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1硬核投研丨淨利股價雙雙“腰斬”果鍊巨頭藍思科技能否走出困境?

作者:王琦 785

21世紀資本研究院 張賽男 上海報道

2月7日,虎年A股的第一個交易日,藍思科技(300433)大跌逾11%,報15.03元,總市值747億元。截至2月10日收盤,報15.19元,跌幅2.57%,總市值755億元。相較于2021年年初,藍思科技股價已然“腰斬”。

大跌源于春節前的一紙業績預告:藍思科技預計去年實作淨利潤約20億元-24億元,變動幅度為下降51%-59%,而上年淨利潤為48.96億元。微妙的是,該公告釋出的時間節點是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晚間,藍思科技雖得以安穩過節,但開市後還是遭遇了投資者的“用腳投票”。

下跌的業績背後,藍思科技在去年一年遭遇了哪些變化?是否為行業普遍現象?公司有何應對措施?公司大舉進軍光伏行業能否創造新增長點?本期硬核投研試圖回答上述問題。

第四季度發生了什麼?

對于全年業績下滑的原因,藍思科技坦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包括限電造成的影響、人力成本增加、新項目處于投入期以及供應鍊缺芯等。

實際上,關于上述原因,藍思科技于去年第三季度就已提及,彼時公司業績出現了罕見下滑,同比下降35%。但該情況并未引起業内特别關注,因為去年第三季度,A股一衆消費電子公司均因缺芯等情況而出現業績放緩或下滑,表現為行業普遍情況。

而且,市場人士也認為,是客觀原因導緻了下遊需求延後,第四季度業績将會回升。在去年12月初,機構對藍思科技的去年盈利預測仍維持在54億元-55億元。

但目前來看,去年第四季度的情況不容樂觀。

根據測算,藍思科技去年前三季度實作歸屬淨利潤為32.97億元,全年利潤取中值為22億元,也就是說,藍思科技在第四季度單季的虧損額約為10億元左右。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藍思科技的降幅更大,預計去年實作盈利13.4億元-17.3億元,同比下滑70.07%-61.34%。

那麼,藍思科技在第四季度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而導緻虧損?不妨來對比下藍思科技的全年業績預告和三季報。

在去年三季報中,公司提到四點影響因素:消費電子與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晶片供需情況進一步失衡;從9月開始,公司部分園區受到一定程度的限電影響;為響應國家“共同富裕”号召,公司自9月1日起提高基層員工薪資标準;材料成本上升。

而在年報預告中,除上述原因外,藍思科技還特别提到了泰州園區、黃花、湘潭園區以及境外園區面臨的困難。

其稱,限電對公司訂單的生産傳遞、經營排程造成一定影響,湖南各園區、泰州園區、東莞園區部分工廠被迫臨時停産;泰州園區持續推進自動化更新改造,人力成本、研發費用上升;年内新增黃花、湘潭兩大新園區投入營運,短期内尚未産生效益;下半年以越南園區為典型的境外業務受疫情影響。

事實上,湖南是藍思科技的主要陣地,共擁有黃花、浏陽、星沙、㮾梨、湘潭五個産業基地。而在去年的限電潮中,湖南是電力緊張的典型代表。

國網湖南電力公司曾于去年9月22日發出安全橙色預警,表示因火電電煤庫存和水庫水位急劇下降,目前供電能力已下降至2600萬千瓦,而用電負荷長時間維持在2900-3200萬千瓦,存在300-600萬千瓦供電缺口。若不采取果斷措施,電網供電能力将在一周内快速下降至2000萬千瓦,供電缺口将達到1000萬千瓦以上。其緊張程度可見一斑。

此外,藍思科技的新項目還在大量投入期,這或也是其四季度業績承壓的原因之一。

WitDisplay首席分析師林芝對21世紀資本研究院記者解釋稱,“第四季度之所和市場預期差距大,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泰州園區資産交割後營運情況不一定符合藍思科技的預期,增加了不少成本;黃花和湘潭園區新工廠和新産線投入營運,涉及到裝置攤銷,但是新廠初期是沒有大量訂單營收,增加了成本。”

公開資料顯示,藍思科技長沙黃花和湘潭園區均在2021年相繼開園。

如何走出困境?

“已經過去的2021年,我們相信是短期的困難,很多因素是偶發的、一次性的,公司也已經拿出正确的措施應對。”對2021年不如預期的業績,2月6日,在藍思科技舉行的投資者電話會上,公司方面如此表示。

在該次會議上,藍思科技針對目前的困難一一作出回應。

比如關于限電,藍思科技稱少部分園區受到影響,相應對既定的生産、傳遞節奏造成影響,産生了員工流失、良率波動、成本上升,綜合起來是對公司利潤産生影響的因素之一。今年會和政府、供電公司做好前置溝通,盡力避免出現停電或者減少停電的情況。另外,公司會在各個園區建設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緩解一部分用電需求。同時,也會做好均衡化生産,避免用人用電高峰期,做好春招工作,在沒有呆滞風險的情況提前備貨。

對于新園區的情況,據悉,藍思科技将推進泰州園區融合,将兩家子公司合并為一家公司,管理團隊、産能進行融合,提高管理效率、良率,以及進行自動化改造。藍思科技還提到,今年泰州園區預計會新增2-3個電腦客戶,逐年實作一定增長。公司也會根據市場情況進行擴産,在外部環境沒有重大的不利變化情況下,對今年實作較好增長比較樂觀。

對于湖南兩個園區的進展,藍思科技解釋稱,湘潭園區整機組裝項目投産,經營表現不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缺芯導緻産量不足,無法發揮效益。但今年獲得的項目比較多,而且包括高端機種。目前黃花基地現已經投入五個工廠。

在原材料供應方面也有較為樂觀的消息傳來。藍思科技表示,原材料價格從去年底已經開始回落了,公司能夠通過提高原輔料的自制比例控制成本,目前湖南園區的自制比例已經比較高了,而泰州園區的外購物料相對較多,通過與客戶溝通争取、增加資金投入,泰州的自制比例已經在不斷提高。

另外,藍思科技預期,全球疫情在2022年會有所好轉,晶片、半導體等供應鍊問題會緩和。

新業務能否對沖業績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藍思科技高調進入光伏賽道,或是已經預料到消費電子行業當下的頹勢。

藍思科技去年11月設立了光伏子公司湖南藍思新能源,據悉,相關團隊已經在開展技術研發工作,成立研究院進行材料研究。

公司曾向21世紀資本研究院表示,公司已提前對光伏玻璃等産品進行了技術研發、産線和産品驗證,能夠發揮公司在消費電子産品高精密特種玻璃的先進加工技術、效率和良率優勢,使光伏玻璃具有高透光率、更輕薄、更高強度,并得到了客戶認可。

光伏玻璃是光伏産業鍊中的重要輔材。中金研報認為,光伏玻璃相較于其他光伏産業細分領域具有産值增速較高,擴産進度快、力度大,投資回報率較高,毛利空間較大的優勢。有研究預計,2025年光伏玻璃需求30.4億平或1,871萬噸,20-25CAGR分别為23%、20%。

但是,光伏産業的增量能否彌補消費電子業務的下滑,還需要打上一個問号。

“碳中和驅動下,再加上斷電影響,光伏行業成為衆多企業布局領域,藍思科技也有碳中和目标,布局光伏行業既可以提升業績,也可以符合碳中和名額,一舉兩得,但是與本身業績波動沒有強相關。”林芝指出。

而被藍思科技視為未來第二增長極的新能源汽車,目前也在投入期。

藍思科技最新回複顯示,“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會把所有汽車業務的産能整合到黃花園區,有利于管理效率和良率提升,是以短期内投入比較大。”

是以,目前,藍思科技的業績回歸仍然要寄希望于費電子需求的複蘇。

實際上,去年三季度一衆消費電子公司的業績放緩,就是因下遊消費延後、缺芯潮影響等外部因素影響所緻。從四季度情況來看,需求被進一步延後了。

“消費電子下遊需求可能需要到今年二季度可以逐漸釋放,屆時業績有機會回暖。”林芝說。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

繼續閱讀