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老無偶怎麼辦?雇個保姆度餘生!她得利,我幸福

作者:女人故事會

人老了,不要把錢看得太重,把錢看得太重,會過得很拘束,很壓抑。

有些老人,七老八十了,還在做金錢的“奴隸”,為兒女着想,為兒女“服務”,從來不為自己着想。

這樣好嗎?

當然好!可是老人活了一輩子,得到的是什麼?是“年輕時候吃苦,老來依舊吃苦”。

碰到兒孫好的,可能迎來幾句孝順的語話;若是不孝順的兒孫,他們不見得領情,反而有可能将老人當作“取款機”,“搖錢樹”,加速“啃老”。

再說,有用的兒孫,不需要父母存錢,那些“沒用”的兒孫,就算父母存最多的錢給他,也是枉然,他也揮霍得完。

有句話說得好:“兒孫自有兒孫福,莫替兒孫做馬牛”,老人過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人老無偶怎麼辦?雇個保姆度餘生!她得利,我幸福

01

老人如何才能過好自己?

那就是放開心思,為自己着想!

有老伴的還好,可以獨立自主地生活,不依賴兒女,自力更生。但是,還有一部分老人,因為老來失偶,成了“孤家寡人”,個人生活得很凄涼,冷炕冷床冷被窩,有時病了,甚至要一個端茶送水的人都沒有。

這時怎麼辦?是替兒女省錢,還是雇個保姆照顧自己?

大多數老人會替子女省錢,不會為自己雇保姆。這樣值得嗎?

給子女省最多的錢,他們也成不了“超級富翁”,不給他們省錢,他們一樣過日子。而孤寡老人,有一個保姆在身邊,生活就不一樣了。

有人說話解悶,有熱騰騰的飯菜,家不再是冷冷清清,而是充滿了歡聲笑語。

可是,大多數老人,甯肯自己生活孤單清苦凄涼,也不願拿錢去顧保姆。将退休工資,養老錢,“捏”得死死的,舍不得發。

一個老人,死死“捏”着這些錢有用嗎?既不能“富裕”子女,也不能發家緻富!那何不将這些錢花掉,雇個保姆度餘生!保姆得利,自己幸福,生活過得充實又開心,也促進了經濟流通。

人老無偶怎麼辦?雇個保姆度餘生!她得利,我幸福

02

陳大爺是個72歲的退休教師,一生兢兢業業為教育事業做出了不少貢獻。可是在陳大爺退休之後,陳大爺的老伴因病去世,陳大爺成了“孤家寡人”。

“孤家寡人”的陳大爺與子女住在一起,可是陳大爺的生活,并沒有人想象中那麼幸福。

兒女看起“孝順”,其實陳大爺過得很“凄涼”。但是,陳大爺還是一門心思為兒女着想,将工資卡交給兒子保管,還不停的幫兒子勞動。陳大爺想幫兒子發家緻富!

陳大爺的心願是好的!

但是事情的發展,會象陳大爺想象中那麼美好嗎?能夠完全契合嗎?

并沒有!

陳大爺兒媳表面對陳大爺恭敬、客氣,其實是“笑面虎”,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為此,陳大爺背後不知流了多少淚!

而陳大爺兒子又不學好!不但将陳大爺的退休工資花得罄盡,還到處惜錢,欠了一屁股債。

陳大爺想盡餘生之力幫助子女,結果,不管陳大爺怎麼努力,都是枉然!兒女不按老人的思想走,又有何法?

陳大爺一氣之下病了!

病得無人照顧!

人老無偶怎麼辦?雇個保姆度餘生!她得利,我幸福

03

見陳大爺晚年落得如此模樣,陳大爺的親戚朋友自然看不下去,勸陳大爺收回工資卡,自己去雇個保姆。

陳大爺此時也心灰意冷,躺在病床上,兒女不來照顧,更是寒徹心扉,便雇了一個護工。

有了護工,陳大爺的境遇就不一樣了。因為護工會盡職盡責,有時還會陪陳大爺說話解悶。

在護工那兒,陳大爺找回了久違的人間溫情。

人老無偶怎麼辦?雇個保姆度餘生!她得利,我幸福

04

在醫院回家之後,陳大爺也想通了。一個老人,到了這個年齡,就是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子女,也不會給子女改變什麼!還不如自己過好自己。

是以,回家後的陳大爺,拿出自己的退休工資,雇了一個保姆。

從此,陳大爺不但不孤單,反而是容光煥發,精神奕奕。

有了保姆的照顧,陳大爺在人心中的印象,也不再是“孤苦伶仃”了。

當然,雇保姆也有好有壞,那就看各人眼光與緣份了。但總的來說,一個“孤苦伶仃”的老人,還是雇一個保姆為好!既有尊嚴,也有體面,更不會孤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