下去了。”王木匠想起來很奇怪,他說:“去年,我都無錢回來,如何寄錢,莫不是遇到好心人了。”
王母一想确實是這樣的。王木匠問道:“送信來的人是什麼人?”王母說:“好像是個讀書人”。王木匠一家一定要找到救命恩人,經過多番打聽,他們終于找到客棧老闆處。客棧老闆說:“很有可能是劉秀才,他那天給我借了紙筆。”
他們去到劉秀才家,劉家正好在為兒子舉辦親事。王家送來銀子作為感謝,一開始劉秀才還不想承認,直到拿出書信,就是劉秀才的筆迹,是以他才承認了。王家想要送銀子作為賀禮,可是劉秀才不肯收,王木匠說:“那我給令郎送一張喜床,請務必要收下。”
五日後,王木匠送來一張床,劉秀才不好拒絕,是以就收下了。他家兒子在這張床上生了三個兒子,以後王家族裡有人想要生兒子都來借這張床,沒有例外地都心想事成了。
這個故事來自“民間故事”,主要講述了王木匠出門多年沒回家,他家母親都要把兒媳改嫁了,幸好劉秀才無意中聽到了王家婆媳的對話,他給了王家婆媳10兩銀子,及時緩解了他們家的危機。後來王木匠找到劉秀才,送了他一張喜床的故事。
遇到别人家有困難,不會趁火打劫,能夠不落井下石都很好,像劉秀才這樣雪中送炭的人,真的還是比較少的。#文化大拜年# #尋找故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